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飛又出了一部題材新穎的劇集。
有多新穎?
光是劇名,就不可描述——
《不要在家裡嘗試》這只是是強行譯名,其實它真正的譯名應該是——
當然,也被翻譯成"新世紀線上毒販","全歐最酷線上藥頭"。
不過,在向大家介紹之前,桃子必須要向澄清一下,此劇並非一個販毒指南。
在德國,一個名叫馬克西立米安的少年,在網絡上創建了德國最大的毒品銷售帝國。
相比於線下鬼鬼祟祟的交易方式,線上這種明碼標價,圖文並茂,匿名交易的方式明顯更受市場歡迎。
僅僅三年時間,他就賺取了價值超過400萬歐元的比特幣。
然而好景不長,馬克西米利安最終由於快遞問題,被警方發現並逮捕,監禁服刑7年。
劇里他的名字叫莫里茨,生活在一個德國小鎮上,跟父親和妹妹一起生活。
莫里茨的母親很早就拋棄了他們,跟大款一起跑了。
可能是因為這點,莫里茨變成了一個有點宅,很書呆子氣的男生。
在學校只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也是宅男,萊尼。
萊尼患有先天性疾病,從小就落下殘疾。
雖然每年都被醫生診斷他只剩下兩年的生命,但是他不僅活到現在而且腦子還非常好用。
莫里茨和他兩個人都擁有高超的網絡技術,一起編寫了一個遊戲物品交易網站並成立了項目基金。
對了,莫里茨還有個女朋友,叫麗薩。
在兩個人感情最濃烈之時,麗薩去美國留學了一年。
眼看著麗薩馬上就要回來,莫里茨早就等不及了,他一遍遍的翻看兩人的合照,回憶著曾經的甜蜜瞬間。
可讓他沒想到,視頻通話中,麗薩一開口就是要和他分手。
對莫里茨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為什麼麗莎出國僅僅一年,她就像變了一個人呢?
他登入麗莎的社交平台帳號,終於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原來,麗莎最近和一個叫做丹的富二代走的很近,關係曖昧。
丹有著高顏值和好身材,是不少女孩花痴的對象。
但在進一步的搜索中,莫里茨發現丹竟然在服用能讓人興奮的迷H藥。
更讓人驚訝的是,連麗莎都在跟著丹一起使用這些違禁藥物。
他會向警察舉報丹使用違禁藥物,勸麗莎重回正途,然後抱得美人歸嗎?
並沒有。
作為一個痴情宅男,莫里茨的腦迴路不太一樣。
他竟然想買斷當地的迷H藥貨源送給麗莎,以此來證明自己比丹厲害,從而挽回麗莎的心。
但接下來的事情,簡直讓莫里茨陷入了絕望。
不僅麗薩沒有領情,他反而很弱雞的被丹給暴打了一頓。
再加上,他因為購買大量的藥片,私自挪用了好朋友萊尼做網站的啟動基金。
因為這件事,萊尼差點和他絕交。
而且,自己生日那一天,親媽只是象徵性的送來一個冰冷的蛋糕;
在學校申請的獎學金,也沒有通過……
從那時候開始,他不再是原來的莫里茨,而是鈕祜祿氏·莫里茨!
一旦工科男黑化,那後果將是很可怕的。
他先是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如何在網上賣MH藥"。
接著,借鑑喬布斯、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模式,給自己制定了"今天是書呆,明天是總裁"的創業理念。
他本以為萊尼還會生氣,但沒想到他很滿意自己的設計。
兩個人一拍即合,一個當執行總裁,一個當銷售經理,準備開始隱秘而充滿激情的藥片交易事業。
名字就叫做:我藥網。
然並卵。
兩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雖然匿名購買這一便利條件讓我藥網漸漸有了訂單。
但差評卻越來越多,而且產品的質量也沒辦法保證。
這部短小精悍的德意志少年校園沙雕喜劇,一共6集,每集只有30分鐘。
豆瓣評分8.4,IMDb評分8.0。
沙雕校園喜劇,我們很常見吧。
但如果加上毒品,暗網兩大極具危險感的元素,整部劇立刻就吸睛了起來。
不光是題材新穎,這部劇的節奏也巨快,剪輯超炫酷。
在敘事上,穿插了不少關於莫里茨回憶的倒敘。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劇中有不少打破"第四面牆"的情節。
莫里茨直接面向觀眾發表內心獨白,解釋事件的前因後果,也推動了劇情發展。
毒品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它真正想表達的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當代青少年的空虛與迷茫。
作為00後網際網路一代,他們的生活和網際網路密切相關,時刻處在繁雜紛亂的信息中心。
甚至無法離開網際網路,主角就連販毒方式首先想到的也是通過網際網路。
擅長使用網絡的每個人都在過著虛擬的和現實的兩種人生。
人們也總是願意與網際網路上的陌生人交心而不是和現實中的家人朋友聊天。
就連莫里茨的妹妹,一個才幾歲的小孩,也每天沉迷於在網上發自拍博取關注。
每個網民都清楚地知道網絡是虛擬的,但是依然沉溺於此。
淘寶,微信,抖音等app生活中好像已經離不開我們的生活。
現在回想起沒有網的前幾年,甚至會懷疑我們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
網際網路的確使我們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它同時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到底是我們把網際網路當成一種生活工具還是變成了網際網路的奴隸,這是值得大家深思。
今天的內容就為各位看官推薦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桃子的推薦,請不要吝嗇你發財的小手給桃子點點關注點個贊,關注桃子不迷路,每日精彩推薦總會有一天的內容直擊你內心深處的那股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