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Tube 和 Pipe 區別 完美詳細解說

2020-09-14     steeltuber

原標題:鋼管Tube 和 Pipe 區別 完美詳細解說

首先來說說:外貿合金管:T92 和 P92 區別

關於 T/P 的區別,T 管一般指的是 Tube 即小管,一般在鍋爐中用作過熱器或再熱器等部位,P 管是大管,一般用在主蒸汽管道上的。像 92 鋼 T 與 P 在成分上沒有差別,只是工藝上不一樣,所以使用時組織是不太一樣的。

T92 用於製造火力電站鍋爐的過熱器或者再熱器,管子外表面承受高溫和燃料燃燒產生的煙氣的腐蝕,內表面受高溫高壓蒸汽沖蝕。

P92 用於製造集箱和蒸汽管道,主要用於輸送高溫高壓蒸汽,受高溫高壓蒸汽沖蝕。

二者的成分控制範圍一樣,但是生產工藝不一樣。目前生產 T92 採用穿孔 + 冷拔或者冷軋工藝,P92 採用鍛造、熱軋或者擠壓等工藝,由於生產工藝不同導致 P92 的組織會比 T92 粗大。

現次來說說英文:Tube 和 Pipe 區別

Tube 和 Pipe 區別 老外是這樣說的:

請看視頻:

我看過很多關於這個的討論.有一篇文章的作者還曾經請教過ASME協會.

其實,ASME B31.1標準裡面已經有明確的闡述.

PIPE是一種符合ASME B36.10M 表格1 和ASME B36.19M的一種圓形截面TUBE.有一些不符合這些表格裡面的尺寸的特殊的PIPE,以及圓形TUBE,名義外徑對應實際外徑.

TUBE是圓形的或者其他形狀截面的中空物體,有著連續的外圍.圓形TUBE的尺寸可能用下面三個參數裡的兩個描述,一般不用三個: 外徑,內徑,壁厚.

嚴格意義上,PIPE應該翻譯成公稱管,配管. (不要翻譯成公制管,因為公制管對應的是英制管,是指的國標裡面的一套PIPE尺寸體系,不過目前基本不怎麼使用了)

TUBE就翻譯成管子就好了.

所以,問題就簡單了.我們來總結概括一下,

用來輸送流體的是PIPE.

用來傳導熱量的是TUBE.

1寸的PIPE,外徑是33.4mm. 2寸的PIPE,外徑是60.3mm.

1寸的TUBE,外徑是25.4mm.2寸的TUBE,外徑是50.8mm.

符合ASME B36.10 B36.19的是PIPE.

不符合的是TUBE.

圓形的可能是PIPE.

但是非圓形的,一定是TUBE.

Steel tubes and pipes are made of an alloy of iron, carbon and other elements. Steel tubes and pipes are used in the machine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they also can be found in other manufacturing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ubular systems steel pipes and tubes are used to transport fluids and gasses for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From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point of view we recognize rolled seamless tubes and pipes and precision drawn seamless tubes and pipes.Seamless steel tubes and pipes are described in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Seamless steel pipes and tub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zes/dimensions and its tolerances, the type of steel and technical and delivery conditions (TDC). For seamless steel tubes and pipes, individual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ions use various procedures to standardize the data.

國外鋼管標準、規範中pipe與tube的用法及中文譯名

鋼管Tube與Pipe的區別

國外鋼管標準、規範中pipe與tube的用法及中文譯名

眾所周知,A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範是權威標準,鋼管類材料在ASME標準中主要有兩個單詞表示:pipe和tube。與其相關的還有piping和tubing。這兩個詞在翻譯到中文時,曾經有過同一英文單詞多種中文譯法的模糊的階段,到現在已基本統一了認識。由中國兵器工業企業管理協會,ASME規範標準中譯本編譯出版委員會編譯的ASME B31.3《工業管道》,術語一章中有關於pipe與tube的翻譯與解釋:

管道(pipe)---用於輸送液體或傳遞流體壓力的密封圓柱體,在適用材料技術條件中定名為「pipe」,材料標準中稱為管子。「tube」或「tubing」,當用於承壓用途時,視同「pipe」。管道按其製造方法分

類定義如下:

A)電阻電焊管(electricresistance-welded pipe)

