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拍全家福被人說是畫,他畫了幅霜打過的葡萄,卻被說是照片

2020-07-09   聆微藝術

原標題:鄧超拍全家福被人說是畫,他畫了幅霜打過的葡萄,卻被說是照片

不管的喜歡攝影的朋友,還是喜歡繪畫的朋友,都應該聽過類似的話,「這兒太美了,就像畫中一樣」。

我們常把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美景、美色,比作只能在畫中出現。以此來表達對美崇高的致敬。

其實繪畫確實很神奇,他可以把巍峨的高山「收」進方寸之大的畫紙上,也可以把肉眼難以捕捉的微觀世界,無數倍的放大在我們眼前。

所以我對美的憧憬之情,也遷移到了繪畫之中。

鄧超的全家福

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鄧超曾拍了一幅全家福,卻被人說的畫出來的。這張照片,乍一看還真像畫出來的。

照片中人物的造型雖然規規矩矩,但這種淡雅的顏色,和簡約的層次,給人一種山嶽氤氳的意境。

這張照片其實是經過了複雜的後期處理,所以看上去就如同畫出來的一般。

攝影師孫郡

拍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叫做孫郡,他自幼學畫,對國畫中的工筆畫十分擅長,上大學後,學了是攝影專業,後來也就從事了攝影工作。

而攝影中,大部攝影工作都是利用光線、造型來表達攝影之美,但畢竟是照片,無論再刁鑽的攝影師,都無法拍出超越客觀存在的照片。

孫郡的攝影作品

自幼學畫的孫郡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的夢想就是,拍出和畫中一樣驚艷的攝影作品,所以他想通過過去學習國畫中的技法和經驗,和現在的攝影技術做一次融合。

瞬間的攝影作品 穿旗袍的女人

後期處理也就是修圖,在這個階段,可以說已經和繪畫有相當多的交叉點,因為他要用手繪板,在照片上加入一些繪畫的痕跡,來強調工筆之美。所以很多人乍一看,還以為這些照片是畫的。只不過人家「畫」的過程,只是後期處理的一種手段。

若說照片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畫境,那麼繪畫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呢?

其實繪畫藝術對最好的定義並沒有標準,但基礎繪畫中的寫實繪畫,卻有據可依。也就是說我寫實繪畫最高的境界我們都有著心照不宣的標準,那就是越像越好。

冷軍的畫室 圖中作畫的是冷軍前妻

所以有很多寫實畫家的作品,越畫越像照片,到最後畫出的作品和攝影作品幾乎沒有區別。

比如知名超寫實畫家冷軍,他曾畫了一串帶著霜的葡萄,展覽後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攝影作品,因為這幅畫實在是太逼真了,很多人拿著放大鏡都找不出繪畫的筆觸,而這種質感、和層次有如此的自然,很難讓人相信這是畫出來的。

冷軍超寫實作品《葡萄》

因為畫的太逼真,所以很多專家都挖苦冷軍的作品:「畫的和照片一樣,和照相機有什麼區別?」

其實冷軍的作品並非和照片真的一樣,如有有朋友了解攝影,就會明白,相機中的畫面和受到焦距的限制,呈現出的和我們肉眼看到的並不是一模一樣的。

而冷軍是自己實打實畫出來的,是他個人的感受,在畫中,也藏了很多他自己的小心機,這些東西都是攝影不具備的。

冷軍的超寫實作品 柿子

攝影師孫郡帶著對美的崇高的致敬,將照片拍攝的和花一樣,受到了空前的歡迎,而冷軍,同樣也是帶著對繪畫藝術嚴謹,畫出令人震撼的作品,卻受到專家的群嘲。

到底以何為美,絕不是幾個人空口白牙上下一碰就能決定的,而是群眾以雪亮的眼睛共同去見證的作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