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商品社會,銷售渠道千千萬,在信息時代購買任何商品似乎都已經非常便捷了,尤其是千年來只能由王孫貴族擁有的「奢侈品」和田玉,現在早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朋友在購物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困惑,可能正是因為商品選擇太過豐富了,所以讓人們眼花繚亂的同時也很難找到自己心儀的商品。
最近就有同行向大叔訴苦,說有許多客戶都來向他諮詢各種渠道購買的玉石,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品質非常一般,甚至有部分是假貨,對客戶如實告知,還招來許多不理解,回應說這些石頭是在某某厲害、高端的渠道購買的,同行不禁發出了一句疑問:「現在網際網路都已經這麼發達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在買假貨呢」?
這個問題很有建設性,和玉大叔仔細思考了一下,認為有這麼幾種可能供大家參考。
第一、店大沒好貨
許多人在購物時存在慣性思維,比如吃飯的時候要去人最多的飯店,買東西也要去生意最紅火的商場湊湊熱鬧,那選購和田玉是不是也可以如此呢?答案可能剛好相反,優質的和田玉每一塊都不太一樣,那些看上去銷量巨大的店,其實貨源並不一定是自己的。比如說在商場中賣得最好的和田玉商品,多是玉鐲或者平安扣之類的「素活」,為了能管理庫存和更好的出貨,往往都是選用一些看起來很白,但實際上並不是新疆料的玉石去做;在網上也是同樣的道理,那些銷量最好的大型網店為了備貨需要,不可能每一塊玉都精心的挑選和準備,會儘量選擇價格便宜賣相挺好,但品質一般的通貨來銷售,這樣的貨品不能說是假貨,但它的品質肯定有限,所以在和田玉行業內店大不一定是好事。
第二、複雜信息源誤導
縱觀近幾年的和田玉市場不難發現,雖然和田玉銷售渠道是日新月異,但總的消費人群還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往往是已經參加工作,有一定收入基礎的社會中堅人群,這與多年前玩玉多是退休或中年以上社會人群有明顯不同,看上去銷路是更廣了,但其實新消費者反而對玉石更加不了解,尤其是隨著網際網路進程的快速推進,許多紛繁雜亂的真假信息在網上流傳,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玉石知識其實是有錯誤的,許多信息都是為了營銷而服務目的不純,這樣的信息會誤導許多對玉石一竅不通的消費者,很遺憾的是根據大叔的經驗,就算是上網搜索如此方便,買玉的客戶有至少八成仍然是並不懂玉的人們。
第三、 二、三線城鄉的新鮮血液帶來的發展困境
有人在網上戲稱「X多多」是中國農村電商的福音,這句話可能帶有戲謔成分,但也能反映目前中國的網購市場其實正在向鄉村基礎居民沉澱,和田玉以前主要的消費人群是一線大城市,但隨著這幾年經濟情況悄然變化:一線城市居民生活壓力很大,積攢的資金普遍被房子套牢;而相反在二、三線城市生活的人們,工作較為穩定,普遍有多套房產無債務,物價也不算很高,生活成本較低使他們有了一部分的可以用於享樂的自由消費資金,雖然這些資金與一線城市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結果就是會更傾向於選擇價格優惠為主的商品,但和田玉屬於一個非常典型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行當,如果主力消費人群到處去找便宜貨,自然大大增加了吃藥的機率。
說到底和田玉的市場範圍有沒有擴大呢?在產業鏈的幫助下自然是擴大了,商家是無法選擇消費者的,但消費者們卻也慢慢的找不到最合適的商家了,也許在未來大數據的時代,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吧,您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hqmtW4BMH2_cNUg9X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