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哦 雞頭米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蘇州逛吃報告
請放心食用雞頭米
初秋,是去蘇州吃雞頭米的好時節。
此時的蘇州風拂雨細,雞頭米也正當季。
不吃上一碗雞頭米,都不好過秋的呀。
珍珠一樣的雞頭米,顆顆瑩潤閃微光。
入口軟糯又帶著韌勁,有著水生植物的特殊清香,靈得很。
撒上桂花蜜,溫軟香甜剛剛好。
說走就走的早秋之旅,從一碗蘇州雞頭米開始。
藏在水裡的雞頭米,平平無奇還有點丑
凌晨五點,來到蘇郊的芡田邊。
彼時,芡農正在水塘里採收芡實。
芡實,是雞頭米的學名,蘇州人說起它都愛叫雞頭米,原因嘛,看長相:
外表樸實的雞頭米,藏在水裡,需要用竹刀划過葉片找到它,然後剝離莖杆。
再取出雞頭米籽粒,清洗,手剝去殼。
如此一來,乳白色的雞頭米才得以「出淤泥而不染」。
十斤雞頭米出一斤種仁,一個人一天能剝五六斤就算厲害的了。蘇州人從不吝惜一顆顆手剝的工夫,也只認手剝的新鮮雞頭米。
走,去逛逛雞頭米一條街
為了好吃的雞頭米,走過蘇州許多大街小巷。
其中最喜歡的,是葑門橫街。
這裡的地道人家枕河而居,柴米油鹽醬醋茶圍繞著一條菜市街,熙熙攘攘鋪開來。
蘇州葑門橫街,從東走到西,全長690米,寬5米。
每年八月末至十月初,雞頭米便成了這條老街的主角。
凌晨摘下的雞頭米果實送到這裡,邊聊邊剝雞頭米的一天就開始了。
不管做的是什麼營生,都要剝一剝雞頭米。
專門用來剝雞頭米的鐵指甲。
平時賣雞蛋鴨蛋,到了這個時候就剝雞頭米:
蛋蛋寫上價格,一目了然,緊要的是多剝幾顆雞頭米。
理髮店也加入隊伍之中:
大沙河丑蘋果店直接換一個風格:
這,還不是因為蘇州人只認新鮮的手剝雞頭米嘛。
雞頭米果實不貴,十來塊一斤。但人工剝好的雞頭米,則要上百塊一斤,相比較其他食材,是矜貴一些。
不僅蘇州人好這一口,江浙滬周邊也是緊盯著呢。
溜進一家賣茶的店鋪和老闆閒聊,發現他家裡也種雞頭米,再另外僱人剝,囤夠了量就給老熟客寄出去。
除了雞頭米,這條窄窄的老街道,煙水氣十足。香煙和蟹腿,百合籽和紅豇豆,紅紅火火鮮鮮活活。
正是豐收的季節啊~
悠哉悠哉從街頭走在街尾,好多興奮的小瞬間。比如 10 塊錢撈一盆的紅菱。
蹲在大大大水盆面前,盯著看:
店家見狀立馬剝好一顆鮮菱。接過來咬一口,好清甜啊!不說了,買買買。
這家店的老闆平時賣茶葉,現在一邊剝雞頭米一邊賣紅菱,哇哦。
經過一家認認真真只賣棗糕的小店,也來一塊。
真的太韌太彈口了,棗味濃濃的,不會太甜,邊走邊嚼好滿足~
動圖兩連表真心。
走不了多遠,又遇到酒釀,老闆直接遞勺子讓我們試吃,酒釀味很正,清清爽爽。買。
吃完以後感覺……街道沒那麼擠也沒那麼長了呢!
