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礦老廠房
一直以來,對「畫眉坳」這幾個字都有著特別親切的感覺!雖然與她僅僅只有過一段非常短暫的緣分,卻在我的幼年時期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哪怕那會兒的我還只是個咿呀學語不足兩歲的孩童。。。
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這段時期,我的祖父曾是一名畫眉坳鎢礦的工人。因為離家遠的緣故,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難得回家一趟,也因此我的祖母在家裡農閒的時候便會去礦上探親,看望辛苦工作的祖父。後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剛出生不久的我,便也不時的會被祖母帶著去祖父工作的礦上探親生活一段時間,而自從長大懂事之後,又時常會聽祖母講起一些小時候在畫眉坳鎢礦生活的故事,也因此,我對這個有些模糊陌生的小鎮卻又仿佛覺得特別熟悉與親切!
1976年度畫礦獎狀
當然,那時候的我對畫眉坳鎢礦及其周邊環境是全然沒有多少概念的!所能記住的也就剩下低矮的礦工宿舍家屬院,陳也老車站門口的圓形假山水池,道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溪流上的小橋,斑駁的礦車及礦洞口的腳手架等零散的記憶了。而關於她那光輝的歷史,更是只在成年以後的慢慢了解當中,才知曉原來的畫眉坳鎢礦,曾經也是興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閃耀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也才知曉原來這片紅色的土地除了共和國的將軍出名以外,還有著這麼一處國家級乃至於世界級的國營礦山!只是後來隨著國營改制以及礦產的逐漸縮減等緣故,才導致她的光芒漸漸暗淡下來!
陳也老車站
畫礦職工宿舍片區
那麼,這個曾經有著興國「小香港」之稱的畫眉坳鎢礦,她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呢?
畫眉坳鎢礦位於興國縣陳也鎮,即現如今的興江鄉陳也村(也不知是什麼原因一個鎮居然被鄉吞併了)。據相關資料了解,畫眉坳鎢礦起初建於1941年的國共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國民黨統治時期;新中國成立後,在1953年完成了向國營企業的改造,隸屬於中南鎢礦局江西分局;60年代曾一度劃歸贛州地區管理,隸屬於地方管轄的國有企業;70年代江西省成立了江西稀土工業集團公司,畫眉坳鎢礦收編至該集團公司,是省屬國有企業。1984年,中央成立了有色金屬總公司,畫眉坳鎢礦又一次被收編,成為中央直屬的國企;後來機構改革,有色金屬總公司改成國家有色金屬局,畫眉坳鎢礦的隸屬關係也同時改變,成為一個縣級單位,行政級別和興國縣平級,仍為中央直屬的國有企業。1999年,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畫眉坳鎢礦被降格為省屬企業,歸江西省稀土集團總公司管理,但仍是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畫礦主坑口工作區
同時,礦場在成立初期就有幾百名工人,到50年代收歸國有後,由於礦上的工人大多由軍人轉業而來,也因此曾一度實行軍事化管理,從而還保持了一些軍隊的基本編制。到了78、79年時期,畫眉坳鎢礦迎來了她的鼎盛時期,工人,技術人員,機關工作人員,廠辦學校、醫院、食堂職工等,加起來一共有1萬多人;再加上職工家屬,那時全鎮有2萬多的人口規模。但到80年代末期以後,國家為了保護礦產資源及實行限量開採的政策,工人的數量開始逐漸減少,在1998年國企改制前,尚還有正式職工2000多人,等到1999年國企改制時,除了合同工外,只留下了約40名正式職工,且基本上是機關工作人員等。也從那個時候開始,畫眉坳鎢礦便漸漸淡出了許多人的視野當中。。。
礦洞入口
90年代初期,祖父他老人家因為身體的原因,同時又趕上礦場改制,他老人家便提前退休回家了!而我對於畫眉坳的印象,也就定格在了那段短暫的一兩年時期。原本以為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她的樣子了,卻不曾想在網上還有更多對她感情深厚的礦工家屬,早已為她定格了當初的容顏!
畫眉坳的橋
畫眉坳的老廠房
當然,相關的照片還能找到很多,感謝網上的眾多拍攝者!
僅以此拙文紀念童年邂逅的她——畫眉坳鎢礦!
來源:: 元田布衣 元田社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HI4924BMH2_cNUgdb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