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勸慰自己,所有遺憾,都是人生常態 。
但並非人人都看得開,有的遺憾,註定一生都如鯁在喉。
蔡琴便是如此。
最近,很久沒發專輯的她,在一檔節目裡因落淚上了熱搜。
節目裡,年輕歌手強東玥翻唱了首張清芳的老歌《出嫁》。
舞台上,妙齡少女將象徵著婚姻的白紗輕輕披上,清新單純、俏麗多姿。
當她甜美的唱完最後一句「我用一生一世的心,換你一生一世的情,牽你的手……」
台下的蔡琴突然情緒崩潰,哭的不能自己。
她哽咽地說:
「誰不希望像你剛才唱的那樣的,充滿甜蜜的問號的那一天,披著婚紗去闖我們的人生」。
確實如此,不是人人都有嫁得好兒郎,一生圓滿的好運氣。
感慨萬千的蔡琴罕見在鏡頭中失了態,坦言自己的婚姻失敗了。
自己也曾那麼甜,那麼美,天真的嚮往過婚後的生活,希望一生一世不離不棄。
可愛情偏偏不是你努力、你傾盡全力就能收穫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回頭想到出嫁時候,單純羞澀對未來一無所知的自己,肯定也是特別的心疼。
當節目「媽媽組」的選手唱完後,她的眼淚又像開了閘一般嘩嘩流下來。
她一邊抽泣一邊說,自己這輩子都沒機會當媽媽了。
這是自己這一生,永遠都無法嘗到的角色。
這段情難自抑的情緒爆發,源於她對一段感情的獨自堅守。
多年前愛上的人,遲遲不願娶她,娶了她,卻讓她寂寞多於甜蜜。
與楊德昌的十年婚姻,她嘗盡愛情的苦澀。
那段感情的傷害,對她來說也從未停止。
很多人說,愛情最怕獨角戲。
年輕時自認為做了最正確的選擇,飛蛾撲火,不顧一切。
但歷經萬事,回過頭來才發現,這結果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該是多麼悲涼的一件事。
但偏偏蔡琴,便是這樣的女人。
抽身的最晚,投入的最徹底。
蔡琴擅長情歌,她的女中音總有一種溫柔傷感的感覺。
低沉、醇厚、委婉嫵媚,能在深夜撫慰無數失意者的心靈。
這種難得的音質,出道便深受聽眾喜愛,事業也很順利。
1979年,以一曲《恰似你的溫柔》出道,獲得很多關注。
1981年,她發行專輯《你的眼神》賣了上百萬張。
歌聲傳遍了大街小巷,成了家喻戶曉的民歌天后。
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因為一個男人,她的人生際遇全部發生了變化。
1984年,她受邀出演電影《青梅竹馬》女主角,結識了楊德昌。
一個珍惜他的才華橫溢,一個欣賞她性感的歌喉。
那時,楊德昌剛好和前妻離婚。
遇到了單純熱烈的蔡琴,便展開了激烈的追求。
而感情像一張白紙的蔡琴,很快就淪陷了。
按理說,才子佳人,結合便是一段佳話。
但誰能想到,這段感情開始就是不平等的。
蔡琴愛的熱烈,想要一個圓滿的結果。
因為出身普通家庭,家裡孩子很多。
身為長姐的她,早早就輟學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
艱辛的生活溫飽都是問題,家庭的溫情不過是奢望。
以至於她長大成人,對家庭和愛都有一種執著的渴望。
而楊德昌呢,欣賞蔡琴是真,卻瞻前顧後,始終不肯給一個承諾。
那時候蔡琴是民歌天后,紅的發紫,而他不過默默無名,大家都在為她抱不平。
蔡琴也受不了這種感覺,認為這種關係需要確定下來。
在答錄機里,她給楊德昌發了最後通牒,如果不給她一個明確的答覆,自己就要走掉了。
楊德昌在答錄機里,沉默了很久,最後一聲長嘆:
你叫我說什麼好呢?
