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毛坦廠」:沒有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是常青藤的寵兒

2019-08-05     北京火石俱樂部

作為中國式教育模式的巔峰之作,想必大部分的中國家長都或多或少聽說過毛坦廠中學吧。

這所知名高中被隔絕在安徽的山腳下,距離最近的城市有兩小時路程,以屏蔽了現代生活的干擾為傲。學生不准使用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大約一半的學生住宿舍,房間裡特地沒有裝電源插座;不准談戀愛。當地政府已經取締了一切娛樂場所。這可能是中國唯一沒有電子遊戲廳、撞球廳和網吧的小鎮。

學生們早上6點20進班早讀,直到晚上10點50下晚自習,休息時間只包括:午飯、晚飯各半小時,午休1小時——午休本是2小時,但班主任要求學生到教室睡覺,順便再勻出1小時自習。

從天剛亮到夜深人靜,這些學生們的一天就是機械性地,做題,做題,做題。

雖然毛坦廠的情況比較極端,但是它還是能清晰地反映出在現階段高考體制之下中國教育的狀態。對於毛坦廠這樣的教育模式,抨擊和指責的聲音占了多數,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開始崇尚美式教育,積極地想把孩子送到美國讀書,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素質教育」。

但是在美國真的是靠「快樂的素質教育」就都能上名校的麼?

你可以了解一下這所美國學校,或許就會顛覆你原先的認知!

美國版「毛坦廠中學」?

火石留學俱樂部了解到,美國International Academy創校於1996年,是一所全IB的美國公立高中,Lambert Okam校長於1996年創立該校。建校短短几年,IA便成為北美排名第一,全世界第二大的IBDP高中,因其突出的學術成績,IA常年被USNews評為全美排名前十的公立高中,是當之無愧的美國高中里的「常青藤」。

IA的學術成績究竟有多突出?根據IA的官網首頁公布的信息,IA畢業生IBDP文憑的獲得率是96%,遠高於世界78%的平均水平。每年IA都能輸送百名以上學生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史丹福、MIT等美國排名前30的名校。(註:IA總在校人數1500人左右,每一屆畢業生數量在350-400之間。)

IA的突出成績,並不是由優質生源決定的。美國公立高中錄取學生採用多學區搖號的方式,搖號錄取率在30%左右。即便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家庭會在IA的學區租房、購房,提高自家孩子入讀IA的幾率,但事實上,IA的生源與同一學區其他公立學校並無二致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IA畢業生的表現如此突出?

令人驚訝的是,並不存在所謂的獨創教學方式或提分秘訣,IA的師資也基本源於內部培養。要說IA有什麼區別於美國其他公立高中之處,或許就是它高壓學習的雞血程度、申請美國名校的辦學導向、末位淘汰機制,竟有幾分中國「毛坦廠中學」的影子!

高強度學習,學生因壓力過大而哭泣

IA學校要求學生必修IB的六大課程體系,包括語言,第二語言,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這意味著,其他美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文理程度揚長避短,選擇不修某些不擅長的課程,但在IA卻行不通。儘管每天下午兩點半就放學了,但IA學生要花大量時間完成作業,參加社團活動,甚至接受課外補習。

IA為每一位學生配備了Dell筆記本電腦

Hannah Drake2014年從IA畢業,她是一個典型的「好學生」,在加入IA之前,所有人都認為她可以完全適應IA這種以學術為導向的高壓環境。但回憶起Hannah在IA的學習,她的母親Kay說,隨著學習曲線的陡然提升,Hannah睡得非常少,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她經常感到頭痛,甚至因壓力過大而哭泣。「我們都預計到了它在學術上具有挑戰性,但是這個程度比我們想像得要高得多。」母親Kay說。

1996年之前,Lambert Okma校長還只是密西根州某中學的一名普通經濟學和歷史老師,機緣巧合下他受命為底特律汽車公司的員工子女開設一所全新的公立學校。

與中國學校老師和同學基本都比較認可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太一樣,美國公立學校始終有一種「反智」傾向。學習有興趣、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遭到嘲笑和排擠,被冠以Nerd或Geek(書呆子)之類多少帶有貶義色彩的標籤。大家都追求的都是Popular,外形好、社交能力強、運動型的學生,是校園明星。

IA的創校校長Okma對美國校園中的「反智」傾向非常反感,所以當他受命開設一所高中時,IB國際文憑課程體系——有別於傳統美國私立高中洋溢著濃郁精英氣息和保守態度,IB課程體系高度國際化,注重學術能力培養的特性吸引到了Okma校長

IA是美國最早一批採用IB體系的公立高中,目前密西根州有60多所IB學校,但只有IA體系下6所學校要求學生修滿IB全科。大部分在美國的IB學校會同時開設AP課程,或者普通美國高中課程供學生選擇。對此,Okma校長認為,不同的教育體系多多少少會有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上的矛盾和不融合,同時過早選課不利於學生長期發展。

「大部分美國高中要求學生在10年級根據自己的擅長選擇文理方向,但我認為這很不科學。先不說初中階段學生的心智是否成熟到足以選擇未來人生,學生最終會成長成社會人,他將會擁有多元的社會身份,擔任多種角色,過早地決定選擇這個不選擇那個,不利於學生多元社會身份的形成。」

可以這麼說,IA體系下的學校在貫徹IB精神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遠超於美國其他IB學校。

堅持不下去了?那就只能被淘汰

IB課程被譽為含金量最高,同時也是難度最高的國際課程體系。如果選擇IB屬「Normal模式」,而在IA學校學習IB可就是「Hard模式」了。所有申請IA的學生,在入學前都對IA出了名的「高強度學術氛圍」有心理準備,但如果學生真的無法勝任IA高強度的學習,只能退學回到自己學區高中

