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於疫情的出現,2020年的春節對零售人來說變得格外不一樣,確保民生必需品供應,穩定物價穩定人心,零售企業正處在保障民生第一線。
眾多普普通通的零售人依然在堅守崗位,他們是戴著口罩卻依然在微笑服務的收銀員,他們是凌晨四點就打開通道收取當日蔬菜水果的收貨員,他們是認真擦拭清潔消毒每一個購物車的保潔員,他們是從庫房一路小跑拉著拖車不斷補貨的理貨員,他們是及時送貨到家的快遞員……他們很多都是默默無聞抗戰在戰疫一線的員工。 為此,《聯商網》獨家策劃「我在零售一線抗疫情」系列報道,將持續帶來零售一線員工的抗疫故事。
家也不能回,更無暇顧忌家人
講述者:武漢中商超市徐東店店長李遠濤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中,我和中商超市徐東店的300餘名員工一起守在「抗疫情 保供應」的第一線,風裡雨里疫情里,我們堅守在超市持續供應的最前方。
徐東店是公司超市業態最大的旗艦店、客流最大、員工最多,分布武漢三鎮,壓力很大。從疫情爆發至今一天都未曾休息,家也不能回,更無暇顧忌家人,只能把3歲的女兒寄托在老家。
為了保證疫情期間超市能正常營業,在公交、地鐵、計程車停運,私家車禁行的情況下,團隊的小夥伴們都是早早起床步行上班,有的要走路近2個小時,運氣好碰上單車就騎單車上班,有條件的線路組織拼車上班。
當貨源供應不足時,需要沒日沒夜的聯繫廠家,組織團隊到遠異地拖貨,連夜從物流倉庫轉貨,或到廠里搬貨、蔬菜基地運貨、下水塘撈魚……累了,就在車裡與蔬菜一起打盹。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疫情期間,我們保證了每天的肉品、菜品、魚品、蛋品、米油麵粉充足供應。
雖然每天都是拖著疲憊而勞累的身體在店裡忙碌,但我覺得,我們現在從事的是偉大的事業,在這危難時刻,不能辜負老百姓的重託,再難再累一定要保證供應、穩定物價、安定民心。每天看著那麼多老百姓爭先恐後的進店又安心放心的選購生活物品滿載回家,支撐著那麼多家庭在疫情時的生活,讓他們不擔心不恐慌,這就是我們奮戰在一線超市人的幸福。
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甘良勐:武漢人,武漢家樂福鍾家村店蔬果區負責人
武漢「封城」之後,似乎一切都停擺了。
作為保障民生的行業,超市不能停業。我所在的蔬果區也是市民採購的重點區域,職責所系,我第一時間就申報了值班。
兩個孩子反覆勸說我申請休息,因為此次疫情老年人更容易感染,而且感染後危險性也更大。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超市每天都要接觸大量人群,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這些情況不用他們說,我清楚的很,我也知道孩子們是為我好。但我堅持上班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我不過才51歲,身體很好,仍在壯年;其次,不能因感染風險高就退縮就把工作推給別人,我這輩子都沒幹過這麼不負責任的事;第三,我給他們講了個大道理:我們堅持在崗位上正常營業,消費者就不會恐慌,此刻保障民生物資的充足供應,就是對社會穩定、抗擊疫情的最大貢獻。
最終,孩子們被我說服了。其實說心裡話,我也害怕,但職責告訴我不能退縮。
「封城」第四天,家樂福得到了政府給予每家門店一輛班車的支持,但只能同區行駛。我屬於跨區上班,雖然店長和同事也會順路捎人,但一東一西,終究不方便。
於是,我找出了很久沒騎的自行車。我的家在武昌區洪山廣場附近,而單位在漢陽區,中間隔著長江大橋,上下班往返需要大約2.5小時。
每天早上七點,我就出門。騎行在空曠的武漢街頭,雖然顯得有些孤單,但我渾身暖洋洋的。疫情過後,我打算仍舊騎車上班,權當強身健體。
