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核桃書名黑核桃,猴頭核桃原產北美洲,主要分部盛產於美國東部,是世界上公認的硬闊材樹種之一,用植物學分類,屬核桃科核桃屬,其名字的由來是我們文玩圈的玩友們根據它果實的外形和果殼紋理酷似猴子的頭而賦予它的美稱,今天小辛就跟大家細聊一下猴頭的產地、品種、如果挑選及盤玩方法,希望能給各位玩友對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猴頭核桃的青皮
猴頭核桃樹可以說全身是寶,具有很高的實用與經濟價值,我國林業部門在1993年作為國家重點引種項目引進國內,在河南省作為實驗研究點進行推廣種植。經國家林業部門的不懈努力和實驗推廣,作為新興農業現已在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北京市等全國多個省份、市自治區、縣栽培猴頭核桃。每年8月份的收穫季節,全國各地的核商一起湧入這塊自古兵家必爭的中原腹地——河南。"咦,嫩這是弄啥來?!"
猴頭核桃的青皮
猴頭核桃採摘時間:五六成熟採摘的果子由於籽不成熟盤玩後顏色是發黑的,八九成熟的果子是採摘最佳時間,盤玩後期的顏色是紅透的牛津紅最為漂亮,十成熟的果子就屬於熟過了,皮色發深盤玩後顏色為棕紅色,因此把握好最佳的採摘時間是十分關鍵的。猴頭核桃後去除青皮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小時,因為八月份自然環境下超過十小時不去皮果實就會陰皮。
去皮清理後的原籽
猴頭核桃的特點皮厚、果仁小、油性足,所結出的果實從9mm~45mm不等,但主要的產量區間在15mm~30mm之間,12mm以下的產量很少並且又要挑選出用於文玩手串加工品相飽滿規整的就更少,可以說因此12mm是猴頭手串價格的分界線,尺寸越小的相對價格也就越高。
雕刻的猴頭核桃
猴頭核桃皮質好、上色快。有許多玩友根據自己的盤玩經驗並輔以圖片,證明猴頭核桃上色比麻核桃快得多,猴頭外皮溝紋淺便於清理。與麻核桃相比,猴頭核桃外皮紋理雖然奇特多變,但溝紋相對較淺,也剛好順應了當代年輕人講究衛生、便於打理的理念,因此廣大年輕玩友勢必成為猴頭核桃的生力軍。其實猴頭核桃從2000年初就一直都存在於文玩界,也被雕刻成不同的樣子,但不知為何都沒能讓大眾喜歡上,直到2016年猴年它被人雕刻成猴頭的形狀,這才讓它在文玩界大火了一次,也讓更多人知道和喜愛上它。
加工後各種形制的猴頭
猴頭核桃的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比較常見的圓樁、矮樁、高樁,還有後期加工成的瓜珠、唐八棱、鑽石切面、隕石面、正圓光珠,由於加工過程中會有廢籽率因此價格相對於原籽會高一些。我們拿光珠舉例:車珠子的原料講究三維尺寸,上下不能超過1mm,否則出圓的幾率會降低增加損耗;車珠子的原料紋路需要淺,薄,但這畢竟是自然界的產物,很難去測定一個果核的薄厚,導致車出來的效果很少有薄厚一致的,就會盤玩過程中就會產生色差與漏,成珠率也會很低很多。
盤玩包漿上色的猴頭核桃
如何挑選:樹籽類文玩都是皮質為王,猴頭核桃當然也不例外,如何肉眼判斷猴頭的皮質?首先顏色要鮮艷發亮,放眼看去有種白裡透紅之感而不是毫無生氣的蒼白。在手中仔細的掂量一下重量,墜手的密度高一些盤玩效果好些。當然油性好盤玩效果更好,用手搓一下表面,油性好的猴頭看起來會有光澤感。皮質對於猴頭光珠來說影響很大,皮質好的猴頭光珠,成熟度高壽命更長,盤玩變色慢後期效果好。皮質不好的猴頭雖上色快但容易發黑,而且容易出現夾生籽的狀況,會耽誤各位玩友很多時間和精力。
盤玩過程的注意事項:新入手猴頭核桃一定要妥善保存,不要急於拿到戶外把玩,可以先在室內把玩一個月左右,同時還要避免太陽暴曬、燈光烘烤、溫差變化大等情況,如果不注意這些問題都會引起核桃的開裂,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核內外的濕度不統一,如果內高外低溫度相差懸殊的話,則核內濕潤向外膨脹,核表面乾燥向內收縮,這樣就會引起開裂。
紅潤通透有光澤
那如何避免開裂呢?
防止暴曬: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直照將導致開裂。
防水方面:核桃掉進水裡或不小心沾到水,核桃內部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遇水可以用紙巾包裹讓水分慢慢蒸發切忌速干。
防止風吹:風吹是導致核桃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短時間的風吹就容易將核桃吹裂,尤其是當年的新核桃更要防風吹。
防止環境:放置在有空調的環境中,冬季使用暖氣或空調,室內(車內)很乾燥,核桃長期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如果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加濕。
冬季保存:冬季不能放在內衣口袋,我們在冬季穿的衣服較多,有很多玩友往往將核桃放入內衣口袋就很容易開裂,原因在於人的體溫起了一個"烘烤"作用。
說了這麼多,各位玩友對猴頭核桃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認識呢?
關注"小辛愛盤串",每天學點文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