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巴菲特也曾經說過賺錢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需要的物品,讓錢為你工作是我們應該做學到的理念。很多人不要因為自己的月薪較低就不理財,大部分的人理財實現財富自由都是由積少成多,逐步的成長的,假設自己的月薪工資只有5000塊錢,該如何理財呢?如果自己能夠有理財觀念,跟身邊的同事相比較,時間拉長在5年以後,你會發現兩人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誰都可以知道理財,並不會馬上改變你的生活,但是有理財觀念和沒理財觀念,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將會拉開差距,那麼,5000元該如何理財?
首先,我們要知道月薪5000元,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如果自己生活在一線城市裡面,那麼月薪5000元,除去了日常的生活花銷已經去掉一半了,所生下來的錢最多只有2000塊錢,平時如果自己不算帳的,那麼年底一看,這一年又白忙活了。所以說首先做到的是強制儲蓄做好節流,很多月光族就是在日常生活以後就在吃吃喝喝,胡吃海喝過程當中度過,你一年下來什麼錢都沒有存到。我們想要做理財要有本錢,那麼要做到的是控制好自己的花銷,每個月要有足夠的閒錢,我們需要將錢存下來,做好每個月將工資發下來以後,必然得將自己必要花銷的錢去掉以後,那麼將剩下的錢裡面的80%,都把它存起來。20%作為你日常的活動資金做靈活儲蓄。如果你出去的花銷,你只剩下2000塊錢,那麼你必須將1500塊錢存儲下來,而剩下的500塊錢可以做你的靈活資金,在逐步的儲蓄過程當中將自己的儲蓄越來越多,一年下來起碼也有五六千塊錢,在這樣的存錢的過程當中,大家可以強制性的儲蓄,像銀行的理財產品,當然也可以定投相關的指數類型的基金。
其次,有了一定的儲蓄以後,那麼大家則在這一個時間過程當中開始了解相關的理財產品,無論是流動性風險相對較小的活期理財,貨幣基金等,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在3%左右,還是高風險的流動性相對較的較好的資產像股票,債券,股票型基金等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據個人的性格有穩健逐步轉移到高風險,逐步的學習積累,不斷的學習過程當中,將自己的金錢在積累過程裡面逐步的進行配置配比。
當然自己接下來做的就是要開始開源,開源這一部分的話,那麼大家可以根據這部分的投資理財產品了解以後,將這部分的錢可以進行投資了,比如說一年存下來5000,那麼兩年下來就是1萬,過可以將已經存下來的錢則可以將它拿出來做股票的定期,股票基金的定期投資,也可以將這部分的錢投資自己,如果大家都想月薪5000塊錢,一年只有6萬塊錢收入,那麼這樣下來基本上也沒多少錢,如果大家能夠讓自己的收入提高到1萬塊錢,自己能力提升以後,那麼這樣的資產復合率則會越高,未來的投資價值也會越高。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理財,理財伴隨你的一生,我們從現在開始先強制儲蓄吧,後再了解好理財產品根據自己的資金多少逐步的進行投資,先做穩定性的投資後,逐步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的,在理財的過程當中不斷投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