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當心!剛高考完的你可能已經被盯上了

2020-07-08     法治閩侯

原標題:【提醒】當心!剛高考完的你可能已經被盯上了

關注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啦

錄取階段即將來臨

不少考生及家長想必都絞盡了腦汁

希望能上更好的大學

而這個重要時刻也是詐騙高發時段

以下幾種騙局

請廣大家長和考生務必看仔細

明辨網絡謠言

謹防上當受騙

騙局一:偽造虛假查分網址

如今,高考查分的手段越來越多元,除了電話、簡訊等傳統方式外,網站、微信、手機客戶端等也成了新的查分渠道。不少詐騙團伙便利用考生和家長急於知道成績的心理,實施詐騙。

案例:廣東佛山一考生家長收到「學校」發來的簡訊,稱點擊連結就可查詢孩子高考成績。然而,該家長點了之後不但成績沒查到,銀行卡內的5萬多元也不翼而飛。

提醒:高考結束後,不少不法分子會通過簡訊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讓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銀行帳號等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記錄並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不少所謂的查分網站暗藏木馬病毒,考生或家長點開後,手機便會被植入木馬程序,手機內的相關信息便會被不法分子獲取,造成經濟損失。還有的騙子會直接開價,要求家長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價格查詢分數。

對此,警方鄭重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簡訊里來歷不明的連結。如果不慎點擊,要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快速支付工具,確保資金安全,並在備份手機通訊錄等重要信息後,將手機重置或恢復出廠設置,或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清除病毒。

騙局二:花錢能買內部指標,能「補錄」、「跳檔錄取」

騙子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假扮高校招生人員,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種藉口,讓家長交錢保留名額。在一些騙局中,騙子也會謊稱有特殊關係,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聲稱只要願意出錢,即使考生沒上學校投檔線,也能將其「操作」到相應學校讀書。然而,當家長將錢款如數交完後,他們就捲款逃之夭夭。

案例:廣東的楊先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簡訊,對方自稱華中理工大學某領導親戚,現有3個招生「機動指標」,並稱可以以「點招」的形式進行「低分高錄」。 楊先生一看頓時心動,為了讓二本分數線的女兒進入重點名校,於是主動按照簡訊信息和對方取得聯繫,並先後通過支付寶、微信向對方帳戶轉帳11500元。接到轉帳後,對方稱不僅可以幫助入學,而且只需等待3日,就可將楊先生的女兒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然而3天後,楊先生卻再也聯繫不上對方,於是報警求助。

提醒:高考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都是在網上進行,並嚴格執行已公布的招生計劃,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現在全國各省市招生錄用的是教育部批准的統一信息管理系統,都是電腦錄取,考生分數沒到投檔線,無法提檔,也不可能存在所謂的「低分跳檔」錄取。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騙局三: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

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帳號,以騙取錢財。類似此類騙局的手法還有製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案例:莆田男子蔡某經人介紹認識了自稱是河北省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副局長的程某。程某稱自己有辦法幫蔡某的兩個兒子免考試分別到南開大學讀專升本及碩士研究生。當年10月起,蔡某按照程某的「提點」,多次向程某指定的銀行帳戶匯入學費。家長嚴某也想讓自己一雙兒女享受這種好事,多次匯錢到程某指定的帳戶中。同時,程某遞給倆人一份南開大學錄取通知書和一份文件。之後,小蔡等4人一起手持程某提供的錄取通知書到南開大學報到,被告知錄取通知書是偽造的。

提醒:此類騙局中,騙子的準備工作都會非常專業。不僅會使用和原學校相似的校徽、logo,還配備了所有的課程資料,填寫的大學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樣。為此,考生對於是否被錄取,要通過官方網絡途徑核實。如果有疑問,可以撥打該高校招生辦電話進行諮詢,切勿相信自身沒有報考的院校投遞來的錄取通知書。轉帳匯款時也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帳號真偽。

