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每日膳食中鉀的「安全和適宜的攝入量」,初生嬰兒至6個月每人為350~925毫克,1歲以內為425~1275毫克,1歲以上兒童(兒童食品)每人每天550~1650毫克,4歲以上775~2325毫克,7歲以上為1000~3000毫克,11歲以上青少年(少年食品)為1525~4575毫克,成年男女為1875~5625毫克,這個參考指標與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食品與營養委員會估計的安全和適宜的膳食鉀日攝取量相當。
缺乏:
人體內鉀總量減少可引起鉀鉀缺乏症,可在神經肌肉、消化、心血管、泌尿、中樞神經等系統發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變.主要表現為肌肉無力或癱瘓、心律失常、橫紋肌肉裂解症及腎功能障礙等.
過量:
如果血液中鉀含量過高,也會患高鉀血症,表現為四肢乏力,手足感覺異常,弛緩性癱瘓等症狀。心臟也受其害,心音減弱,心率減慢和心率失常,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心臟驟停危及生命,不可等閒視之。
現代醫學認為,夏季宜補鉀。因為天熱人體大量出汗,致使體內丟失一部分水分和鹽分,隨汗液排出的還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微量元素產品,微量元素資訊)鉀。
成年人體內含鉀150克,分別貯存在細胞內外,起著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的作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體內缺鉀,往往會使人感到倦怠無力,出現精力、體力下降等症狀;同時還出現耐熱平衡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無力等症狀。
補鉀後會很快振作精神。補胛還能防止動脈壁受高血壓的機械損傷,並能降低高血壓(血壓食品)患者中風發病率。最好的補鉀方法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紅豆、鮮豌豆、毛豆、油(油食品)菜、芹菜、菠菜、海帶、紫菜等。牛奶、鯉魚、鱔魚等。
人體內鉀含量比鈉高兩倍。體內所含鉀的98%都在細胞內。
膳食中的鉀吸收率很高,約有90%的攝入鉀可被吸收。吸收作用多在小腸內進行。腎為維持鉀平衡的主要調節器官,當攝人鉀量變動較大時,血漿鉀的濃度仍很穩定。
鉀廣泛存在於食物中,豐富來源有脫水水果、糖蜜、土豆粉、米糠、海藻、大豆粉、調味品、向日葵籽和麥麩。
良好來源有鱷梨、牛肉、海棗、番石榴、多數生菜、油桃、堅果、豬肉、禽類、沙丁魚和小牛肉。
一般來源有麵包、穀物、乾酪、煮過的或罐裝蔬菜、蛋、果汁、奶、生的或煮過的或罐頭水果、貝殼類、全麥粉、油和酸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