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學年專業排名1/448、英語成績優異(CET-6 638, CET-4 631),同時在科研方面也很突出,擁有兩個優秀開源項目。憑藉優秀的表現,這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科院2016級本科生李磊,現已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學。
李磊,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多篇優秀論文(ACL 2019: Enhancing Topic-to-Essay Generation with External Commonsense Knowledge)。獲得國家獎學金、學院特等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中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高校培養計劃 DeeCamp 訓練營最佳 Demo 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Honorable Mention、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校三等、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獎三等獎、校"星火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獎項。
在選擇專業時,由於對計算機的喜愛,李磊一開始就鎖定了軟體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專業。抱著一畢業就就業的想法,他選擇了偏實踐的軟體工程,以便更好就業。"不過西電的專業都是偏實踐一點的,所以我想其實應該沒有太大差別。"在實際學習過後,李磊回想當時的決定說道。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李磊的大學規劃隨著閱歷的增加一直在改變完善,從本來計劃畢業後直接就業,到後來的選擇保研,李磊坦言,自己會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計劃和目標。
李磊是在機緣巧合下開始接觸科研的,一開始他只是想面向工作去學習一些技術開發,同時在公開課上學習了一些拓展的內容。但恰巧大一下學期他的老師實驗室在招實習生,李磊參與報名後,被老師告知已經招滿了。本以為就此錯過了這次機會,沒想到老師覺得李磊不錯,就給了他一個項目,這也是他之後第一篇論文的開始。
關於論文寫作,李磊認為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讀文獻和自我思考選定課題。有了一定基礎經驗之後,自主思考這個課題的實際運用價值,更加全面地審視論文選題。把東西做出來之後,站在讀者的位置上去思考、去表達則是寫好論文的核心。
提起如何保研成功,李磊分享了經驗之談:在北大的人工智慧夏令營時,他主動結識了一位老師。但由於地理上距離的問題,李磊請求了遠程實習,所以大部分工作實際上是在西電完成的。為此,李磊更加主動地和老師、學長學姐們溝通,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提高硬實力,重視基礎課。有時間就拓展,自我學習。
除了是一名保研北大的"學霸"外,李磊還是AI 有嘻哈團隊負責人,基於 SeqGAN 實現嘻哈歌詞生成。他還撰寫了文本分類深度學習模型復現集錦(Text-Classification (500+ Stars))、主題文本生成論文復現(MTA-LSTM)等優秀開源項目。
提到自己的開源項目,李磊表示,其實他的開源項目大部分是和科研項目相關的,現在做研究的趨勢是可復現性,所以他將一些實驗代碼放到GitHub上,共同檢驗。他鼓勵大家不要對自己做的開源項目沒有信心,可以大膽發布,這些東西可能在無形中幫助到他人,同時也有助於對自己項目的完善。
談到如何鍛鍊科研和開源項目兼顧的邏輯思維,李磊說道,對於一個問題中的諸多概念,必須要同時弄清內涵和外延,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從問題中提取出樂趣,自我產生動力,從而獲得迎難而上的信心。在休息時間,李磊會回答一些知乎上的專業性問題,思考自己的一些想法能否幫助到他人,也可以提升自我思維的嚴謹性,並且有助於個人技術影響力的積累。現在他的知乎粉絲接近五千,專欄有近千人關注。
在西電的這四年,李磊不僅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豐碩的成果,通過撰寫論文,在溝通和寫作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步。李磊說:"按內心的想法去學習自己喜歡東西,不用過於功利化,學習知識的這條路上,不後悔,即成功"。
歡迎關注"西電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