IA不願透露的末位淘汰率,也是它作為公立高中被人詬病「不公平」的地方。但事實上,即便不採用末位淘汰率,無法適應IA高強度學習的學生,也會選擇回到自己學區其他普通高中,在AP課程上再碰碰運氣。

詢問任何一個IA的學生,他們都會告訴你,除非你在12年級結束時的6次IB考試中,每一次都獲得5分或以上(滿分為7分),否則這些努力都毫無意義,他們將無法獲得IB的學位,那意味著他們將在申請大學中喪失競爭優勢。

Drake和Shane是倆兄弟,他們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幸運入學IA,但他們都沒能在IA堅持到第二年。IA提供2年的MYP課程和2年IBDP的課程,對應美國從9年級到12年級。在前三個年級結束時,當學生的成績出現C以下,學校就會與學生和其家長溝通,第二次出現C以下成績時,IA就會對其勸退。「不過當學生已經進入到12年級,也就是IBDP的最後一年,即便成績不佳,IA也會給其頒發IB單科文憑。」Okma校長補充說。

在IBDP為期2年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撰寫一篇論文(不包括課程作業的4000字獨立研究);參加最少150小時的創意、行動和服務活動(這也不屬於普通課程的一部分);同時還要使自己在6大體系8個不同科目中保持足夠高的分數。

IA的公立學校性質決定了它預算有限,重視學術的投入必然會犧牲學校其他方面的建設。在IA就體現在體育設施被極大壓縮,學校不開設體育課,如果學生想堅持體育鍛鍊,他們只能回到自己學區的普通高中進行

即使學習壓力再大,Hannan也在9年級時加入了足球隊,在游泳隊作為初級和高級運動員參加比賽。堅持自己喜歡的運動,這在美國並不是什麼難事兒,但多數情況下這會讓原本就缺乏睡眠的IA學生難以招架。他們必須在完成IA課程的前提下,儘可能滿足不同運動隊的訓練比賽時間表。

常青藤的寵兒!

IA的學習是令人感覺壓力巨大的,但總體來說校園氛圍非常融洽,學生性格陽光、能力出眾。因為IB課程學習的特殊性,絕大部分學生在入學時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一體系的教學。為了幫助新生儘快融入學校,適應IB課程,學校有濃郁的互助文化。11、12年級的學生作為學生導師,給9年級新生提供非常多的幫助,這一點在美國精英學校中也很罕見。

升入世界頂尖大學是IA辦學的導向,它也的確拿出了傲人的成績。IA多年來一直被USNews評為美國頂尖公立學校之一,全美排名第一的IB高中,錄取名校成績首屈一指,每年IA都能輸送100名以上學生進入美國排名前30的名校。

IB課程對學生學術能力的高強度訓練,使得IB畢業生進入大學後的表現也普遍優於其他學生,同時IA對學生超前的升學規劃也是他們連續多年獲名校青睞的原因之一。據Okma校長介紹,從10年級開始,學校就會有專人跟進指導學生的大學申請,而一般美國公立大學要等到12年級才開始這項工作。

在IA,幾乎每個學生都忙得像個陀螺,他們雖然每天上午8點上課,下午2點半放學,但通常都要忙活到凌晨1、2點才能睡覺。美國名校錄取的「指揮棒」迫使他們必須在學術之外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活動,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

IA的學生活動包括舞蹈、運動、表演在內的6大門類。在美國大學申請表上,一直有「特長」一欄,學生不僅要列出特長,還要寫下自己的所獲得的成績——州、全國、世界等不同等級的成績。如果沒有成績,不能算是有特長,而沒有特長的學生,基本不會被名校錄取。

美國權威網站GreatSchools 給予IA滿分評價

有些學生沒辦法承受這樣的壓力,他們失眠、患病、在心理辦公室大哭……但其實他們的成績都還不錯。有些人覺得這些學生犧牲了自己的睡眠以及很多東西來換取進入好大學的機會,實在得不償失。但絕大部分學生還是覺得在IA的歷練經歷彌足珍貴,獲益良多,利大於弊。IA嚴謹的學術態度是對美國公立教育的一次糾正。

Kay回憶起她女兒在IA的艱苦學習經歷,認為如果再來一次她不一定會願意把Hannah送去IA,但是Hannah有最後的決定權。「我相信她會再次選擇IA,她認為她的整體經歷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學術氛圍、高強度學習對時間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為了上大學,對自己整體的提升都非常有價值。」Kay解釋。

學習到哪裡都是辛苦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美國記者愛德華·休姆斯,曾獲最高新聞獎「普利茲獎」。從2001年秋季開始,他花了一學年時間,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點」。他在這所學校聽課,和學生聊天,採訪學生和老師們,還在這個學校教一門論文寫作課,甚至也親自參加考試。一年的體驗,讓他寫成一本書,書名叫《夢想的學校》。

他在長達188頁的第一章用了這樣的長標題:「4是有魔力的數字:4小時睡眠,4杯拿鐵,4.0」。這本書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學生群像: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績4.0,他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灌下4大罐拿鐵咖啡,為的就是能夠熬過一整夜。

惠特尼高中和IA並不代表所有的美國公立高中,但這兩所學校「雞血」的校風,以及它們在名校升學率上的出色表現卻說明了很多問題。在美國有一大批學生刻苦努力,成績優秀,追求卓越。中國卓越在分數上,美國卓越在能力上,但都要求卓越!

現在政府「教育減負」的決心很大,不可否認,目前中國應試教育中知識學習重要性被誇大了,學習方式也亟待改進,學習方向也要調整。但高強度、高壓狀態下的學習,對學生的吃苦能力的鍛鍊毋庸置疑。

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哪裡都是稀缺的,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學生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學會適應惡劣的環境,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RVWY2wBUcHTFCnf1l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