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石頭城位於麗江城北部一百多公里處的金沙江峽谷中,因百餘戶人家聚居在一座獨立的磨菇狀巨石之上而得名。城內四壁陡峭,勢如刀削,四周加築的石牆,使石城更易於防禦和掩護,前後兩道門使這裡成了萬無一失的安全島。
石頭城內住著100多戶納西人家,他們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無論是房屋、建築還是是語言,都展現著納西族群最別具一格的一面。和城外許多經過新時代洗禮的納西族相比,這裡就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樣安寧美好。
寶山石頭城雖然是一座袖珍石頭城,但它的布局卻十分嚴謹。沿著石頭城南面的小道,拾級而上進入城內,看到的是房屋井然、巷道縱橫、宅院相鄰。街巷雖狹窄,但並不閉塞,地面不平坦,卻是天然石路,民居群落全部隨岩就勢。柱子桌凳等均用天生岩石稍加雕琢而成,廚中的火灶、庭院中水缸、房中的石床很多是由巨石造就,可謂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它簡直就是一件巨大無比的雕塑,是納西族同胞用智慧與汗水創造的藝術品。石頭城裡的納西族居民善於農耕,他們把家園建在巨石上,把生活卻開墾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當年,納西人不畏艱險,運用當地現成的石頭,修築石級梯田,從峽谷深處層層向上,直達距河谷兩三千米的高坡。有了這些錯落有致的梯田,才使得寶山石頭城周圍這一片本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金浪翻滾的糧倉。10月稻黃期間,碧綠金黃的麥海稻浪托舉著石頭城,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悅和美好。
入夜,看著繁星綴滿的夜空,聽著石頭城的故事,心裡充溢著一種少有的清朗與寧靜,生命在這裡達到了與自然最完善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