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從「蔡少芬老公」到「馬三」,再從「馬三」做回自己
暗香浮動
一
和大部分帶有勵志成分的故事的開場一樣,張晉的人生也充滿了戲劇性。9歲習武,11歲進入四川少年武術隊,先後取得全國武術比賽陳式太極拳和太極劍冠軍,槍術、劍術冠軍,八卦掌、醉劍、對練亞軍,在第七、八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和銀牌。
這樣的履歷拿出來絕對是牛逼閃閃的。不過,1998年,張晉從武術隊退役後,開始轉行做武替。
1999年,張晉首次在電視劇《新少林寺》中擔任牧羊女的替身;同年,在古裝武俠劇《小李飛刀》中擔任焦恩俊的替身。
在拍攝《小李飛刀》時,導演袁和平看到張晉身手不錯,讓他加入袁家班。而後邀請他參加動作片《臥虎藏龍》的拍攝,並由他擔任章子怡和楊紫瓊的替身,負責指導章子怡的武打動作。
此外,張晉還負責教周潤發太極拳,周潤發臨別時則送了他一套名牌運動服,上面認真地寫著:學生周潤發送給張晉老師。
對一般人來說,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開心了。但張晉並不滿足。
張晉說,他之所以從小就開始練武,一是為了討生活,二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立下了當動作演員的夢想。
是啊,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只是這夢想,說起來容易,想要實現卻太難太難了。
在做武打替身期間,張晉沒有鏡頭,沒有名字,他只能不停地跑各個劇組遞資料,對導演說:「你用我吧,我行的!」
張晉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想要等到一個正式的機會,可是機會卻像一個調皮的孩子,躲在暗處和他玩起了捉迷藏。
那時候,張晉並不知道,這一等,可能就是十幾年。
二
2003年,張晉參演了電視劇《水月洞天》。
《水月洞天》只是張晉事業上一個很小的轉折點,對於他的人生來說,卻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轉折。
在劇組裡,張晉與蔡少芬相愛了!
2007年,蔡少芬手寫了一封親筆信,宣布自己要嫁給張晉。信的內容極盡讚美,說自己「愛他文武雙全、對天主全心全意、對朋友忠誠、對工作認真……」
消息傳出,輿論一片譁然。一個是TVB的當家花旦,一個是一文不名的窮武師,這樣的兩個人怎麼可能走到一起呢?
從此之後,這個「個子不高外形不帥沒錢也沒名氣的18線小演員」張晉,就變成了「蔡少芬的老公」。媒體對兩人的婚姻一致唱衰,還把「軟飯王」「靠女人」的名頭扣在張晉頭上。
不過無論外界怎麼看,蔡少芬都堅持「我老公很棒,很貼心」,還變身「炫夫狂魔」,成為張晉的「頭號死忠粉」。
和公司解約後,張晉獨自來到北京,像個新人一樣挨個劇組投簡歷。蔡少芬親自開著車陪他到各個公司,坐在車裡等他。
張晉回到車上後,蔡少芬小心翼翼地詢問他怎樣,看張晉沮喪地搖頭,蔡少芬就耐心地安慰他。到後來,安慰的話說完了,她就什麼也不說,默默地陪著張晉。
然而,張晉面臨的壓力不止於此。有一次,蔡少芬在新疆拍劇,她很想張晉前往探班,但張晉最終也沒有去。
因為那時張晉的工作很不順利,心情很差;而且因為沒有工作收入也很少,連買機票的錢都沒有。一時間輿論鋪天蓋地地襲來,兩個人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和壓力。
張晉默默告訴自己,不要在意外界的評價,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畢竟他懂得,想要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忍耐,承受更多的煎熬。
三
家人的支持和張晉自己的不放棄,終於贏來了屬於他的輝煌時刻。
2014年,張晉憑藉《一代宗師》里的「馬三」一角,拿下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向眾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經歷了十多年的堅持和拼搏,張晉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柳暗花明。
