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美學」,到底是什麼?

2019-11-16     燕語茶

在如今的茶圈子,很多人常常談到「美學」二字,簡單點理解,那就是關於美的學問。

喝茶、學茶,讓我們的品味更好、氣質更雅、內心更滿、生活更美。茶之美,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茶的世界。

不過,在越來越崇尚「美」的時代,美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表象,而是有內核的,由內而外滲透出來的。如果脫離了文化根基,美的大樓便會轟然倒地。

如果只是為了美而美,很容易流於表面。先把泡茶、品茶學明白了,茶葉科學和歷史文化掌握了,再來談論美也不遲。

茶藝之美

中國的茶藝,日本的茶道,韓國的茶禮,是中日韓三國在泡茶行茶手法上不同的表現形式。

茶藝,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是表演性質的。在茶館裡,在舞台上,穿著華麗的服裝,動作幅度大而誇張,有的動作花哨而多餘,沒有實際意義,折騰一圈下來,泡出來的茶也不好喝,捨本逐末。

所以,現在我們提倡以泡好一杯茶為目的的茶藝。泡茶的動作柔和、簡潔、優美,人要定,心要靜,動作平穩卻不緩慢,淡定卻不拖沓,最重要的是,泡出來的茶一定要好喝。

茶席之美

泡茶的茶席也講究美。但千萬不要忘記一個原則,美一定是建立在實用的基礎上的,否則茶席擺得再美,如果不方便泡茶,就不是一個成功的茶席。

雖然我們常說茶席設計,但初入茶門者應先學會基本的茶席布置,在長期泡茶中慢慢思考和理解哪個茶具該放哪個位置,再增添一點自己的設計。如果連泡茶的過程都不熟悉,就全憑自己的想像和感覺把茶席亂設計一通,這是萬萬不可的。

茶席設計,主要把握好桌旗、茶具材質、顏色、尺寸的搭配,以及茶具擺放的布局。

傳統之美

茶,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世界的一個入口,藉由茶,很多人慢慢開始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越來越多的茶人也在不斷學習新的東西,給自己增加一些技能。

琴棋書畫詩酒茶,都是古代文人所熱衷的雅事。多才多藝的人,茶席上的插花、香篆可以自己來做,有客人來了,還可以彈琴一曲或潑墨一幅助興,真讓人羨慕連連。

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整個人怎麼不會越來越美呢?

無論學什麼,要記住慎始慎終,切勿三分鐘熱度。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更何況是讓自己越來越美的傳統文化,值得一學。

(文,來自網絡,僅以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AoZqm4BMH2_cNUgsa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