不拒絕,也不答應,沒有半分回應的歡喜。
這就是楊德昌的全部答覆。
第二年兩人走進婚姻殿堂,但結婚前有一個條件:
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不能收到任何褻瀆與束縛。因為我們的事業都有待發展,要共同把經歷放到工作中去。
荒唐的是,蔡琴居然接受了,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無性婚姻。
婚後,一代天后甘願洗盡鉛華,回家洗手做羹湯。
那時候楊德昌收入寥寥,為了養家,她抗下家庭所有壓力。
在她的支持下,楊德昌開始嶄露頭角,身邊緋聞不斷。
但她渾然不知,選擇相信自己的丈夫。
但人心易變,10年後楊德昌坦誠自己愛上別人了,要和她結婚,蔡琴才如夢初醒。
面對感情的背叛,她沒有糾纏。
而是無奈放了手,一個人黯然離開。
滑稽的是,楊德昌再婚後,和其他女人迅速結婚生子。
十年無性婚姻,讓蔡琴徹底活成了笑話。
他不是不需要人倫之樂,家庭之歡,只是這個人不是蔡琴罷了。
可見,愛情里所有的不對等和無理要求,只能說是不夠喜歡,不夠愛。
只可惜,一個姑娘愛上一個男子的時候,決不願看出他的缺點來。
愛一個人,總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蔡琴便是如此,痴心錯付十年。
浪費了一個女人最好的年華,錯過了最佳的生育時期。
可終究,他不夠愛她。
其實對於這段感情的猶疑,婚前蔡琴並非毫無察覺。
她的好友朱天文,曾記下蔡琴說過的這樣一句話:
孝賢比楊德昌溫柔,楊是細緻,可是很冷,像他的電影——冷致。
沒想到一語成讖,這個男人把「冷致」帶進了婚姻。
婚後待她冷淡,一味講究精神交流,忽視伴侶的需求。
她早見端倪,卻還是義無反顧的嫁給了這個男人。
很多人認為她愛的卑微,其實她早前的採訪就有跡可循。
她注重精神交流,希望自己的伴侶有思想、有才華。
遇見楊德昌後,就覺得他是自己的理想型,她說:
「我迷戀他的才華,這點上我就非他不嫁。」
看重精神的她,就這樣自然接受了男方「無性婚姻」的要求。
如果相愛,靈肉合一,自然不過。
婚姻愛情里,精神交流固然重要。
畢竟一輩子相處的人,靈魂夠不到一塊去,也很難維持。
但在沒有愛的情況下,只講究精神交流,怎麼聽,都像是一種謊言和藉口。
除此之外,決定蔡琴選擇的,還有她骨子裡的不自信。
在早前採訪里,她說少女時期的自己經常照鏡子,一邊照鏡子一邊自嘆:
我真的太醜了,怎麼長成這個樣子呢?
從十一二歲開始,她就覺得不會有男生喜歡自己。
但因為走紅帶來的光環和才華傍身,她又是自傲的。
一個矛盾的自由體,遇到了欣賞的愛人,總要不自覺低頭了幾分。
這些因素的累計,導致了她最後的抉擇,在感情里忍辱負重,失去自己。
明明期待一個正常的家庭關係,渴望天倫之樂,卻因為一個男人,放棄一切的自尊和自我需求。
真的是愛的太苦澀,太卑微了。
可結果呢,這個男人對她的全部付出視而不見。
談及和蔡琴婚姻,只道是十年婚姻,一片空白,冷漠至極。
蔡琴又能怎麼說呢,她只能無奈的道:
我有全部付出,可惜終究是,他不夠愛我。
沒有任何怨恨和不滿。
愛的太滿了,太投入了,就沒有別人的地方了。
一味沉溺投入,卻不知道,這樣的付出對自己也是一種壓力和傷害。
多年過去,她說如果楊德昌早點告訴自己,自己也能早點放手。
張愛玲說,
就算眼前的這個男人,千般好,萬般好,處處是優點,他不愛你,這個缺點,你永遠改變不了。
他不夠愛你,也是如此。
再怎麼樣自欺欺人,也欺騙不了自己一輩子。
但她,似乎明白的太晚。
離開楊德昌之後,蔡琴有過新的一段婚姻。
但還是失敗了,之後患了良性腫瘤,好在虛驚一場。
時間能讓人淡忘傷害,但不可能當無事發生。
她雖愛的轟烈,走的洒脫。
但刻骨的愛,不大可能像一顆良性腫瘤,切了就永遠相安無事。
2007年,楊德昌逝世,他的現妻悼文寫的克制,她卻寫的深情不已,受人詬病。
一句話便教人眼眶濕潤:楊德昌,你怎麼可以這樣走了呢?
後來的生活,她繼續唱歌,做副業,主持、寫作,好像過得也不錯。
2016 年,在香港的演唱會上,蔡琴對著歌迷說:
該離的婚,離了;該開的刀,開了;該減的肥,減了;該換的新衣服也換了。
是真的放下了嗎?誰也不知道這個答案。
只是在那之後,她做了個決定——我不再結婚了,要嫁,就嫁給舞台。
再然後,可能任何一個觸點,都能讓她黯然神傷,失聲崩潰後悔。
這就是一個女人苦澀的大半生。
在蔡琴的身上,可以看到太多女孩的影子。
她們為情所困,付出所有。
以為自己足夠努力配合,就能收穫自己想要的愛情。
但她們不知道,這個不斷失去自我妥協的過程,是最不值得的。
年少時可以衝動任性,戀愛時可以轟轟烈烈。
但結婚卻是要萬分考量,不是因為你愛他,而是你愛他,他也愛你。
你們平等而自由,不需要任何條件的委曲求全和自我犧牲。
大概年輕時候的蔡琴,也不會知道,自己有一天會為了失去母親這個身份而懊悔。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傾其所有,與其卑微到塵土裡,不如留一些驕傲和疼愛給自己。
愛人之前先愛自己,所有的遺憾都是自己造成的。
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
而不是在一味追逐中,吃過苦頭之後才發現:
原來自己的堅持,讓自己錯過了太多。
以至於後來回想,剩下的只是不盡的遺憾。
一生短暫,人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