遺憾的是,這個時候,依然沒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名字。
《一代宗師》電影宣傳期去影院跑站,在第一個廳,張晉跟觀眾見面。他說:「大家好,我是張晉。」觀眾席似乎並沒有任何反應。
到第二個廳,張晉在自我介紹後,加上了一句「我是馬三」,現場立刻就有很多掌聲。
同樣的狀況還發生在休息室里。
張晉跟來看片的張藝謀打招呼,張藝謀聽到「張晉」這兩個名字一臉茫然。在張晉解釋說自己「就是演馬三的」之後,張藝謀才恍然大悟,「哦,馬三就是你演的」。
張晉意識到,此時的他雖然摘掉了「蔡少芬的老公」的頭銜,卻又戴上了「馬三」的帽子。
作為一名隱忍的金牛男,張晉並沒有因揚眉吐氣而飄,也沒有因「馬三」的帽子而焦躁、泄氣。多年來的生活早就讓他明白,急功近利沒有用,唯有沉澱下來,不斷地付出,不斷地積累,終有一天,你想要的都會如數而來。
就像在拍完《一代宗師》時,張晉對王家衛說:「謝謝你。」王家衛回答說,不,謝你自己,如果戲不好,我也不會用你到最後。
四
張晉說,「找我的片約多了,說不開心是假的,做演員畢竟要有成就感」,不過他又補充,「我還是會看卡司和劇本來挑選,不會冒進」。
後來,張晉在《殺破狼2》中的典獄長一角帥出新高度,《葉問3》中演配角遮不住風采,並且兩部同時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然後開始有了演主角的機會,在越來越多的電影中都有精彩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晉的氣場和魅力逐漸展露,又讓他圈粉無數。
越來越多的影迷呼喊著「張晉」的名字,並把他與吳京和吳樾稱為:內地功夫片最後三強。
這一刻,張晉知道,他做回了自己。
雖然從一開始,張晉就懷揣著做主角的夢,但一直以來,他腦子裡想的從來不是如何做上主角。
在做武替時,他兢兢業業,想的是怎麼能打好;轉到幕前後,他仔細揣摩、學習文戲怎麼拍。不驕不躁,不急不緩,一步一步往前走。
張晉說,「我今天有這個工作已經很幸福了,就是不管觀眾認不認可我,其實我可以賺到錢,可以做演員這件喜歡的事,至於有沒有知名度,那是額外的獎勵」。
五
從默默無聞的武替,到成為「蔡少芬的老公」,再到成為「馬三」,到最後做回自己。張晉用了十七年的時間。
張晉說,其實,他最喜歡的一個頭銜還是「蔡少芬的老公」。
正因如此,在拿到金像獎最佳男配的舞台上,張晉現場真情告白道:「感謝太太蔡少芬,有人說我這輩子都要靠她,沒錯,我這輩子的幸福就是要靠她,謝謝她陪我走過所有艱難。」
台上,張晉說得忍不住落淚;台下,蔡少芬聽得感動到飆淚。
此情此景,不由地讓人想起幾年前兩人的婚禮現場。性格內斂的張晉,在婚禮上看著蔡少芬著一襲婚紗向自己緩緩走進,忍不住邊唱著歌邊痛哭流涕。
這應該是不善表達的張晉,僅有的兩次秀恩愛。蔡少芬懂他,她憶起婚禮上張晉那次痛哭,滿臉幸福:他一直都是情緒內斂的人,很少當眾情緒失控,更別說哭了。
走紅收入變多後,張晉一直把財產大權交給蔡少芬。
前幾天他們的小女兒6歲生日時,蔡少芬和張晉在社交平台上曬出為女兒慶生的照片,並溫馨表白女兒:6年前的今天,我們這個家出現了你,一個可愛活潑開朗聰明的小麻煩,讓我們有加加加倍的笑聲!感恩有你!我們的小包子生日快樂!
一家人的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張晉曾說,這麼多年來,有一句話一直鼓勵著他,那就是「要學會等待」。
時機不夠成熟的時候,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取得成績之後,也要做到平和淡然、寵辱不驚。
「學會等待」四個字,讓張晉在這條充滿坎坷的人生之路上,一步一步地不斷前行,最終收穫了事業的成功和幸福的家庭。
張晉曾經對太太蔡少芬說:「我記得結婚時我跟你說過,以後我們要風雨同路,風雨我們有了,以後希望有更多的風景可以同路。」
那麼,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只要一路同行,不再有風雨。入眼的,皆是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