到店後,我先是測體溫、洗手消毒,然後換上工裝、戴好口罩,接著就開始對所負責的蔬果區域及購物車、購物筐進行消毒,然後進行貨品上架、清理、銷售、補貨。
由於交通管制,我們的門店營業時間調整為10:00-17:00。雖然工作時間縮短、客流量減少,但客單量上去了,工作強度並不比以前小。封城之後,大家擔心後面會斷貨,我們一致決定把留給員工餐的蔬果都拿出來售賣,先保障消費者。沒想到採購同事非常給力,大年初四一大批新鮮蔬菜準時到達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防護措施也做的非常好,這也讓我們倍感安心。疫情發生後,家樂福第一時間成立「家樂福病毒防護小組」,保障員工的安全,保障供應、穩定物價,力保消費者正常生活。在武漢口罩稀缺的情況下,家樂福緊急協調口罩保障一線員工,員工每隔4小時就可以領取一個新口罩,而顧客進店前則必須進行額溫檢測。
此外,家樂福還專門成立了後勤小組,每天提供葷素搭配的飯菜、熱騰騰的水餃等。吃飯時,大家都會自覺在座位之間空出安全距離,利人利己。
如今,我每天都會準備三套衣服,一套工裝上班用,一套下班後路上穿,還有一套進家門前換上。進家門前,我也會對自己消毒。家人理解支持我,我也要對家人負責嘛。
我相信疫情終將散去,期待春暖花開之時,大家都能摘下口罩,共賞櫻花爛漫。
高強度工作致使舊病復發
講述者:黃商自有品牌採購經理陳桂玉
24日凌晨12點黃岡市封城,封城後日常生活物資將是廣大市民的必備品。
為確保公司各店糧、油、醋、面等日常生活物資充足,並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各店的緊急需要,從1月25日開始,我便每天加緊聯繫與黃商自有品牌合作的各個生產廠家,滿足黃商集團日常生活物資的供應。
貨源採購充足,但物流貨運存在很大困難,因黃岡的疫情僅次於武漢,很多外地貨運司機不願送貨來黃岡。為了克服貨運問題,便不斷與找貨運資源,最終聯繫上螞蟻商聯提供的一家物流公司,才保障自有品牌商品的貨運往來。
截止目前為止,共計聯繫18個合作廠家,聯繫了運輸物資貨車20餘輛,共計採購日常生活物資商品150餘噸。貨物到倉後,要及時與物流配送中心員工和各門店人員聯繫,合理預留倉位,做到有序的進倉、出倉,滿足門店訂單需求。
由於長時間上下奔走和飲食無規律以及高強度的工作強度,導致原本動過3次手術的痔瘡和肩周炎復發,但相比奮戰一線的各店員工,只有儲備充足的貨源,才能打贏這場戰「疫」。
與武漢「封城」搶速
講述者:武漢山姆會員商店的資產保護(AP)經理 詹紅勝
零售行業的工作性質,越是過年越忙碌,已經好幾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今年提前請了假,自駕回了老家湖北紅安,想回家過年,好好陪陪年邁的母親。
但是在1月23日早晨7點的時候,接到了武漢要封城的消息,當得知消息屬實後,我也意識到此次疫情的嚴重性,雖然武漢是疫情災區,還是決定告別家人,第一時間從老家奔赴武漢門店的工作崗位。
作為門店的AP經理,我的工作是防損以及保護門店員工和會員的安全,門店的運營和山姆的會員需要我。
不是我要當英雄,不是我不怕死,而是20年工作職業的責任感,讓我知道要趕回工作崗位,那裡有幾百號員工在一線奮鬥,有成千上萬的顧客等待我們的服務,有公司高層通宵會議的決定要執行,有全國山姆沃爾瑪兄弟店的支持,有親朋好友的問候和關懷,我們在一線,一定可以堅強戰勝苦難,迎接新年。
墊資7萬,為門店備足口罩
講述者:良品鋪子輔料採購負責人 朱厚勇
算上今年,我已經連續三年沒回老家過年了。本來今年已經答應了父母要回家的,結果又遇到了疫情爆發,只得作罷。
大年初四(1月28日),我接到了通知,1月31日,武漢市內的部分符合條件的良品鋪子社區店將恢復營業,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採購一批口罩、84消毒液、醫用洗手液等物資分配到各門店中,保障店員們的安全。
