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環法老將給長途騎行入門者的6條經驗乾貨

2019-07-26     兩輪俠

當你遵循這些建議時,長途騎行不再只是苦逼的自虐,而是純粹的快樂。

作為一名自行車手,無論對於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來說,沒有什麼比長途騎行更能帶來成就感的了。現在,如果你對這項運動還比較陌生,或者還沒有嘗試超過兩個小時的運動,就沒有必要感到害怕; 一次成功的長途騎行往往要歸結於策略和規劃,而不僅僅是訓練。

亞歷克斯 · 斯蒂達是第一個穿上環法自行車賽黃衫的北美人, 那是1986年。以下是他的一些建議。

當然,長時間的騎自行車確實需要一定的耐力,最好循序漸進提高你騎自行車的距離和強度。「比如說你周末的行程是兩個小時。在八周的時間裡,每次騎行增加大約半個小時; 兩個月後,你就可以準備一場永無止境的騎行了。」。

他還建議在騎行上增加更多的時間。他說: 「一定要在一周內偷偷再騎一兩個小時。」。當你在長途騎行訓練時,並不是每一次騎行都必須像比賽一樣拚命。恢復性騎行對於建立訓練基礎同樣重要。

所以,你想在第一次 100公里(或更長時間) 的騎行旅程中倖存下來?仔細看看Stieda給出的下面六點要訣吧!

1.選擇合理的踏頻和齒比

如果你想在旅途中堅持很長時間,從一開始你就不能全力以赴。選擇節奏更高、踩踏更輕鬆的齒比,而不是為了大齒比而每一次吃力的踩踏。

Stieda 說: 「通過保持至少 90 RPM 的節奏,你可以讓你的有氧和肌肉系統休息一下。」。「想想舉起 20 磅重量10次,和一次舉起200 磅重量,你舉起的重量相同,但前者總體努力程度較低,更容易完成。

總結:選擇輕鬆一點的齒比和檔位,可以讓你騎的更遠。

2.吃飽喝足

當你騎自行車外出時,營養和水分是維持戰鬥力的關鍵。根據熱量和用力程度,目標是每小時喝一瓶左右。

他說: 「不要太擔心你的水混合了什麼; 水是最重要的。」。「每 15 分鐘吃一兩口 -- 至關重要。如果你外出超過兩個小時,就要計劃停下來補充水分和小食。」

總結:少食多餐,不要等到口渴飢餓再去補充食物,體力透支了那樣就很難恢復。

3.把旅程細分成若干個小目標

如果長途旅行看起來仍然令人難以抗拒,那麼將它分成三個,或若干相等的距離。

並為其中的每一個部分制定一個計劃: 「第一部分應該感覺很容易,只是在第二個過程中,你應該開始感覺到你的肌肉在工作。如果你還有餘力,請在最後的節目中展示。

總結: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合理分配體能,一定要為後半程的騎行預留能量。

4.看風向

風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是你的敵人。

「如果你從順風開始,騎得容易 -- 在回家的路上,你就會遇到逆風。他說: 「在一個團隊中,逆風時團結在一起,這樣你們就可以在前面輪流為其他人破風。」

總結:如果你是一個人騎行,那麼只能祈求你的單車氣動數據足夠完美了。。

5.裝備齊全,後顧無憂

隨著騎行時間的延長,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會更大。你的旅程很可能會一帆風順,但是不管怎樣,你都應該做好準備。至少,攜帶不胎工具、一個迷你組合工具、你的手機、你的身份證和現金。

他還建議遵循默認規則: 「遇到任何有需要幫助的騎手都應該停下來。總有一天,做好事會有好報。"

總結:裝備齊全是基礎保障,騎友互助也是良性循環。

6.騎久了身體會酸痛?勤換體位是正道

在長時間的騎行過程中會出現疼痛。為了最小化它們,要多移動身體。

為了安全起見,定期改變手的位置,保持拇指握在車把或制動杆上。

比如停下來拍拍照,也是不錯的放鬆

為了緩解你的脖子和肩膀,每次聳聳肩 5 到 10 秒鐘。

在安全的道路上,在肩膀之間伸出一隻手幾秒鐘,然後交換手。

站起來放下一個踏板,這樣你的腿就直了。讓你的腳後跟在踏板下面下垂。保持 20 秒,然後切換腿。(這招可以預防小腿抽筋)

總結:任何姿勢久了都會不舒服,不要緊張,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歡迎關注 「兩輪俠」,及時了解更多騎行乾貨!

音頻節目(喜馬拉雅fm/蜻蜓fm)請搜索《騎行公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9VOMmwB8g2yegND1D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