西安城牆裡最大的文化步行街,剛剛開業!陣仗挺大,遊客卻不多?

2023-12-20     小漁的行旅日記

原標題:西安城牆裡最大的文化步行街,剛剛開業!陣仗挺大,遊客卻不多?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作為西安老城區之一,新城區有許多著名的地標,不僅見證了西安的歷史變遷,也承載著老西安的共同記憶,比如「民樂園」便是其中之一。

提到新城區的「民樂園」、「五路口」和「解放路」,老西安絕對不會陌生。在解放路商圈還是西安「頂流」的時候,別說鐘樓商圈,後面的小寨、曲江啊甚至還是荒蕪之地。都說「一條解放路,半部西安史」,那時候北起西安火車站、南到東大街大差市十字的解放路,可是響噹噹的「西北第一金街」,商業繁華、一時無二。

你就說吧,老西安人,誰還沒逛過解放路民生百貨大樓呢?

眾所周知,隨著西安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西安城區的商業版圖開始重塑。老城區商圈逐漸沒落,隨之起來的是城市外圍的商圈的強勢崛起。這兩年,西安喊出了「皇城復興計劃」(其實主要是三個老城區:新城、蓮湖和碑林),經過幾年醞釀,12月2號,民樂園步行街也重新打造了開業了,起名叫做「皇城裡·民樂園」。

民樂園開街,網上的相關宣傳不少,說這裡是「老城區最大的商業步行街」,可見其野心還是不小的。昨天我就專門過來實際打卡了一下。

說實話,第一感覺是挺冷清的。我來的是晚上的飯點兒時間,大概這兩天西安也比較冷,街上遊客並不多,兩旁的小商鋪沒啥生意,有一些鋪子還空著,正在招租。

整個「皇城裡•民樂園」街區,西起解放路,東至尚勤路,南起東新街,北至東五路,中間十字路口的地方有個小廣場叫「獅吼廣場」(這個名字和民樂園的歷史有關,後面跟大家講講),廣場的標誌是一個大鼓,分時間點兒有相關表演,我來的時候沒趕上。

表演的節目單,大家想看演出可以看看具體時間。

街上的小鋪子主要賣吃的和賣文創產品,不過都是商業街區常見的東西,哪裡都一樣。這也不是西安的「通病」,全國各地都一樣。

有特色的地方是每個小鋪子都以一個「坊」來命名,長安108坊,還是很有地域特色的。

街區也復原了民樂園的三個門。

看看老照片,感覺還是挺像的。

民樂園這個地方,還是有點兒歷史底蘊在的。「民樂園」最早是1929年由馮玉祥將軍建成的,當時這個地方挺荒涼的,馮將軍修了這個集貿市場,取「與民同樂」之意,起名「民樂園」。當時三孔拱門門樓上的「民樂園」三個字,是由時任陝西省政府主席的宋哲元題寫的。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災民投奔西安,很多都在民樂園一帶落腳,其中就包括「現代豫劇之父」之稱樊粹庭樊粹庭後來成立了獅吼劇團,表明國人抗日不屈的決心。我猜這也是民樂園街區小廣場命名的原因所在。

ps.這個豫劇團當時在西安還是挺火紅的,豫劇名家常香玉也曾來這裡演出過。

到了2000年以後,民樂園一帶成了西安城裡最大的棚戶區之一。後來經過改造這裡也漸漸落寞,不過隨著解放路商圈的紅火,民樂園又重回人們的視線。幾年前我還是經常來的,和朋友周末聚會,沒事兒就來民樂園這邊,逛個民生、萬達,吃個飯看個電影啥的。當然不久之後我們就「轉戰」小寨了。

這次民樂園變身「皇城裡」歸來,它能不能成為西安另一個網紅地標呢?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9d2ee86aeb6e06a4152318db388a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