B)對接鍛焊管 連續焊(furnace butt welded pipe,continuous welded)

C)電熔焊管(electric fusion welded pipe)

D)雙面埋弧焊管(double submerged-arc welded pipe)

E)無縫管(seamless pipe)

F)螺旋焊管(spiral welded pipe)

管子(tube)---見「pipe」。

另外,ASME規範標準中譯本編譯出版委員會還增加了註解:「管類材料在ASME規範中是有區分的。姑且譯為管道「pipe」和管子「tube」,在ASME B31.1(動力管道)第100.2節中有更詳細的定義。管道是有圓形截面的空心製品;管子是具有連續周圓形或任何其截面形狀的空心製品。在規格表示上,管子的外徑、內徑和壁厚可用兩個獨立參數表示,即國內常用的外徑×壁厚(φd×t),內徑可推算出。管道規格則用公稱管道規格NPS×表示,更完善的表示應是:NPSx sch y,其中x表示直徑,y表示壁厚,它們僅是規格型號而非實際尺寸。當壁厚是標準規格sch 40時,可省略。具體內、外徑及壁厚尺寸數值要查表(ASME B36.10表2、A4及ASME B36.19表1)。相應的翻譯方法還有pipe:管道或配管。Tubing:管子。在不區分時,統稱管材。」

Pipe管的通用技術條件為A530,Tube管的通用技術條件為A450,它們的主要差別如下:

A530:壁厚用公稱壁厚表示,壁厚的允許偏差±12.5%,外徑的允許偏差控制較松(如上偏差最小為0.4mm),對於擴口試驗、卷邊試驗、硬度均沒有要求。

A450:壁厚用最小壁厚表示,壁厚的允許偏差負公差位零,外徑的允許偏差控制較嚴(如上偏差最大為0.4mm),對於擴口試驗、卷邊試驗、硬度均有要求。

另外,每個Pipe管和Tube管本身的規範中也有自己的技術要求,使用時應仔細閱讀。對於一般管線中具體用Tube管還是用Pipe管,很難給出明確的界限,但對於脹接的換熱器管、爐管、儀表的卡套連接管必須用Tube管,對於焊接的管子用Tube管和Pipe管一般都可以,由於Tube管的製造檢驗要求更為嚴格,可以用在壓力溫度更為苛刻的工礦,當然價格也較貴。

一般管道或壓力容器的鋼管都用PIPE,管配件叫PIPEFITTING 管子(按照配管標準規格製造的)PIPE管子(不按配管標準規格製造的其他用管)TUBETUBE可以是任何截面形狀, PIPE要是圓的.

ASME在制定這段規則時,著眼於管子或管道用途的性質。在鍋爐和壓力容器範圍內,tube主要著眼於內外傳導熱量、熱交換用途,而pipe則主要立足於將受壓介質從一個地方輸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功能,這樣pipe性質的管子上一般還都連著各種附件(三通、彎頭)和閥門。省煤氣管、水冷壁管等必屬於tube類,而主蒸汽管道、下降管等或其它連有三通、閥門管路的則必屬pipe類。

PIPE是以公稱直徑定義, TUBE是以外徑和壁厚定義, PIPE可以焊接,車鑼紋, TUBE只能用COMPRESS JOINT TYPEFITTING連接.

不鏽鋼管Tube與Pipe的區別

ASTM的不鏽鋼pipe標準,包括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約有12個。鋼種主要是奧氏體不鏽鋼,其有3個奧氏體一鐵素體雙相不鏽鋼標準。研究pipe和tube標準的不同之處發現,雖然兩種標準自成體系,但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除鋼管的尺寸規格有完全不同的體制外,鋼的化學成分,鋼管的外形及重量要求,力學性能與工藝試驗、熱處理要求、水壓試驗及無損檢驗等內容,規定基本是相同的。

因此,本文對這些與tube標準基本相同的內容特不再進行介紹,而只介紹pipe的有關尺寸規格的內容。 (一)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ANSI/ASME B36.10M《焊接和無縫鋼管(Steel pipe)》(由美國機械工程學會於1934年第一次制定) 的規定,Steel pipe的尺寸規格,在全美是統一化、標準化、系列化的,這種管子供在高溫或低溫或壓力的條件下使用「pipe」一字,是用以和「tube」區別,以適用於供管線和管道系統使用的那些管狀產品。

