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和丈夫結婚那會,他在某國企上班,我在行政部門上班。
丈夫沒讀幾年書,且父母離異,他的工作雖然是他父親托關係幫他找的,但是,他和他父親的關係並不太融洽,因為他父親婚姻重組後,又生育了一兒一女。
當初和丈夫結婚,就覺得他有穩定工作,且戀愛的時候他對我非常好。
結婚後,我一直覺得丈夫這些年不容易(他一直跟著他媽媽生活,在他17歲的時候,他媽媽病逝,他媽媽是農村婦女。只是在他20多歲的時候,他父親幫他找了工作,他的日子才相對滋潤了一些),所以,我很想對他好。但是,他的日常行為真的很氣人:
1)非常自私,凡事只考慮他自己的感受,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
2)非常懶,結婚六年了,從來沒做過飯、洗過碗;
3)兩個人溝通真的有點困難,很多時候,給他說一件事,即便是講兩三次道理,都無法讓他釋懷;
4)特別不愛乾淨,身上的衣服可以穿一個禮拜以上,即便我強行幫他洗,他都不樂意;洗澡更是十多天一次;家裡經常有腳臭味;
5)喜歡隨地吐痰,愛慕虛榮,喜歡吹牛。
生活點滴的積累,讓我現在對他非常厭倦。
想離婚,但是,又不忍心讓孩子在離異家庭成長。
木子李編後語:
古代人為什麼在結婚層面要求門當戶對?
我所謂的門當戶對:1)受教育程度相當;2)成長環境相當;3)對事物的認知相當。
或許,對你丈夫而言,你嫌棄他的那些缺點在他看來壓根就不是缺點,他不願意改正,且工作之餘,也不願意通過看書來豐富自己,導致,你們在生活中會出現太多尷尬和矛盾。
你覺得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你孩子會快樂嗎?
我個人的建議:不如離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iGSYHEBfwtFQPkd28_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