騙局四:海外留學有陷阱

騙子通過「廣撒網」的方式向廣大高考考生及家長發布可代辦海外留學手續的信息,待有意向的家長與其聯繫後,通過虛假網站、黑中介等騙取家長巨額財產。

案例:佛山南海區大瀝鎮的李女士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出的簡訊:「您好!我是佛山市教育局對外招生辦,如您子女有赴國外留學意向,可與本人聯繫。」按照對方提供的電話,李女士很快聯繫上了這位「董先生」。 「董先生」表示,除了幫助李女士孩子辦理英國「杜克大學」的入學手續,還可以為其申請一筆交流生助學金。深信不疑的李女士隨後通過手機網上銀行,先後向對方支付了68000元人民幣,最終發現被騙。

提醒:選擇出國留學的考生,如果選擇個人申請,要和國外大學實時保持聯繫,如果選擇留學機構,要選擇規模較大、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好、經營狀態佳的留學中介,在繳納中介費用時一定要謹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機構所謂的優惠折扣「沖昏頭腦」。

騙局五:冒充軍校招生

一些騙子冒稱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打著軍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費生」、「國防生」的幌子,甚至通過偽造軍隊公文公章,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許諾教育部門認可學歷、畢業後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等。

案例:廣西南寧某中學考生張曉收到一封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名義寄發的「國防生預錄通知書」,稱只要繳納一定費用,就可利用內部指標,提前錄取為國防生。 猶豫之下,他們將通知書拿到江南區人武部進行核實,最終被人武部識破。

該人武部對相關情況展開了調查,發現轄區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遇到過類似情況:有的打著「國防部徵兵辦公室」、「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等招牌招搖撞騙;有的假冒軍校領導、軍隊機關工作人員等身份,吹噓有「內部招生指標」;有的甚至把考生「招進」一些高校委培班或民辦學校、技工學校就讀,許諾畢業後安排到部隊工作……

提醒:軍校招生與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樣,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軍隊和武警部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繳費是詐騙的最終目的,考生及家長不要上當受騙。

騙局六:混淆高等教育類型

一些招生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等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矇騙希望就讀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重點大學。家長花錢後,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入學之後方知上當受騙,就讀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案例:小黃高考時沒有發揮好,媽媽姚女士在網上看到可以交錢直接上大學的消息,主動與對方聯繫,交了12000元錄取費,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而是成人教育的學歷。

提醒: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定要通過省教育考試院指定的查詢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

騙局七:高考閱卷有貓膩?

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前後,總有人炒作某地高考閱卷工作極不嚴肅,閱卷教師甚至不管對錯,亂打分。事實證明,發布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為博取關注,還有的是部分高考成績落差較大或考試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長武斷地認為是閱卷出了問題,胡亂猜測。

案例:2019年高考前,一篇題為《驚人!!!中國高考判卷內幕,寒心啊!》的文章在網上熱傳。該文作者自稱是「山西某中學教師」,參與過高考閱卷。在閱卷過程中發現,有一些閱卷老師為了趕進度,不管對錯隨意批改,而且覆核者也未發現問題,甚至出現了「20分題被給0分」的極端情況。文章最後得出結論:「高考關係著考生的前途,但閱卷是考生的關口。考生能否順利過關,不完全決定於學習成績和答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考生的運氣,閱卷老師的心情。」

此文涉及高考內容,吸引眼球,在網上流傳至少已經超過10年,內容嚴重失實。由於內容過於「驚世駭俗」,每年高考之後總會被好事之徒拿出來傳播。2019年,教育部官網在盤點高考謠言時已對該文進行過專門闢謠。 

提醒:現行的高考「網上評卷」模式,從制度設計到實際操作充分體現客觀公正。評卷教師要過「四關」:資格關、培訓關、考核關和試評關。閱卷一般實行「一人評一題」、「雙評制」,「雙評」超過一定差值的,則提交第三位教師進行「三評」,確保評卷分數的準確和有效。此外,評卷系統還制定了嚴格的評卷質量監控體系,對評卷質量進行全程跟蹤、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預警和提示等,確保出現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

雖然高考騙局年年有,但總是有人信以為真,陷入各種各樣的騙局當中。高考是國家一項重要的考試,不容許任何機構和個人破壞高考秩序, 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與當地的教育部門、大學院校溝通,避免上當受騙。總之一句話, 莫輕信他人言,莫貪小便宜,堂堂正正走大道。

來源 | 清朗天空

版權歸法治閩侯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BC8MHMBnkjnB-0zjY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