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河林業局始建於1953年,是吉林省國家重點森工林業企業之一。為貫徹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精神,不斷加快企業轉型步伐和旅遊開發力度,精心打造「老白山雪村」初見成效。
2014年4月1日起,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這是吉林省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的標誌性事件,宣告了多年來向森林過度索取的歷史已經結束,重點國有林區從開發利用轉入全面保護的發展新階段。 林區停伐後,工作重點要放到森林資源的管護、培育和科學經營上來,要搞好頂層設計,完善規程規範,積極開展試點示範,全面推進重點國有林區的可持續經營,不斷提高森林資源數量、質量,不斷增強森林生態功能。
黃泥河林業局已從單一的木材生產企業逐步建設成為新型林業企業。長白山森工集團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的團北林場,位於吉林省敦化市北部,雪村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不僅有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還擁有神奇獨特的原始生態自然風光。在貝加爾湖冷空氣和日本海熱氣流的雙重影響下,冬天積雪期長達7個月,最深處可達兩米,雪量大、雪質好、粘度高。
長白山森工集團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在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的同時,合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發旅遊產業,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經營理念,在群山環繞的樹叢中修建了造型各異的35棟木屋別墅群,這些漂亮的木屋全部選用俄羅斯優質樟子松建造,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
在這裡你可以接觸最純凈的天然冰、最美麗的自然雪,您可以領略到一切關於冰雪的傳說.....探索旅遊與影視創作的深度融合發展,形成影視與旅遊目的地共生共榮、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以林業為基礎,守住綠水青山;以林區為載體,做大金山銀山,率先加快森林採伐工業向「山水」產業轉型。推出了以老白山雪村、為核心的優質旅遊項目,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長白山林區的綠色轉型發展道路。
老白山主峰海拔高度1696.2米,植被垂直帶顯著、生物多樣性豐富、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濕地類型獨特,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景觀,雲海、怪石、偃松、石瀑獨具特色;峰頂積雪期長,隨著高度增加形成了由溫帶到寒帶的5個植被垂直分布帶,可謂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同時,該山一山跨兩省,老白山風景區是南坡,西坡屬於黑龍江省,叫鳳凰山。
幾年來,充分發揮老白山冬季冰雪資源,結合林區特色、民俗特色,打造獨具魅力民風淳樸的老白山雪村,同時,新建了神鹿山野雪場,修建山頂游服務中心,為極限挑戰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運動場地,設置4條雪地摩托越野線路,購置9台雪地摩托、2台四輪摩托,既可滿足應急救援需要,又增添了娛樂項目。還利用坡地建了雪圈滑道,在場院裡澆出溜冰場,因地制宜地增設了遊樂設施和項目。目前,老白山雪村已經逐步被遊客認同。
大紅燈籠與泥壇瓦罐一懸一坐靜靜相對,在凇山白雪映襯下,透著古拙淳樸的溫馨;一棟棟木楞拼成的嶄新小屋和一排排磚瓦結構的年長老宅遙相呼應,歷史積澱的厚重與現代輕巧的活力完美融合。 現在到老白山雪村可以看到,這個因為停伐而一度沉寂的老場部,因為旅遊開發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白天是銀裝素裹、玉樹瓊枝的冰雪世界,夜晚,這裡就成了燈影剔透繁星低垂的童話王國。」
在傍河建設一座長達200米的冰雪大棚洞,洞頂大雪覆蓋、洞內冰溜懸掛,並在雪村的高地上搭建一個觀景台,可以俯瞰雪村大門、七彩塔、冰雪棚洞等全部景觀,還在小南山上修建一處18米高的松塔閣,可以遙望老白山山頂、白石砬子、火焰山的全貌,做到自然與文化、歷史與現代的結合,將冬季森林風光和冰天雪地的林區特色發揮到極致。
老白山雪村成為許多影視劇、MTV的拍攝首選基地,經過與影視公司製片人多次洽談,籌建了老白山雪村影視基地,打造「東北橫店」,為老白山旅遊開發造勢。黃泥河林業局轉型發展的藍圖已繪就,老白山雪村旅遊未來可期。
攝影報道:吉林省建築攝影學會會長,吉林省旅遊協會副會長、攝影分會會長
來源:攝影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