繼續往前走,停留在熟食店門口。
跟老闆要了最小的一塊糖藕,切成小片。用的是蓮藕中間兩節粗藕段,當地糯米和廣西甘蔗冰糖,熬呀熬,熬成軟軟的糯芯藕。
一路吃下來,差點忘了雞頭米。都怪那些可可愛愛的懂吃的店家們。
但穿過這條街,美美的雞頭米接上地氣,吃起來就更討喜了呢。
雞頭米這時令恩物,說來講究也夠直接
尋常人家吃雞頭米,往往是甜湯煮沸,撒下一把雞頭米,快速出鍋。
新鮮的雞頭米吃起來鮮甜帶汁,煮熟後口感會變得很糯,嚼起來QQ彈彈的,非常清香。
這個時候去蘇州吃吃吃,小飯館和小吃店,基本都能點上雞頭米糖水。
做法簡單,要點是不能老(硬),且得是表面光滑不破漿的新鮮手剝雞頭米。
桂花雞
頭米圓子。
喜歡咸口的,還可以試試雞頭米炒蝦仁,嫩嫩的,又鮮又糯。
以及,雞頭米炒紅菱茭白蓮藕荸薺……
雞頭米與茭白、蓮藕、水芹、慈菇、荸薺、蓴菜、菱角並稱水八仙。
在葑門橫街嘗過新鮮紅菱,忍不住跑到蘇式飯館裡點了一份雞頭米炒紅菱。
雞頭米炒紅菱,吃的是雞頭米的糯,紅菱的脆。
雞頭米圓潤光滑,通過滑炒讓它裹上均勻芡汁,軟糯的口感之外多了一份咸鮮,是有區別於甜湯雞頭米的好吃。
上菜時特地問了老闆娘,依舊是沸水焯一下備用,先處理其他食材最後再入雞頭米,以保證最佳口感。
紅菱鮮食甜脆,炒熟之後質地緊實,和雞頭米的糯搭配得很和諧。
蘇州研究員告訴我們,家裡人炒雞頭米愛用口感偏脆的食材~
我們吃到的另一道小炒,仔細一數哦,有雞頭米、茭白、紅菱、豌豆、蓮子、蓮藕、荸薺等食材,閉上眼睛舀著吃,也是少不了的香糯鮮脆。
這個時節的蘇州,還有這些好吃的
在蘇州吃雞頭米,我們是認真的,腮幫子都嚼得圓鼓鼓。
但來都來了,怎能不多吃點好吃的呢?
沖鴨~~~
三絲蓴菜湯,點上一桌子蘇式菜時的清流之流。
湯底清淡順口,火腿茭白鬍蘿蔔絲點綴,湯麵浮著的蓴菜,則嫩滑得調皮。
能夾起來就是棒棒的筷子。
紅糖芋艿,上海籍研究員的最愛,說是小時候外婆親手做的那種味道。
從小吃慣了荔浦芋頭的廣西籍研究員,自從踏入吳地,發現這種個頭萌,酥酥軟,還有一點細膩粉糯口感的家常甜食,也蠻好吃的呀!
軟軟糯糯的蘇州啊。
奔著雞頭米,我們還來到一家專做蘇式點心的清雅老店。適合消磨午後時光。
蝦仁燒賣皮薄餡甜,裝在小巧的蒸屜里,單個賣。一筷子夾起來,汁水匆匆滴下,還沒吃就飽了眼福。
當然,蝦仁鮮,燒賣香。
再來看看銀魚春卷:
油炸過的春卷皮,咬開的瞬間既刺激又悅耳,銀魚鮮嫩,芝麻小蔥香得又有個性,一口下去豐富得美滋滋~
氣質溫柔的玫瑰軟糕,非常勁道。
手動演示
端上來的時候糕點和碟子都是溫熱的,加了一點松仁,可以中和玫瑰香氣。
還有和茶一起上桌的煙橋雞火酥餅。餅皮酥酥脆,內餡是火腿和雞肉,啊,咸香誘人。
好像在偷看雞火酥餅的家哦。
呀,推薦兩家店:
協和菜館(鳳凰街店),蘇州研究員推薦的老蘇式飯館,開了三十多年,說家裡來外地客人都會去這家。招牌不是很明顯,認準下面這個牌牌哦:
雞頭米炒紅菱和三絲蓴菜湯就是他們家的。
鄰雅堂,專營蘇式精品點心,店內環境清雅,叔叔阿姨們就在自家後院煮雞頭米炸春卷蒸燒賣。
這個季節去,一定要試試桂花雞頭米。雞頭米很清香,用的桂花蜜風味夠足。
下午茶套餐很能打,兩人點一份就夠。
此次蘇州行,雞頭米美,天公也作美。
雨穿過空氣,傘接住微光,小珠在葉上逗留。
路邊的柯基,眼裡都是溫柔。
明年的這個時候,還要再來吶~
題外
今年我們沒有把雞頭米帶回來(不賣哦),但如果有時間,可以帶著糕點小食去蘇州走一走,細雨微風,現在正是好時節~
買2份立減30元
黃油蛋卷禮盒
¥tZKoYLO3GZj¥
複製上方淘口令後打開tb
熱愛江南風物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同樣愛吃的靈魂呀,想和我們一起打卡更多江南美食?掃碼進江南群一起吃一起浪
本文的研究員
AC捏
眼大肚窄小鳥胃。
不愛吃麻辣火鍋和小龍蝦,愛嗦粉,愛鮮味十足的食物
熏
貓奴,不吃香菇。
拍不喜歡的食物時感覺就像參加一場尷尬的相親;拍過「勾火顛鍋杭州面」「杭州指南2019」
用好吃的方式吃一生
祖國各地好風物
文章轉載請加微信「baoji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