剛接到通知的時候,我有點懵。說實話,年前口罩在武漢就已經是稀缺物品,如今更是難買。而且時間還很緊,我得在三天內搞到一批足量的物資。好在干採購這6年,也算認識了不少同行、朋友,打了一天的電話、發了一堆信息,總算找著幾條貨源,東拼西湊出了5萬多個口罩、500瓶醫用洗手液、30把體溫槍。
這些物資,有的是外省的,就托他們先統一寄到公司總部;還有一些是托朋友從武漢周邊收集的,沒辦法,這些就得自己開車去取貨點拉回來了。
現在回頭來看,幸虧當時沒回老家過年,不然拿貨這事就有些難辦。因為取貨點在武漢周邊,而採購相關的同事都住在三環內的城區,但武漢封城之後,城內的出不來,城外的也進不去,就算有私家車,也去不了取貨點。
而我正好就住在公司附近,同在三環外,最後只能我親自開車去取貨。28號到31號,這三天是最忙的,我總共往取貨點跑了6次。取完貨回來,就送到倉庫那邊,跟留守倉庫的保安一塊分好貨,再托郵政幫我們配送城內的一百多家門店。
那三天,基本上每天要從早上8點忙到晚到12點。畢竟去取貨點來回一趟就得兩個多小時。有時候還會碰到一些突發情況,比如我第二次去取貨的時候,貨被扣下了,那次拿的都是口罩,一萬多個口罩,人家看數量這麼多懷疑我是買回去倒賣的。我只能返回公司開好相關證明,重新去取貨,一來一去,又是兩個小時。
其實,如果是以前,這一來一回肯定不止2小時,畢竟光堵車都不知道要堵多久,現在出去,我在路上開十幾分鐘都看不到一輛車。雖然以前總是各種抱怨堵車,但說實話,比起現在我更喜歡以前那個熱鬧的武漢。
現在疫情蔓延,大家都「宅」在了家裡,待在家裡才是最安全的。其實我也不是那種不怕死的人,每天這麼頻繁往外跑,我心裡也挺怕,怕一個不小心就被傳染上了。在我車上,消毒液和口罩都是必備物品,每次上下車,都要噴一噴。我還隨身備了個可攜式的瓶子裝消毒液,在外面跟人接觸了也要噴一噴的。我現在聞到消毒液這個味道就有點受不了。
比起自己,當然更擔心的還是老婆和兒子。我每一次出去,就意味著15天的潛伏期觀察都要重新歸零。每天回到家,也不敢離他們太近,就讓老婆在家裡準備一個房間,給我單獨隔離用的。
本來出去採購物資、拉貨這事兒,我是瞞著爸媽的,主要怕他們擔心。不過前段時間開免提跟他們打電話的時候,讓我八歲的兒子說漏嘴了。當時我爸問我們每天在幹什麼,我兒子直接說了句「爸爸天天開車出去呢」。
沒辦法,只能跟爸媽坦白了。好在他們都比較支持我的工作,只是提醒我出門辦事要多注意,要口罩、好好消毒。但是估計他們心裡也挺慌的,我每天都會抽時間給他們報個平安。
雖然出門的時候還是會緊張、會怕,但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心裡挺安慰的。而且門店恢復營業之後,負責門店的總經理還專門給我發了微信,說門店很多員工都托跟我說句謝謝。這也讓我覺得自己做了件挺有意義的事。
我2006年剛來良品鋪子的時候,也是從門店做起。我能理解身在一線的他們的一些感受,尤其是現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能做的也只有干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湊齊防護物資,為他們的生命安全提供防護。
現在,不少武漢人不敢去人多的超市,小區門口的良品鋪子就恢復營業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就近的購買渠道;良品鋪子恢復營業,我能做的就是盡力找來物資去保障門店員工的安全;而在我找防護物資遇到困難,又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們幫忙想辦法……雖然如今武漢遇到劫難,我們也不知道這場劫難什麼時候會結束,但我相信大家手拉手總能度過這個難關。
整條街空蕩蕩,只有我還在送包裹
袁雙:武漢人,丹鳥配送站點站長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
說實話,我在這個時候也是有點慌的。拋開父母親友的勸說,單是各種流言也足以讓人心生恐懼。
但,我不能退縮!
