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甦。4月伊始,原州區充分依靠當地豐富的種質資源和相對獨厚的自然條件,搶抓春季造林時限,建設「四個一」林草產業試驗示範工程110萬畝,探索推廣適合當地種植的林草產業優勢品種,全面提振生態脫貧攻堅步伐。
走進原州區三營鎮劉姥姥農莊,工人們戴著口罩,正在緊張有序地忙著翻土、挖溝、起壟、栽樹……一部忙碌的「春之曲」正在這裡奏響。
「我們提早規劃,多點推進,已完成500畝山楂樹種植,種植刺玫、芍藥、大麗花等10多個品種花卉140畝。」劉姥姥農莊負責人劉玲說道。
按照寧夏關於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和固原市委關於「生態優先、富民為本、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原州區堅持「生態與經濟結合,山綠與民富結合」的建設原則,按照「一屏、一帶、一線」及「三區」規劃要求,結合原州區實際,2020年計劃建設「四個一」林草產業試驗示範工程110萬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打破傳統栽植模式和品種,大膽嘗試、積極引進「四個一」新品種,堅持先行先試,創新推進努力延長產業鏈條,優化林草業產業結構,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以前種地靠天吃飯,收入沒有保障。現在,家家房前屋後都種上了經濟林,不僅山綠了,脫貧致富也有了新路子。去年我家的紅梅杏就收入了4萬多元。」原州區彭堡鎮村民陳立說。
目前,2020年「四個一」庭院經濟林示範村建設,已在開城鎮柯莊村、馮莊村,張易鎮田堡村、三營鎮甘溝村等地種植榛子樹、山楂樹、紅梅杏樹1800餘畝。清水河谷川塬區枸杞2萬畝規劃任務,現已落實12500畝,落實企業及村集體、農戶15個。同時完成了原州區紅梅杏種質資源庫選育單株優良品種達110株,為打造紅梅杏特色產業純種育苗基地摸清了底數。
編 輯:蔡 蕊
責 編:褚碧波
監 制:李雪寧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注我們,了解原州要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iQJZHEBfwtFQPkd3xr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