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之夜,連懟三頓才算打通,不然等於沒來
BY小企9999
2020.8.19,今夏最大洪峰過境宜賓。
當晚,追洪小隊及時進駐萬里長江第一城。
按照宜賓朋友妙妙的說法:「晚飯(5-7點)+夜宵(8-10點)+燒烤(9-12點),才是宜賓之夜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打通,就等於沒來。」
以這份芽菜炒飯作為正式的晚飯吧。
芽菜是江城宜賓帶地理標誌的驕傲,稱「敘府芽菜」。質地嫩脆,味甜香,除給咸燒白打底之外,敖湯提味,做肉餡等應用廣泛。鬆散細碎搭配蛋碎飯粒炒成碎金銀狀自然也不錯。福氣的現代人不敢多吃碳水化合物,主要怕胖,另外還得給後續兩場留空間哪。
宜賓的炒黃喉比前面吃過的自貢邱金厚實,配菜沒那麼豐富到誇張,吃起來一樣有滋有味。真沒想到這種質地緊密的食材炒著吃居然也覺得入味,可能人家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吧。
西南地區常見的水煮青菜,這裡所說的水煮可不是「水煮牛肉」那個詞組中地位水煮,非常直白就是鹽水煮熟而已,不過靈魂全在搭配的那碗蘸水。
各家有各家的手段,這碗突出鮮辣的同時帶有明顯的咸和微微的酸,或許有放一點泡菜水吧。只要蘸一蘸,吃起來就很有層次感。
熱情的宜賓地主妙妙雖然一句一個「招待不周」。但是看人家安排這家夜宵店,顯然直接就計劃無縫對接一二兩場。所謂夜宵,在我看來似乎就是正式吹響喝酒的衝鋒號的意思。
上下酒菜!
豆瓣醬拌生花生米:宜賓的豆瓣醬跟郫縣不一樣,看不到完整的顆粒。不知道是不是發酵更充分,讓豆瓣都化於無形,辣度不高,咸鮮突出;用生花生米拌也很有特色,不同於平常下酒的炸花生米,吃起來是脆的,隨著牙齒的咀嚼甜味浮現,同伴:「嚼到後面有奶香味。」
滷肉拼盤:離開廈門前就有宜賓籍同事告訴我「滷菜好吃。」讓我感到稍許驚訝的是宜賓的鹵貨跟我以前接觸過的大多數川鹵差異不小,直接吃甚至沒發覺有辣味,香料用得也含蓄,相當之前吃過的那些,感覺更重視食材本味。搭配的辣椒干碟也以增香為主,在裡面打個滾也不至於被辣到。豬肝裡面嵌入鹹蛋黃的做法太妙了!
仔姜田雞:這是份誠意滿滿的田雞。端上來一看滿眼都是田雞腿呀!
同樣姜香濃郁,同樣浸泡在湯汁中,田雞肉入味充分。不過宜賓的辣度相對於自貢,至少低一個層級。因此也就不用一直扯餐巾紙擦汗咯。
香辣豬鼻筋:豬鼻筋這種精細化食材我是從《人生一串》中看到的,在西昌吃過烤的,用它做香辣食材似乎有點大材小用,多束筋纖維合成一股的奇妙嚼頭因為油炸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拌萵筍葉:原來萵筍葉這東西還可以生拌,看起來就覺得清淡,甚至油光都不明顯,主要靠蒜末和鮮小米辣拌佐提味,就這樣卻辣得很帶勁,吃起來很是提神。
某人心心念念的蒜香排骨,一提起就忍不住跟一句「好好吃哦!」
這道菜端上桌我簡直要懷疑進的還是不是四川省內的本地飯館咯,瞧瞧,一眼眼川菜的正常相貌都不具備吧。
蘸水小龍蝦:清蒸的做法對食材品質要求嚴格,對蘸水要求也高,這份蘸水更之前蘸南瓜最大的不同是辣椒籽特別多,蘸過再吃,就不會覺得下腥啦。
把夜宵場該喝的酒喝完,接著轉場燒烤。
「西昌的燒烤是厲害,不過你們一定要嘗嘗我們宜昌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種較勁的精神催人奮進啊哈哈。店雖老但始終客人不斷,充分體現這間秀秀燒烤在宜昌的號召力。
宜賓燒烤流行的是小串,體積小,好處是炭火穩定的熱量輸出下很快就熟,上菜快;確定是一不小心容易烤老。每個人搭配一個辣椒粉黃豆粉和花生粉三合一的干碟,不管出品如何,蘸一下再吃,保證入口的感覺香氣澎湃。
烤腦花:雖說叫烤,其實是把腦花切成小塊,和大量調配料,重油重味地攤在平底鍋里小火煎熟。
濃墨重彩的做法讓每一小塊腦花的內臟氣得到充分掩蓋,而且入味特別足,吃起來油潤香滑,厚重醇釅,喜歡的人一定會覺得相當滿足。
烤小腸:和西昌的烤小腸讓客人自己動手不同,不過是由燒烤師傅直接夾在可開合的鐵網上炭火烤熟,火候到位,明顯的人間煙火氣息下香糯且耐嚼。
烤豬鼻筋:這是特別容易讓人「一串入魂」的燒烤。也許是因為這食材生長的位置離大腦很近;也許是咀嚼這東西時隨著耳朵中仿佛可以聽到了豬鼻筋隨著牙齒咬合研磨在口腔里迴蕩美妙的「咯吱咯吱」呻吟聲;也許是辣椒粉,孜然粉,燒烤醬的混合香氛容易讓人神迷。
後續又吃了幾次包漿豆腐,回想起來好像就是這一頓印象最深。當然不完全是先入為主的原因!煎得比較充分,吃起來熱乎乎的彈牙包漿,紅紅綠綠出品看著也漂亮,另一個關鍵我覺得也很重要,人家有放「折耳根」做配菜耶!
烤花菜烤韭菜什麼就不表啦。蒜香蘑菇一定請大家了解一下,有機會一定要嘗嘗,非常香非常有特點!
最後的壓軸就留給肥腸控們痴迷的烤肥腸吧!連續作戰至此手已經不穩,這肥腸被我拍得有點對不住人家。但是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去除腸油的肥腸沒啥不良異味,切片烤(像是架在鏤空的炭火鐵網上生炒)好嚼起來很過癮。口香糖到沒甜味還捨不得吐一直留嘴裡嚼呀嚼的朋友們會理解我的意思,而且人家有肉香哦!
5人小隊集體努力,終於在宜賓朋友妙妙的指導下,把這個洪水過境之夜徹底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