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每一個人都關注的問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隨著近年來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人們的健康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要認真對待健康問題。
很多人都在說未來的社會健康行業或許是最好的產業之一,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答案的確如此,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健康是人們做任何事情的必要條件,沒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基礎,人們什麼事情都幹不成,所以人們一定要格外注意健康問題,要記住只有身體健康是自己的,沒有健康的身體,掙得錢再多,也沒有什麼意義。
2、健康行業的發展前景好這也是公認的,由於計劃生育和養育成本的不斷上升,現在很多家庭都只要一個子女,有的甚至不要。再加上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加劇,這些都為大健康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機遇,一方面老齡化的加劇,必然會導致健康行業需求的劇增,另一方面計劃生育的影響使得老年人得不到子女充分的照顧,要想化解這些矛盾,就需要大健康行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所以在未來,大健康行業絕對是最朝陽的產業之一。
很多人想做健康行業,應該怎樣起步?
健康行業涉及的門類很多,想要涉足這一行的朋友一定要在充分考察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在進行投資,一定不要盲目踏入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對於想做大健康行業的人來說,下面幾點建議大家注意一下:
1、自己必須要加強學習,要想在大健康行業混下去,作為老闆的你,如果不懂得健康養生方面的技術,想要做好很難,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參加學習,不要認為成年人就不需要學習,系統學習過理論知識有助於更好地把生意做好。
2、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項目,大健康行業涉及的門類中多,有艾灸、推拿、足療、采耳、sap等多種項目,隨著國家對產業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沒有醫學資質,一定不要涉足醫療,把保健的相關項目做好、做精,只要掌握一門技術,也能讓你賺到很多錢,所以一定要根據個人能力選對項目,一定要注意安全。有的時候,任憑不掙錢,都不要給自己找事。
3、做健康行業必須要講究良心,要靠自己的技術和效果來說話,不要搞一些亂七八糟的項目,引起顧客反感,我們自己到一個店裡做調理,如果身邊的工作人員一直喋喋不休的推薦產品,估計我們自己也不會再去這個店,所以將心比心,我們自己做生意也要注意這個問題。
· 健康產業十大趨勢值得關注
1、醫療、生命健康產業得到新發展政策。健康產業本來就是消費升級的重點領域,國家一向重視。
此次疫情事件,可謂舉全國之力,耗費以及損失的金額數以萬億!健康行業管理者更加知道了「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性,國家政策會大力支持醫藥研究、保健養生品的開發。
其一可以預防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其二可以切實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真正早日實現「中國夢,健康夢」。
2、通過這次疫情,公眾對健康意識將進一步提高。以往公眾對健康行業有過妖魔化、一刀切的偏激認知,現如今疫情對民眾從身體到心理來了一次徹底「刷新」,民眾知道人的身體不是靠藥堆砌起來的,而是靠營養。
營養的攝入需要靠日常的食物、養生品、滋補品。正如經過汶川地震的四川人民,他們相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捨得更懂得享受生活。全國人民經曆本次疫情,也會更捨得在健康品方面進行消費投入。
3、消費需求會從口罩向其他健康領域不斷拓展。在這個領域如衛生防護、醫療保健、運動等發展空間會進一步打開,人民對健康關注會從口罩需求向其他健康領域不斷拓展,如口腔噴劑、漱口水、免洗洗手液、消毒用品、空氣凈化器、滋補品、營養品、功能食品等。
4、免疫力類產品將成為生活必備品。新冠狀病毒的感染或康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免疫力。
以往人們對免疫力的理解比較含糊,覺得免疫力是抽象的、可有可無的,而經歷了疫情才知道免疫力甚至可以決定生死。因此,提高、改善免疫力的產品將成為人們家居、出行的必備品。
5、中醫外治將得到普遍認可與普及實用。中醫能治大病、難病,中醫外治的方法更簡便易行,性價比更高,安全更有保障。如果說中醫是中華文明的一頂皇冠,那麼中醫外治是這頂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艾灸、膏貼、拔罐、刮痧、推拿、正骨等等,以前被認為是偏科、冷門的外治技藝和方法,如今將登上大雅之堂,重新獲得重用。在武漢醫院,都在藉助艾灸為環境消毒殺菌,可以避免傳染,輔助康復。今後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掌握和使用一到兩個中醫外治法。
6、集客式的銷售形式,即「會銷」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人們經過了本次數十天的「蝸居」,慢慢會習慣和喜歡這樣的「宅生活」方式,同時會對密集社交產生一定的恐懼和排斥,再加上媒體的教育、國家的管制,「會銷」首當其衝的在「集客」方面遭遇滑鐵盧,成不了「會」,何來「銷」?
7、品牌價值越來越得到公眾的重視,是消費決策的核心驅動力。
當人們經過生與死的考驗,才會更加懂得如何珍惜生活,如何對自己好一點,選購健康品方面會更加看重品牌。市場滄海橫流、大浪淘沙,能在疫情之後木秀於林、脫穎而出的,只有那些擁有消費話語權的品牌。
8、電商平台,尤其是社交電商、視頻直播,在健康品購買渠道的占比大大提升。這次疫情跟2003年不一樣的是,電商、網際網路企業對應對疫情防範,生活便利等提供了方面。生活性電商在居家隔離發揮了物資保障渠道的作用。
2003年成就了我們網際網路的發展。本次疫情儘管不如上一次,未來隨著5G基礎設施建設,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產業還又一次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網際網路重構的不再是簡單的規模經濟,而是把娛樂、體驗、互動融為一體,這其中的短視頻業態將獲得加速度的發展。
9、社區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過去社區醫療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大家對社區醫療的信任度不一。
作為醫療體系中最基層也是與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單位——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在未來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在疾病預防、基礎醫療、保健服務和健康教育方面發揮更加積極和深入的作用。
10、將誕生健康產業「獨角獸」企業。中小企業本來對經濟的風險抵抗能力弱。在銷售下滑,人工成本上升,預期高度不確定情形下,進一步加劇了經營困難。個別企業如果出現疫情,人員隔離,企業停產,企業等於宣布破產。特別是創業型企業,艱難的融資環境下,還將背受租金、工資等負擔,很多企業處於非盈利狀態,非常時期增加了企業的生存壓力。正如當年阿里巴巴遭遇非典一樣,因一位員工感染非典,導致公司隔離,連馬雲也被關在家裡。但是別忘了,「非典」之後,阿里巴巴成為電商產業中的「獨角獸」企業。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之後,也將在健康產業誕生「獨角獸」企業。
想要做健康行業,需要注意的事情還很多,如果有什麼不懂,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