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夠有才

2020-04-03     美詩美文的世界

在當代文壇,賈平凹被稱為「鬼才」,他是當代為數不多的可列入世界文化史的人物。其經典之作《浮躁》、《秦腔》都備受推崇,甚至不少人都認為他比莫言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獎。但估計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文壇巨匠其實一直都有叛逆的一面。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問世。這是一篇頗為叛逆、挑戰傳統的小說,寫的是大西北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內容上關於男女愛情的描寫極為大膽,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色」小說。寫此文時,賈平凹41歲,在此之前他早就憑《商州》、《浮躁》有了名氣,之所以寫這樣一本小說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有一個突破,從文化層面轉為對生命本體層面。只是這一次,他的步子邁得有點兒大。

據他自己回憶,書一出版市場上就出現了頗有意思的兩極分化。喜歡的人,開著車拿著現錢去搶;不喜歡的人,給他扣上了一個「流氓作家」的名號,要求禁毀這本書。這種現象,是當代文壇還沒有出現過的。爭議帶來的是銷量不斷遞增,有人做過粗略的統計,到這一年的年底,光是盜版的就賣了1200萬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百年孤獨》被譯成了50多種文字,據統計全球銷量約5000萬冊左右,大家一對比就明白了。

讀者分化得如此嚴重,文壇名家自然也要出來說幾句。國學大師季羨林稱此書「20年後將大放光芒」,很顯然季老這樣說是針對當時很多人接受不了它,他希望大家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部小書。除此之外,馬原、溫儒敏、鍾良明等人,也都對此詩給了正面的評價。

負面評價自然是更多的,而且這種負面甚至上升到對賈平凹本人人品的質疑上。在著名翻譯家、大詩人楊憲益眼裡,這場搶書分明就是一場鬧劇,於是老爺子看不下去了,直接送了賈平凹這樣一首打油詩,也當真是夠有才:

忽見書攤炒《廢都》,賈生才調古今無。

人心不足蛇吞象,財欲難填鬼畫符。

猛發新聞壯聲勢,自刪辭句弄玄虛。

何如文字全刪除,改繪春宮秘戲圖。

楊憲益先生在文壇是頗受大家倚重的老前輩了,他24歲時在英國留學時就翻譯過全本《離騷》,後來又譯出了《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多部長篇,作品受到了錢鍾書的讚賞。一般來說,對於後輩們在文壇的新書,楊老是不太點評的,這次會寫這樣一首打油詩,看來確實是無法認同賈平凹的做法。

從詩的內容來看,寫得是頗有意思的。前兩句說《廢都》是小書攤的炒作讀物,這已經給這本書定了調了:這就是一本小書攤炒起來的雜書。中間4句其實已經給我們描繪了當時的情況,賈平凹此舉是否真的是為填財欲我們不得而知,但當年他在媒體面前各種壯聲勢的舉動,確實是有的。最後兩句則更為直接,將此書直接比作了秘戲圖。

爭議如此之多,再加上當時國內還發生了疑似因讀了此書而發生的犯罪,讓這本不正經之作賣了不到一年就被禁了,這一禁就是16年。在這16年里,《廢都》漸漸被很多中國人忘記了,但在國外卻卻很受歡迎,甚至在1997年拿下了「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2009年,這本書才在國內再次被出版。

其實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廢都》,拋開書中大量大膽的描寫,賈平凹對當時迷茫知識分子的描寫還是很到位、很深刻的。整體書表面繁華,但一點兒都不缺傳統文化符號,表現手法誇張、荒誕也是當時很流行的一種寫法。大家看過此書嗎?給它打多少分呢?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wk3P3EBfwtFQPkdju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