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銀川旅行。一張淡季的特價機票把我帶到了塞上江南寧夏,在銀川住在了南門廣場附近,這裡算是老城的中心吧。相對於新區的磅礴大氣,我還是享受著老城的煙火氣,感覺很踏實。
住處旁有一條小街,叫牛街。這裡的規劃定位應該是美食街,似乎並沒有做起來,也許是淡季的緣故吧,多次經過,門可羅雀。
牛街里的鹽池灘羊肉店,讓我第一次知道了鹽池。鹽池,作為「中國灘羊之鄉」,來此瀟洒一定是不能錯過灘羊的美味,它曾榮登 G20杭州峰會和國宴餐桌,紅遍了大江南北。它的肉香是其他地方的羊肉難以媲美的,無膻味,肉質細嫩,為外界廣為稱道。
今天的寧夏衛視的一個小短片,又把我拉回到鹽池。寧夏衛視的《我和濕地有個約會》節目,這期介紹的是鹽池的哈巴湖國家自然保護區,荒漠草原上的「跨界之王」。這個「跨界之王」又是什麼?
寧夏哈巴湖鬱鬱蔥蔥的草場上,遍布著一種不起眼的生物,如果你不注意,會把它當成土壤,或枯死的草皮。
這時,節目組把半瓶礦泉水倒在了乾涸的地面上。就是這麼一點點濕潤降臨,他就會綻放出生命的奇蹟,土壤結皮由地衣、苔蘚、藻類和菌類構成一個復合體,在乾旱荒漠地區,隨著植被覆蓋度的增加,會逐漸形成。結皮出現後,便可以固定流沙,土壤也會變得越來越肥沃。
這神奇的一抹綠色,是對荒漠地區植被恢復的褒獎。雖然它的考驗期比較長,至少要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發育才能形成。
寧夏鹽池中北部的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便為它耐心地提供了這樣的守護。區域內有脊椎動物140種和44個亞種,包含國家級、自治區級、瀕危野生動植物等多種資源,被譽為西部荒漠天然的「生物基因庫」。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曾經被黃沙淹沒的容顏,在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年的接續努力下,人進沙退,再現草木蔥蘢,水清岸綠。來哈巴湖,看疾風勁草,尋自然奧秘,感受生命肆意生長。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中北部的,全國唯一一個省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中溫帶乾旱氣候區,氣候乾燥,降水量少,蒸發強烈。這裡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曾經「風吹沙子跑,抬腿不見腳」。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不牧之地到林木茂密、草原豐饒,如今,840平方公里的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已然滿目青翠,林草繁茂。
如今的哈巴湖是國家AAAA級生態景區,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中北部,與陝西省定邊縣、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寧夏靈武市相鄰。屬鹽(同)香(山)乾旱草原荒漠區。南北長38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6萬公頃。屬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之一。
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東大門,距自治區首府銀川130千米。保護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雄渾的大漠風光,旖旎的田園景色,浩瀚的沙海綠洲,古樸的長城文化,構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
哈巴湖景區,是一個以生態多樣、大漠奇秀、濕地湖泊為主要特色,集生態、科普、探險、休閒、消夏避暑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寧夏及陝、甘、內蒙周邊地區有較高影響和一定的知名度,每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左右。
好吧,把它放到我的明年旅行計劃中,倒要見識一下神奇的「跨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