疫情兇猛,市民更多通過網購解決生活所需。所以今年春節期間快遞包裹特別多,醫療類訂單尤其是口罩和消毒液、溫度計的外賣訂單增長迅勐。而我們這個站點要扛起武漢漢陽區一半的天貓超市包裹配送。
很多市民都在急等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作為配送站點的站長,我要帶領兄弟姐妹們完成春節配送任務,保障市民物資及時供應。而更重要的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我有責任和義務來起帶頭作用。
好在我們站點的防護裝備和措施都還是到位的。早在1月21日,菜鳥向武漢春節值守的快遞員下發了首批近萬隻口罩、上千塊硫磺皂,1月24日又下發4萬隻口罩,基本滿足各個站點春節期間所需。
下面是用vlog記錄的我一天的送快遞生活:
早晨6時50分,我就和同事們都早早到崗,洗手消毒、測試體溫、佩戴口罩以及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此時,物流車輛滿載著快遞包裹也到達站點,他們便開始卸貨、揀貨、分裝,開始一天的忙碌。
8時32分,我駕車開始配送。帶有黃色標籤的包裹都是用戶急需的物品,一定要優先派送。
行駛在武漢的馬路上,沒看到一個人和一輛車,周圍一片安靜。這原本是很熱鬧的街道,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送包裹。
一上午,我跑了三四個小區,給每個顧客打電話,把快遞放在保安室,然後做好交接,這樣做也是為了減少接觸。目前,天貓超市已在湖北推出「無接觸式配送」服務:消費者可與配送員協商取件位置,避免直接接觸,以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和配送員安全。
午休時分,當我正愁午飯沒著落的時候,同事派送回來的路上順便給我帶了一份青椒肉絲飯,一份簡簡單單外賣吃出了滿足的味道。
14時21分,我配送當天的第62單快遞,按照約定送貨上門。我電話通知客戶,按要求把包裹放在了門口。但我還是敲了下門提醒了一下對方包裹到了,記得查收。就當我轉身離去的一剎那,門開了。老奶奶從門縫裡遞出兩個口罩,並說道:辛苦了。這一意外驚喜也讓我眼睛有點濕潤,這種感覺真好。
其實,這幾天來,每一單包裹送達後,客戶都會不停地跟我們說謝謝。還有很多客戶接過包裹後,又從門縫裡遞出消毒水、醫用手套、牛奶、零食和感謝紙條……站點的配送員們每天都收到十多份市民送的愛心禮物,甚至還有人專門打電話詢問送的口罩還夠用嗎,有需要再來取。
這一切都讓我們熱別感動,也特別有成就感,也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堅定我們「逆行」的力量源泉。
17時50分,當天配送任務結束,整理防護裝備,給站點消毒,準備下班。
19時10分,回到家中。
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也是一名快遞員,我們就是駐紮在武漢的物流鐵軍,在這種危急時刻,能為城市做點事情,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我有信心,與武漢共渡難關。
我行,武漢行。
兄弟們都在送,我不能慫
洪登程:湖北黃石人,達達快送騎手
這個春節,我原本也是準備回黃石老家過年的。但一切計劃都因疫情而改變,我沒有離開武漢。
城市公共運輸暫停後,看著群里不少騎手都在熱火朝天地配送,我也坐不住了,帶上口罩離開住處,便迅速加入了配送隊伍。
當家中父母和親人們得知我又開始外出配送的時候,紛紛打電話來阻止,父親聽不進我的解釋甚至在電話那頭大聲斥責。我自然知道,他們是擔心我。但我不能停止,因為現在市民最需要我們騎手的時候。
武漢「封城」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一個送往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發熱中心的訂單,裡面有紅牛、口罩等物資。看到目的地醫院,我心裡開始打鼓,有點發憷。電話溝通後,了解到這是熱心客戶自發送給醫護人員的一點心意。面對疫情,這些醫護人員的最美「逆行」讓我由衷地敬佩,經過一番掙扎之後,我最終下定決心,送。
當我把東西送到醫院的護士站,聽到她們說「謝謝」時,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便湧上心頭。
說實話,這時候在武漢做騎手,我心裡也很害怕,但看著兄弟們一個個忙碌的背影,我的心也漸漸踏實下來。這個時候,我絕不能當逃兵。
