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製造」的現狀,「人手一部」的國產智慧型手機是中國製造業的重要名片,手機與汽車、機電產品成為我國重要出口產品。有數據預測,未來五年,我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出口國,這裡不得不提到國內一家手機廠商:華為。
雖然,三星和蘋果目前仍然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手機廠商,歐美市場都在使用它,但現在中國廠商正積極攻占歐美市場,華為是其中一個重要參與者,2018年一季度,華為在歐洲市場出貨數量38.6%的提升,達到740萬部。
這就要說到華為P20與榮耀10這兩款手機,從配置上看差異不大,都是搭載麒麟970晶片,都是雙攝設計,都用上了「劉海屏」,都是極光色,最大的區別在於攝像頭,前者是徠卡認證,後者沒有。但在價格上去相差很多,華為P20歐洲地區售價約5000元,在國內售價為約3700元;榮耀10的國內售價則為2600/3000元。可以看到這兩部手機的售價相差千元。
為什麼這麼做?華為系列與榮耀系列都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一部分,都是「自家兄弟」,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自然是更偏於選擇榮耀10,其實這是華為「狼性文化」的體現。
起初,華為榮耀系列是針對小米崛起帶來的調整而誕生的手機品牌,但現在看來,如果華為當初不大榮耀獨立出來,那麼榮耀系列很可能不會這麼成功,因為華為1億多的手機出貨量大部分是靠榮耀支撐起來的,只有相互內部競爭才能保持「狼性」。
這一點,可以從其他手機廠商看出來,聯想收購摩托羅拉,走「一家人」的路線,沒能藉助摩托羅拉的水平,拉起聯想的手機業務,反倒把摩托羅拉的業務做差了。如果保持摩托羅拉獨立運作,情況會怎樣呢?
OV分家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vivo從oppo獨立出來,走雙品牌路線,兩個品牌在市場上相互競爭,雖然套路一樣,但是各有各的打法,品牌運作自由度高。魅族與魅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