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皇后無數,誰長得最丑?這個女人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2020-05-20     指點江山

原標題:歷史上皇后無數,誰長得最丑?這個女人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說起齊宣王,大家應該都有印象,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出自齊宣王的故事。例如:「濫竽充數」、「顧左右而言他」、「君子遠庖廚」等。齊宣王在歷史上,雖算不上是一個明君,但是,在他執政期間,齊國發展迅速,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可以說,為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局面奠定了基礎。

按理來說,一國之君,身邊佳麗三千,萬萬不可能娶一個相貌醜陋的女子為妻。但是,齊宣王卻偏偏娶了一個奇醜無比的無鹽女。

其實,國王娶丑妻的例子古已有之。

傳說,黃帝之妻名「嫫母」,就是一個極丑的女子。「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但是,因嫫母賢德,所以,黃帝娶其為妻。據說,黃帝後來敗炎帝、滅蚩尤,皆有嫫母內助之功。

那麼,作為高高在上的一國之主齊宣王,為何會娶奇醜無比的女子,這當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說起齊宣王娶無鹽女,這期間還有一段佳話。鍾離春,又名鍾無鹽,之所以稱無鹽是因為她是無鹽(今山東東平)人,由此得名。據說,無鹽女鍾離春,雞胸駝背,門牙外突,頭髮稀疏,臉上的皮膚和腳後跟一樣,奇醜無比,年齡已經很大了,都沒有嫁出去。

此外,鍾離春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且不喜歡歌舞,但卻對國家政事非常關心,且與人和善,德才兼備。

其實,齊宣王執政初期,政治腐敗,宮廷整日歌舞昇平,飲酒作樂,無心朝政。而無鹽女卻膽子奇大,雖然丑,但從不自卑,竟然跑到宮中見齊宣王,一見面就大叫:「殆哉殆哉!」之後,開始痛陳時弊,直指大王不僅好色,不聽賢臣意見,還胡亂花錢等等。

按說一個民女,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殺你一千回都有餘。但誰知,齊宣王聽她說得有道理,尤其是第一條意見要趕快改正,遂隆重迎娶鍾離春為王后。自此,齊宣王勤政改革,不僅使得齊國成為了六國之中的佼佼者,還留下了兩句成語「丑勝無鹽」和「自薦枕席」。

傳說,鍾離春不僅德才兼備,還在戰場上有勇有謀。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鄭光祖,根據民間關於鍾離春的傳說,寫了一出元雜劇叫《丑齊後無鹽連環》(也叫《智勇定齊》)。說的就是齊公子夜夢菽月,上大夫晏嬰替他圓夢,認為:公子將娶的夫人隱於鄉村,時運未通,並建議他出城圍獵,尋訪淑女賢人。恰好與齊國無鹽邑鍾離信的女兒鍾無鹽相遇,其相貌醜陋但文武兼備,很有才能。晏嬰見她出言不俗,便勸齊公子娶她為後。

之後,齊國公子不僅聽從了晏嬰的建議,娶了鍾無鹽,還封她為王后。當時,秦、燕二國對齊國虎視眈眈,故意刁難齊國,想趁機羞辱齊國。他們設計,讓齊國派人解開玉連環,彈響蒲弦琴。而鍾離春憑藉驚人的智慧,不僅完美解開了這兩個難題,還謀略過人,設計激怒了秦、燕二國,促使兩國出兵交戰。之後,在戰場上打敗了兩國雄軍,使齊國無憂。

其實,生活中德才兼備,戰場上有勇有謀為國分憂,這樣的女子能成為齊宣王的枕邊人也不稀奇。

然而,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齊宣王娶鍾無鹽並不是出於真心愛她,而是出於政治利益。此外,民間也有「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的說法。

據說,鍾無鹽、夏迎春都是齊宣王身邊的女人,前者其丑卻聰敏過人,後者美艷卻十分愚鈍。於是,齊宣王有事,就去找鍾無鹽幫忙;事情一過,則去找夏迎春尋歡作樂。但其實,歷來並沒有這個說法,而夏迎春只不過是當代人虛構的一個女人罷了。

不過,是不是戲說不重要,重要的是齊宣王是否能真的給鍾無鹽同樣的愛?

同為女人,確實為鍾無鹽的幸福生活感到擔憂,因為,齊宣王沾了丑老婆的光,使得後人對他稱讚有加,名垂千史。但是,男子好美貪色,卻是亘古不變的天性,哪怕嘴裡說著人不以貌相,仍不免在某時露出本性。而且,統治者的臉皮往往非常厚,人前表演,人後則是另一副模樣也未可知。

齊宣王出來見人時帶著鍾離春,以示自己好德不好色,以身作則,鞏固自己的江山。但是,到了晚上,宮中佳麗三千,齊宣王是不是真能和鍾無鹽王后夫妻恩愛,恐怕又另當別論了。

雖然,鍾離春的賢淑美德代代相傳,且得到了千古美名,但是,作為一個女人,有沒有得到心中期待的幸福,我們已經無法考究,也無法猜測了。或許,她身為女兒身,心卻馳騁萬里,英雄氣概不輸男兒,對兒女情長,並不放在心上;亦或許,她雖功高蓋世,心卻仍然放不下兒女情長。

但是,在萬千光彩的背後,她也許只是一朵紅得寂寞的宮花。

參考資料: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列女傳·卷之六》、《丑齊後無艷連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uh6MHIBnkjnB-0zE2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