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剁手太狠,10小時花光1682億,超2017全年

2019-11-11     風雨雲

部分綜合:e公司官微

瘋狂的「雙11」不斷刷新戰報!

就在剛剛,天貓發言人官方帳號宣布,11月11日10時4分49秒,2019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成交額超1682億,打破2017年天貓雙11全天交易額紀錄。

昨夜,天貓、京東、蘇寧等「核心玩家」紛紛曬出凌晨戰報。天貓以絕對優勢捍衛著「主場地位」:1分36秒成交額突破100億元,12分49秒突破500億元,1小時03分59秒衝破1000億大關。

京東、蘇寧等同行電商也成績不菲。此外,小米、華為、格力等主力品牌也紛紛亮出戰績。

不過今日開盤A股走勢低迷,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雙11的火爆似乎並未對相關公司股價帶來太多提振作用。

電商平台「戰報雨」刷屏

天貓主場優勢明顯

1、天貓:不斷刷新紀錄,用時大幅縮短

僅從戰報看,天貓的「主場優勢」依然明顯。今年,天貓達成100億、300億、500億、1000億成交額的時間大幅縮短。

11月11日零點剛過1分36秒,2019年天貓雙11的成交總額突破100億元,再次刷新紀錄:2016年用了6分58秒,2017年用了3分01秒,2018年用了2分05秒。

1小時03分59秒,天貓雙11成交總額衝破1000億大關,比2018年快了43分鐘25秒,比2017年快了將近8小時。

0點開啟,天貓雙11每1秒都有新的紀錄產生:

1分36秒破100億,比去年用時快29秒;

12分49秒突破500億,用時較去年縮短一半;

17分06秒突破571億,超過2014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用時不到去年一半;

1小時03分59秒衝破1000億大關,比2018年快了43分鐘25秒;

1小時01分32秒破912億,超過2015年全天成交額;

1小時26分07秒超過2016年全天成交額記錄;

10時4分49秒超1682億,打破2017年天貓雙11全天交易額紀錄……

2、京東:避開天貓鋒芒,10天下單1313億

聰明的京東,選擇避開天貓的鋒芒,公布了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1的下單金額,用11月前10天的1313億去對抗天貓的「天文數字」。

同時,在電器類產品銷售方面具有優勢的京東,也公布了部分產品的捷報:

3、蘇寧:異軍突起,1小時訂單量同比增89%

蘇寧今年祭出的「獅晚」與天貓雙11晚會抗衡,在凌晨公布了一組1小時銷售戰報,顯示蘇寧易購1小時訂單量同比增長89%,家電3C品類雙十一開啟1分鐘突破10億,首次出戰雙十一的蘇寧小Biu家族也戰績斐然。

主力品牌曬戰報

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除了各大電商平台,小米、華為、榮耀、格力、聯想等主力品牌,也是雙11的戰報專業戶。

從全網到各個平台,小米雙11戰報狂轟濫炸,1小時全平台支付金額超20億。

華為雙11全品類在1小時1分的時間裡,銷售額就超過了2018年雙11全天。

在京東平台上,榮耀包攬了21個省份的品牌銷量冠軍,在天貓平台上僅5分鐘官方旗艦店銷售額破億。

OPPO宣布開售1分鐘,官方商城銷量即超去年雙11全天。

雙11之前官宣降價讓利30億元的格力,僅用15秒,全網銷售額破億;21分36秒,全網銷售額破10億。

聯想集團昨日也發布戰報:4分鐘全網銷售額破億。

雙11剁手太狠,10小時花光1682億,超2017全年

雙11火爆難提振股價

家電板塊大跌

不過今日A股整體低迷,雙11似乎並未對相關公司股價帶來太多提振作用。截至上午10:30,A股三大股指跌幅均在1%左右,各大行業板塊紛紛呈現跌勢。

作為唯一一家A股電商平台的蘇寧易購,今日股價也表現不佳,跌幅近2%。

今日A股家電板塊領跌,截至發稿中信家電指數跌超3%,板塊市值蒸發約600億元。

11月9日晚間,格力電器通過官方微博公告稱,將在各大授權電商平台及線下3萬多家專賣店實行「大讓利」,空調單品價格降幅超40%,讓利規模約達30億元。

緊接著11月10日,格力電器官微公告,格力電器「11.11」期間讓利30億元,打擊低質偽劣產品,變頻空調、定頻空調最低價分別至1599、1399元。

董明珠出手,其他空調廠商都紛紛回擊。美的、海爾們不僅降價,還打起了口水仗,暗示格力空調降價是為了清庫存。

今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紛紛跌超3%;小熊電器、海信家電、海爾智家跌幅居前,奧馬電器、創維數字、長虹美菱等也跌幅較大。

港股小米集團今日低開低走,跌幅近3%;聯想集團跌幅較大,跌超5%。

中信證券:

