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好消息!東莞南部這9個鎮將迎來重大發展新機遇!
9月25日,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誌著深莞合作邁入深度融合時代。
《意見》提出,東莞南部9鎮
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
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
要高水平對接和融入
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探索與深圳共建 「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這是東莞首次提出
「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南部9鎮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改革開放以來
南部9鎮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
主動加強與深圳對接
是東莞鎮域經濟的佼佼者、領頭羊
當前,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深莞合作也邁入深度融合時代
南部9鎮如何重新審視固有優勢
塑造全新優勢,形成整體與深圳融合對接?
《意見》給出了明確指引
深度融合,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
鋪開深圳與東莞的地圖,可以看到,兩者如緊握的雙手,在東莞這一端臨深的鎮有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深圳那一端則有寶安、光明、龍華、龍崗。鳳崗更是嵌入深圳,「尾巴」直抵深圳中心地帶, 未來深圳的地鐵或將穿過鳳崗。
製圖/喬雨
梳理近年來東莞南部各鎮的發展思路,對接和融入深圳是共同的主題。《意見》明確了南部9鎮的目標定位,即深度融合發展先鋒、製造業高質量示範、城市品質提升標杆、共建共治共享典範。
長安與深圳一河之隔,一直和深圳有密切聯繫,近年在產業、交通、生態等方面有著更為深入的關聯。全鎮現有規上工業企業810家,其中從深圳轉移過來的有60家,2019年產值超50億元。
據了解,長安將加強頂層設計,按照產業組團式的發展格局,在全力扶持好以步步高係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和五金模具兩大特色產業的基礎上,聚力打造智能視覺領域「獨角獸」。
正是受惠於深莞之間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南部9鎮成為全市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最好的區域之一。翻開2019年成績單,南部臨深9鎮中,有8個鎮的GDP進入全市鎮街(園區)前15位。
看看定位和目標
就明白分量之重,前景之大
《意見》提出,力爭 到2025年,南部各鎮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經濟質量、城市品質和社會治理明顯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成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和 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再來看看各鎮定位
城市更新,拓展優化對深空間
南部9鎮在產業、人口、城市建設、生態環境上存在差異,對深路徑、舉措各有不同。隨著《意見》出台,將從全市層面統籌整合臨深9鎮的優質和資源。《意見》提出,以超常規力度拓展現代產業發展空間,加強建設用地統籌整備盤活,以城市更新為重點,建設新興產業發展載體。
長安正加快推進6宗鎮村工業園改造項目和11宗已確定前期服務商的城市更新項目,總面積超過5000畝,其中與深圳相鄰的新民社區產城融合片區綜合類更新單元面積達1884畝,改造後將進一步吸引深圳人才、產業等資源流入。
虎門等坐擁高鐵站的城鎮,未來的發展空間頗具想像力。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虎門高鐵站TOD,目前核心區綜合開發已完成884畝土地收儲工作,站房改擴建已開工,爭取2022年年底完成。項目將打造成站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產城融合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社區。
樟木頭抓好產城融合和空間拓展,做好科創產業園、嘉卓產業園等重點平台的對深招商,引進深圳成熟的高端製造產業、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推動「嘉卓智谷」「裕豐大坪」等「工改M0」項目,加速推進特藝達「工改工」、樟洋舊改和百果洞老圍城市更新等項目。
鳳崗連續7年超額完成市下發「三舊」改造任務,2018年至今累計收儲土地1805畝,累計出讓土地1465畝。將建立鎮城市更新資料庫,由政府主導推動連片鎮村工業園改造。未來3年,該鎮共有10宗項目已納入「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庫,涉及用地面積共計911.56畝,計劃投資112.57億元。
產業升級,要打造行業「獨角獸」
莞深融合之下,產業升級火熱進行。《意見》提出,以產業發展機制創新牽引推動產業高端化,加強優質企業梯隊培育,力爭形成若干產業鏈「鏈主」企業,引育更多瞪羚企業、行業「獨角獸」。
近年來, 塘廈與深圳對接合作主要集中在產業、交通、城市環境等方面,近年來共承接引進深圳企業項目轉移近300家。該鎮將全面整合城市空間資源要素,騰挪拓展空間,圍繞優勢產業、重點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5G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引一批重特大項目、龍頭項目、獨角獸項目。
在 清溪鎮力合雙清創新基地內,20家高新企業有17家來自深圳,承接深圳產業外溢成效顯著。該基地是清華大學與東莞市政府進行市校產學研合作的重要產業化平台項目,也是引領清溪鎮高質量發展的「四大引擎」之一。
與光明區僅「一路之隔」的 黃江,直接受益成為對接光明科學城的「橋頭堡」。該鎮圍繞深圳光明區電子產業擴張需求定位,布局產業發展方向。2015年以來,該鎮先後引進深圳74家企業落戶,吸引投資超30億元,總產值超300億元,納稅約20億元,其中領域集團2019年納稅超4億元。
大朗積極承接深圳、松山湖特別是華為的產業輻射與溢出效應,打造5G產業園,在集聚30家5G企業入駐產業園的基礎上,繼續大力引入研發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重點招引5G相關產業,目前已引進超億元內資項目3個。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推進
東莞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讓我們一起期待
東莞的明天更美好!
來源: 全媒體記者 吳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