由此看出,「Steel pipe」和「Steel tube」的主要區別在於:

(1)Steel pipe的尺寸規格是由國家標準統一規定的,制定每個具體產品標準時,只能從B36.10M標準中選用,不能自訂尺寸系列。 而「Steel tube」的尺寸規格,則是制定每個產品標準時,根據產品的用途和用戶的使用要求在各產品標準中自行規定的。

(2)Steel pipe主要供在高溫、低溫或承受壓力條件下的管線或管道系統使用。在B36.10M中,鋼管的公稱尺寸用規格號NPs(NominalPipe Sige)表示(單位為英寸)。NPS從1/8-80共有44個,它們是1/8、1/4、3/8、1/2、3/4、1、1 1/4、1 1/2、2、2 1/2、3、3 1/2、4、5、6、8、10、12、14、16、18、20、22、跟6、28、30、32、34、36、38、40、42、44、46、48、52、56:6o、64、68、72、76、80。

每個規格又包含不同序列的壁厚菪種。NPs值實際上就是鋼管的公稱外徑(0D)值。但NPS 1/8~NPSl2,其數值與標準化的鋼管公稱外徑是不同的,這些規格的管子實際按標準公稱外徑生產。 (二)ANSI/ASME B36.10M中的這些規格是否都適用於不鏽鋼鋼管昵?不是的。在ANSI/AMES B36.10M的基礎上又制定了ANSI/AMES B36.19M不鏽鋼管(pipe)的尺寸規格標準。該標準規定的尺寸規格列於表1,公稱重量列於表2。該標準還規定,尺寸允許偏差在制定具體產品標準時由各標準規定,其大小決定於鋼管的製造方法和使用的具體要求。另外,還規定了鋼管重量的計算方法和鋼管壁厚的選用原則。註:本表中列入的重量為碳素鋼鋼管的重量。不鏽鋼管的重量與之相比,其差別在於:鐵素體不鏽鋼管相應尺寸的重量較之減少5%,奧氏體不鏽鋼管則增加2%。 (三)通過ANSI/AMES B36.10M和B36.19M兩個標準的介紹,使我們對Steel tube和Steel pipe的主要區別有了大致了解。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管子的使用條件及其對尺寸規格的要求方面。回過頭來研究Steel pipe的具體標準,發現標準中對鋼管尺寸規格的規定,主要就是確定NPS號,規定尺寸允許偏差。

大致有以下一些內容:

(1)訂貨時用戶應在合同中寫明NPS號、鋼管壁厚序列號或平均公稱壁厚或最小壁厚。

(2)在A999/A999M《不鏽鋼管(pipe)的一般技術要求》中,規定不鏽鋼pipe的一般尺寸規格為NPS1/8~ NPS48,相應外徑為0.405~1219.2mm。

(3)規定了外徑、壁厚、內徑、長度及其重量的允許偏差。

壁厚允許偏差

a.當用戶以最小壁厚訂貨時,壁厚不允許有偏差。 b.鋼管(包括無縫鋼管和焊接管)任意一點的最小壁厚與公稱壁厚的偏差值不得大於規定公稱壁厚的l2.5%。標準附錄中還對最小壁厚的檢查值列表作了規定。 C.鑄造和鏜制鋼管,壁厚偏差不應超過3.2mm,規定壁厚不應有負偏差。鑄管壁厚偏差不應超過1.6mm,規定壁厚不應有負偏差。

外徑允許偏差

內徑允許偏差

鑄造、鏜制和鑄造不鏽鋼管(pipe),內徑偏差不應超過1.6mm,規定的內徑不應有正偏差。此外,標準還規定了鋼管交貨長度允許偏差。

最近翻到一本老書,發現有ASME中pipe和tube的區別,那來給大家看看pipe和tube目前同譯為管子,但PIPE一般以內徑和管壁厚度號表示(SCH,包括焊接管和無縫管,主要功能為輸送流體的管道,而tube以外徑和管壁厚度表示的管子,也包括焊接管和無縫管,主要功能為傳遞熱量,例如換熱器管、冷凝器管,在焊接工藝評定中,支著眼於工藝評定對管子的功能沒有區分,故pipe和tube可以通用,在ASME第二卷中可將Pipe以為流體輸送管tube譯為傳熱管。