春節期間,不少市民通過達達小程序下單個人幫買幫送業務。訂單量最大的來自食品的購買,其次則是日用品、藥品和消毒用品。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並呈現持續上漲趨勢。蔬菜、糧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鮮水產等品類需求量較大,日均銷量占比超過60%,其中,買菜訂單增長最為迅速。我們不僅要跑腿送菜飯,還充當市民的「眼睛」,去超市挑菜、買菜。
1月25日,有一個訂單是幫後湖的一位居民到金橋永旺採購蔬菜、水果、肉、零食等,大概一百多元的預算。我到了超市後,火便速來到蔬菜區,打開微信視頻,為顧客「直播買菜」。顧客想要的幾樣菜暫時沒有,最後授權我採購。買足商品,打出小票,我一起送到顧客樓下。這位大哥很感動,在樓上連連向我揮手致謝。
1月26日,有一個訂單來自江岸塔子湖君安花園,我送貨返回後客戶給我打來電話說:「好像漏了兩樣。」我返回店中才發現,匆忙之中取貨漏掉了雞蛋和牛奶,於是我馬上打電話道歉並承諾馬上送過去。沒想到,這位客戶說:「不用了,你太辛苦了,兩樣東西你留著吃吧。」隨後,客戶還通過平台給我發了個6.6元的打賞紅包。
我當時非常感動,自己出現了疏漏,客戶還這麼體諒,心裡感覺特別暖。不過,紅包我還是通過平台退回了。其實,春節期間,也有很多顧客通過微信發紅包,我都沒收。顧客的理解已經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勵了。得到尊重,對我來說比什麼都值。
1月26日當天,我登上了同城接單第一名。
這是我加入達達快送4年來,第一次登上第一名!
說一點都不害怕,那是假的
講述者:尚黎明:京東物流寶豐營業部助理
由於單量暴增,人手不夠,我和營業部負責人阮征也都加入了配送隊伍。
1月28日上午,我們營業部陸續收到4個特殊訂單。
訂單包括10餘箱水、1箱麵包等生活物資,但是卻沒有註明準確的收件人。只是寫著「請交給任何醫務人員」、「隔離護士姐姐」、「協和醫院的醫護天使」和「白衣天使們」。
對此,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連日來,我們營業部不斷收到全國網友寄給同濟、協和等醫院醫護人員的愛心物資,殷殷關懷,如春日暖流般在這個快遞站彙集。還有人專門打電話到營業部,詢問站點是否在正常運營,醫院的貨是否能送。我們營業部負責人阮征都會向他們重複那句承諾:「我們正常運營,交給醫護人員的貨可以放心,我們會第一時間配送到位。」
當天上午11點,我和負責配送協和醫院的快遞員趙剛一起將這批愛心物資單獨清理出來。我們協調了一輛車,穿戴好防護設備,優先將這批物資送往協和醫院總務處營養科。
其實,我們營業部距離同濟醫院僅500多米,距離協和醫院也僅1.5公里,片區內還有武漢市肺科醫院、協和腫瘤醫院等六七家醫院。
曾經不止一個人問過我,離醫院這麼近,送貨途中怕不怕被傳染?
說一點都不害怕,那是假的。
我和同事在送貨途中常常目睹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抬著病人進出醫院,或是送貨時聽到小區居民議論近期確診病例更新的信息,內心確實有壓力。
不過好在站內防護物資比較充足,站內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快遞員的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也配備齊全。營業部負責人阮征在每天的晨會上也會反覆交待每一位快遞員戴好口罩,要進入醫院、封閉小區等重點區域的快遞員都要穿戴好防護服,一定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送貨。
現在大家都減少外出,所以網購生活用品的就更多了,所以我現在也跟快遞員一起送貨,哪裡貨多就送哪裡。因為疫情影響,不少小區已經實行封閉式管理,我們就將貨送到門口,然後聯繫用戶簽收,儘量做到無接觸配送。
現在是特殊時期,無論是防護用品還是生活物資,用戶一定是急需才會下單。我們現在在崗位上堅守,不說多麼偉大,但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武漢封城至今,已經16天。
在大多數人都在家裡的時候,只有他們在一線奮戰,保民生,穩物價,溝通外界,給大家信心。他們奔波在危險中,但是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平凡的人。
(文/聯商網 木魚 梁瑩 張占英 王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