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濁分明的河洛匯流於神都山下,伏羲畫太極圖、河圖洛書出於此地

2020-04-23   聲宏紫閣

河南省鞏義市位於中原腹地的鄭、洛之間,歷史悠久。境內有距今1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洪溝遺址,有北魏石窟寺,有隋代全國三大糧倉之一的興洛倉,有規模龐大的宋代帝王將相陵墓群。這些足以令人嚮往。



更為壯觀的是清濁分明的黃河、洛河匯流於這裡的神都山下,伏羲畫太極圖、河圖洛書出於此地。在鞏義遊玩,河洛匯流景區是我最欣賞的自然風光之一。洛河入鞏義到匯入黃河,兩岸遺址眾多、景點密布,其中以河洛交匯處最為密集壯觀。河洛匯流在鞏義市東北角,即洛河匯入黃河處。包括神堤、七里舖、雙槐樹、沙漁溝、洛口、金溝、英峪等村外黃河、洛河沖積的河灘。



洛河流入黃河處,洛河水清,黃河水濁,兩河交匯,清濁分明,異域數里,黃水中一縷清水隱約可見,盤旋成太極圖案狀,相傳此即八卦原始出處。這一帶有地勢險要的什谷,有伏羲八卦台和古烽火台遺址,以及隋唐時期全國最大的糧倉興洛倉等景觀。



黃河水原來貼著鞏義境內的神都山向東與洛河交匯而去,現在卻被神堤控導工程逼退到一公里外。來到這裡一定要看看河洛匯流。一個近千米長的大壩展現在眼前,匯流處就在大壩的盡頭。在當地人口中,這裡可是河洛相匯生出太極圖的地方。黃河水經過大壩的阻擋後,向下以逆時針方向形成漩渦;而洛河水則在遇到黃河水時,以順時針方向形成漩渦。這兩個漩渦則一黑一白,正是太極的圖案,人稱「水太極」。



相傳,代表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太極圖,就是伏羲依據河洛匯流所形成的漩渦頓悟畫成的。伏羲成為部落首領後帶領部落東巡遊獵到河洛地區,在孟津遇到龍馬背著刻有黑圓點與奇怪圖案的玉板(河圖)來獻,伏羲據之畫出八卦,又據河洛匯流繪出太極。如今洛口村附近,尚存伏羲台。



鞏義縣東的河洛地區,向來被認為是華夏文明的發祥之地。《竹書紀年》《尚書》等典籍中記載的「河出圖,洛出書」以及伏羲畫八卦等人文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傳說伏羲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後來的《周易》。



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