美國、日本的鋼管材料標準明確地把鋼管分為Pipe和Tube兩類(標準中壁厚計算公式不同)。Pipe是指用於流體輸送的圓截面中空管子,其規格用公稱直徑和壁厚系列(或壁厚)表示,同一公稱直徑的管子,壁厚可以不同,但外徑是相同的。

Pipe是工業管道的主要用管。Pipe主要立足於將受壓介質從一個地方輸送到另外一個地方的功能,不著眼於熱交換功能。例如主蒸汽管道、上升下降管等或其他三通、彎頭和閥門連接的管道為Pipe管。Tube是中空管子的統稱,可以是圓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狀截面。對圓形的Tube而言,其規格由外徑、內徑和壁厚三者中的二者確定。

Tube在管道系統中常用於儀表管道、伴熱管、液壓或氣動管道等小口徑管道(5英寸或6英寸以下)。Tube管主要著眼於內外傳導熱量、熱交換用途,例如過熱器管、再熱器管、省煤氣管和水冷壁管,一般而言Tube的單價要高於Pipe.

管道用鋼管(PIPE)美標標準:ASTM A53《無鍍層及熱浸鍍鋅焊接與無縫公稱管》;API5L《管線鋼規範》;ASTM A106《高溫用無縫碳鋼公稱管》;ASTM A312《無縫和焊接奧氏體不鏽鋼公稱管》;ASTM A333《低溫用無縫和焊接公稱鋼管》;ASTM A335《高溫用無縫鐵素體合金鋼公稱管》;ASTM A358《高溫用電弧熔化焊接奧氏體鉻-鎳合金鋼公稱管》--板焊管;ASTM A671《常溫和低溫用電熔化焊公稱管》--板焊管;ASTM A672《中溫高壓用電熔化焊公稱管》--板焊管;ASTM A691《高溫高壓用碳素鋼和合金鋼電熔化焊鋼公稱管》--板焊管;ASTM A530《專門用途碳鋼和合金鋼公稱管通用要求》;

管道用鋼管(TUBE)美標標準:ASTM A179《換熱器及冷凝器用無縫冷拔低碳鋼管子》;ASTM A213《鍋爐、過熱器和換熱器用無縫鐵素體鋼和奧氏體合金鋼管子》;ASTM A249《鍋爐、過熱器、換熱器和冷凝器用焊接奧氏體鋼管子》;ASTM A334《低溫用無縫和焊接的碳鋼和合金鋼管子》;ASTM A450《碳鋼、鐵素體合金鋼和奧氏體合金鋼管子通用要求》;

管道用鋼管(PIPE)國內標準:GB/T 3091-2001《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8163-1999《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 9711.1-1997《石油天然氣工業輸送鋼管交貨技術條件第1部分:A級鋼管》;GB/T 12771-2008《流體輸送用不鏽鋼焊接鋼管》;GB/T 14976-2002《流體輸送用不鏽鋼無縫鋼管》;GB/T 18984-2003《低溫管道用無縫鋼管》;HG/T 20537.3-1992《化工裝置用奧氏體不鏽鋼焊接鋼管技術要求》;HG/T 20537.4-1992《化工裝置用奧氏體不鏽鋼大口徑焊接鋼管技術要求》;

另外,下列國標標準雖未區分Pipe和Tube,但也可用於管道用鋼管。

如:GB 3087《低中壓鍋爐用無縫鋼管》;GB 5310《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GB 6479《高壓化肥設備用無縫鋼管》;GB 9948《石油裂化用無縫鋼管》;

但是,管道組件的直徑表達也並非都採用公稱直徑,管道用管也並非都採用Pipe。例如,高溫高壓用管以及潔凈管道也經常採用外徑x壁厚的方式表達。

管子按國際常用的可分為兩類,即Pipe和Tube。但用中文表達時無法分開,均稱為管子。

在ASTM和JIS鋼管標準體系中,Pipe和Tube在技術要求和尺寸公差方而也有明顯的差異,我國的鋼管標準體系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不區分Pipe和Tube的,近年來我國鋼管標準正逐步向Pipe和Tube標準分離的方向發展。

以上所有內容來自: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9efi3QBURTf-Dn5RQ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