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釣魚黃金第二季!如果你釣法不因時而變,漁獲同樣會不理想

2019-08-16     游釣有魚CN

炎熱的夏天,隨著北方冷空氣的吹來,天氣逐漸涼爽,陽光也不再灼熱似火,蟬鳴也變得稀疏低沉,被炙烤的大地也慢慢恢復了生機,水中的魚也不例外,隨著水溫的降低,躲在深水區的魚也會游到近岸覓食.此時,標誌著釣魚人稱之為黃金第二季的到來,憋屈了兩個月的釣友又可以大施拳腳.但事實並不是整個秋天都是好釣魚的季節,秋天分為初秋,仲秋,深秋三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水溫,魚情各不相同,釣法也不盡相同.因此釣友應該根據季節的變化,在釣法上也應該針對性的變化,才會有好的漁獲.

初秋,一般是在8月初到9月初,從立秋到處暑

正常情況下,全國大部分地區從立秋開始,天氣會逐漸轉涼,水溫會慢慢下降.但事實是,三伏天一般就在8月份,傳說中的"秋老虎"比起夏天高溫有過之而不及,白天依然驕陽似火,灼浪襲人.白天魚兒還是會藏身在低水溫的深水區,只會在早晚靠近岸游弋覓食.所以初秋作釣,釣點選擇上和夏季作釣釣點選擇一樣,釣深水區,有樹蔭,進水口......等水溫低,溶氧量高的水域。作釣時間遵守「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日」的古訓,也就是早釣6點-9點,晚釣4點-到7點這段氣溫相對涼爽的時間。在餌料味型選擇上以清淡香甜為主;餌料的狀態選擇上,如果是釣大物,除了用穀物類散炮外,也可以就地取材,用當地農作物玉米,小麥,紅薯略作處理作釣。如果是湖庫休閒野釣,餌料的開餌狀態上儘量大比重,相對硬一點,或者增強餌料黏性來應對依然猖獗的小魚鬧窩。如果是想釣白條,翹嘴等中上層魚,餌料可開松,軟,小為主。

仲秋,一般是在9月初到10月初,從白露到秋分

進入9月份,從白露節氣開始,氣溫已經有明顯的下降,晝夜溫差變大,天高雲淡,秋高氣爽,氣溫宜人。此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秋時節小陽春,不冷不熱好釣魚」。

仲秋,大地從綠色慢慢變黃,萬物到了豐收的季節,魚兒也經過過去幾個月的生長,此時也格外肥美壯碩。合適的水溫和溶氧量也使得這個時段的魚兒異常活躍,游弋覓食頻繁,進食量也大。因此,在釣點選擇上,相比初秋選擇釣點要有所調整,如果說初秋釣點選擇上考慮水溫,那麼在仲秋釣點選擇上就要選擇食物多或者魚道的地方。岸邊草區,大樹下面(會有落下的果子或者樹葉,昆蟲),進水口,

下風口(風浪會聚集食物),這些食物較多的地方,也是魚兒聚集的地方。這個季節由於適宜的水溫,在釣點水深上的選擇,已變得不再重要。相反,這個季節,由於水中食物分布的多樣性,各種魚會水中各水層覓食,這就給我們對釣的魚種提供了多種選擇。在釣水層的選擇上也更為靈活.由於仲秋魚兒進食瘋狂,加之魚此時為應對低水溫天氣到來,對動物蛋白質的需求慢慢加大,所以活餌在這個季節效果往往不錯,在商品餌料味型選擇上,在主用香甜基礎上,在低氣溫的地方可適當用腥味。

深秋,一般是在10月初到11月初,從寒露到霜降

進去金秋10月,從寒露節氣開始,氣溫下降明顯,北方大部分地區溫度已經下降到10度以下,南方地區溫度也基本在20度左右,此時的水溫已經很低,魚又重新回到深水區藏匿,變得慵懶。所以在釣點的選擇上,重點考慮魚的趨溫性,可選擇向陽背風的深水區,草區,陡坎或者水底有溝坎的結合部,當陽光充足時,作釣釣距離可由遠到近調整。

深秋是即將進入冬天的前一階段,魚兒此時需要補充高蛋白質以儲存能量越冬,因此,含有動物蛋白質的蝦粉和魚骨粉,蠶蛹粉是這個季節魚兒的最愛。當然,萬能的活餌也是這個季節魚喜歡吃的。這個季節魚的活性較低,進食慾望低,加之小魚已不再鬧窩,所以在開餌狀態上,優先考慮餌料的誘魚性和適口性,儘量選擇霧化快,松,軟,小的狀態。

作釣時間選擇上,除了早晚氣溫低不適宜作釣,其他時間均適宜。

總結:

作釣時間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南北跨度大,南方和北方在秋天溫度差異很大,所以在初秋,仲秋,深秋不同階段,釣友應根據當地的天氣特點,選擇不同的時間點作釣,正常情況下,初秋適宜釣早晚,仲秋適宜釣全天,深秋適宜釣中午。

釣點選擇

初秋釣點參照夏季作釣釣點選擇,重點考慮魚的趨溫和趨氧性,儘可能選擇低水溫,溶氧量高的地方。

仲秋釣點選擇重點考慮食物充足的釣點

深秋釣點的選擇,北方釣友可參考冬天釣點的選擇,選擇水溫較高的釣點,南方釣友考慮食物充足的釣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e0XV20BJleJMoPM4l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