雙11關注點應切換為結構變化

中信證券今日發布研報,對雙11進行復盤和前瞻判斷。其認為,以當下國內電商體量,雙十一的關注點應從總量增速切換為結構變化以及背後反映的行業趨勢。

結合預售情況,預計今年雙十一在用戶(低線消費升級)、品類(化妝品一枝獨秀)、品牌(國際大牌降維競爭)、平台(京東&拼多多&蘇寧發力)、營銷(直播是最大亮點)等多維度已出現明顯變化。

研報稱,雙十一至今已是第11年,2018年天貓雙十一單日GMV/包裹數同比+27%/28% 至2136億元/10.4億個,包裹簽收破億時間縮短0.2天至2.6天,瞬時交易爆發對IT/供應鏈/物流等能力都提出極高要求。結合預售和今年以來電商增速放緩趨勢,預計2019年天貓雙十一GMV增速20-25%,建議淡化總GMV指標,更多關注用戶/品類品牌/營銷等多維度變化。

研報認為,下沉市場是近年電商必爭的增量市場,天貓雙十一規則玩法的複雜化也更適合小鎮青年參與。依據QM數據,2019年9月下沉市場移動網購用戶同比+18.5%至5.25億,占比52.8%,淘寶/拼多多/京東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占比分別達52.4%/58.9%/48.4%。鑒於雙十一以品牌購物為主,將是檢驗低線市場用戶質量的最佳窗口。

在品類&品牌方面,研報表示從預售數據來看,化妝品是今年雙十一最大亮點,歐萊雅/蘭蔻/玉蘭油等多品牌進入全品類預售Top10。行業高景氣度之外,國際大牌放下身段加大促銷、直播等內容營銷的大規模運用同樣功不可沒。另外,天貓官方預計雙十一入駐品牌數將達到20萬個,預售過億品牌已達64個(去年僅32個),電商已愈發成為線下&國際大牌的核心陣地。

對於平台&營銷,研報認為,雙十一效應早已溢出阿里平台,2019年雙十一期間其他電商平台表現值得關註:京東聯合騰訊正式上線「京喜」,計劃觸達超5億下沉用戶;拼多多加大「百億補貼」力度,目標GMV環比10月翻兩倍;蘇寧重點打造1小時場景生活圈,並首次聯合芒果TV打造雙十一嗨購晚會。常規促銷之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助力電商下沉&站外引流,直播已成為品牌賣貨&推新標配,且能量驚艷,李佳琦、薇婭直播間首日預售銷售額均達6.6億元。

今年最終交易額能有多少?

從2009年的僅5000萬元到去年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淘寶(天貓)雙11成交額連創新高,今年的最終銷售額能有多少,也引起了不少猜測。

2009年:5200萬元

2009年之前,11月11日還只是「光棍節」的代名詞,那時天貓還叫淘寶商城。那一年的雙11,銷售額是5200萬,27個品牌參與了活動,他們以為這只是一次促銷,卻不小心創造了歷史。

2010年:9.36億元

2010年,「雙11」的成長速度已經超出了想像,平均每秒超過2萬元交易,商鋪存貨紛紛告急,181家店鋪銷售過百萬,總成交額9.36億。淘寶商城的系統、商家的系統以及整體供應鏈都開始全面升級。

2011年:33.6億元

2011年,「雙11」總成交額達到了33.6億。直到12月下旬,「雙11」的包裹才徹底發完。火起來的「雙11」考驗著支付、物流等方方面面,成為商業基礎設施完善的催化劑。

2012年:191億元

2012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雙11」也有了一個正式且響亮的名字——「雙11購物狂歡節」。這一年,天貓「雙11」線上總成交額一舉達到191億,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雙11」熱潮從線上覆蓋到線下。

2013年:362億元

2013年天貓「雙11」,新成立的菜鳥物流第一次亮相便經受住了考驗:通過大數據提前分倉;通過物流雷達進行實時預警和調配。這一年的「雙11」,交易總額達到362億元。

2014年:571億元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74秒交易額突破1個億,7小時17分突破200億,全天交易額達571億元……這組數據的背後,是來自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家及消費者的貢獻。

2015年:912.17億元

2015年,天貓雙11最終的交易額達到912.17億元,移動端占比68.67%,11日當天系統交易創建峰值達到每秒鐘14萬筆,支付寶最高峰值每秒8.59萬筆交易。

2016年:1207億元

2016年,天貓雙11總成交額達到1207億元,再次創下紀錄,其中,線上占比為82%,交易峰值達到了每秒17.5萬筆。

2017年:1682億元

2017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再次刷新紀錄達到1682億元,無線成交占比90%,全天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全天物流訂單達8.12億,交易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2135億元

2018年天貓雙11用時1小時47分26秒,成交總額即突破千億大關,比17年快了7個多小時。最終成交額鎖定在2135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

這屆雙十一太火爆,支付寶也快受不了了,今天支付寶APP發布公告,因「雙十一」大促火爆,可能出現部分用戶網商貨、商家服務等入口不可見的情況,您可在首頁搜索您需要的產品或服務進入正常使用,預計11月12日01點恢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oaTWG4BMH2_cNUgYk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