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旁觀生死的禪者告訴你如何在紅塵中安穩

2019-07-25     萬物三千


有一位文化名人,常年一襲白衣,滿頭銀髮,相貌清瘦。他身份多元,是音樂家、文化評論人、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曾有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馬英九的文化顧問,實際上他們二人還是高中同學,馬英九有一次還對他說,「一次同學會,大家談論上高中時的事情,談起你,大家仍認為你是那個最不可思議的人」。

這個最不可思議的人有著多重身份,而他最喜歡的身份就是「禪者「林谷芳。



— 禪者的啟蒙:6歲旁觀生死 —

「禪者」林谷芳學禪之路的萌芽也許來自於他兒時旁觀的一場生死。6歲那年,他和夥伴們在曬穀場玩,有一位中年男子自縊身亡後,屍體停放在屋外長板凳上,林谷芳回憶小夥伴們好奇地看過後就接著去玩耍了,可是他卻深受震動,悶悶不樂地獨自回家了。林谷芳22歲時,又特意回老家看了那個影響他一生的曬穀場,「那裡離我的家門只有70米的距離,可我卻記得6歲時的自己走了一下午才到家,可見這件事對一個小小心靈的觸動。」 由此,生死就成了林谷芳心中的大問題,彼時的他為了「不死」,甚至在高中前就自修道家功夫,而他小時候最喜歡的,也是像孫悟空一樣的不死英雄。高一見到書中關於生死的句子「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如電光火石般撞擊他的內心,於是決定開始學禪。



林谷芳後來有一次曾經與死神擦肩而過,讓他對死亡的體會又有了新的認識。他回憶說:「那次是在華山講堂,講到最後一講時突發心絞痛,別人看我臉色不好,但也不知道我究竟怎麼了,我開車想找醫院,但墨菲定律是你越想找什麼越找不到什麼,我覺得自己隨時會昏倒,就把車停在路邊,拿起手機給老婆打電話,只說了句『撐不下去了』,就坐在車裡等死。那時沒有淒涼哀傷,只是感覺很冷、很輕、很寂靜,外在的聲音都聽不見了,但我當時心裡沒有任何雜念,半小時以後,我漸漸恢復了,沒有走成。」從鬼門關出來後,林谷芳覺得自己更能夠放下執著、看淡生死。


— 禪者的自在:春天做花、夏天做鳥—

看淡生死的林谷芳更自如地看待、處理出世和入世的關係,上世紀90年代初,被譽為「無役不與」的林谷芳是台灣文化界的一把劍。但2000年時,他一紙公開信宣布退出評論界,轉變為一個禪者,他說「一直臧否別人,自己又在哪裡?」曾經有人問,每次做出世、入世的決定,林谷芳是否需要謹慎思量?林谷芳搖搖頭道:「禪者是什麼?禪者就是春天做花、夏天做鳥、是秋天的風、冬天的雪,禪者就是該什麼時候就做什麼時候的事,會輕鬆地歸零。比如我不做文學評論、不做研究所,都是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普通人覺得出世、入世難,是因為有太多的計較和思慮心,而禪者就是要很深地觀照生命本身,生命到了哪裡就去遵循哪裡的自然法則,截然轉身、毫無牽扯。」

林谷芳說,「人是帶著稟賦來到人間的,我們家到台灣四代,從我曾祖父開始就做苦力,我是整個大家族第一個知識分子。我們家沒有任何背景,沒有課本以外的書,可是從小我對這些東西就有一種直覺性的掌握,對於生命的根本困頓及超越一直是我人生觀照的核心。」



— 禪者的浪漫:現實未及之處—

林谷芳習禪,對自己會進行嚴厲「洞察」,但是對於太太卻有一種古典的浪漫。談起太太,林谷芳說自己只是一眼,就知道了這個女人將成為他的太太,而太太最打動林谷芳的,是她的單純,「禪是把問題消融掉而不是求答案,在禪看來,無生無死、消融生死,我很喜歡禪家這種態度,太太不修禪,但是她以平常心就把我克住了,我不喜歡複雜,因為複雜會讓生命失去智慧。」林谷芳說自己現在也會在大眾面前摟太太,每天都對她說「我愛你」,「我不怕肉麻,我的浪漫不是一般的浪漫,是古典的浪漫,就像高倉健。高倉健離婚後不再娶,住的地方離太太的墓地那麼近,這就是浪漫。浪漫是現實所未及之處。」當有人問及太太眼中的他是何種形象時,他說「我在太太眼中就是一個糟老頭,時常亂丟東西,也就是個要吃喝拉撒的普通人。」



— 禪者的超越之道:一心 —

對於禪者來說,禪是融於身心的一種存在,那對普通人來說,禪在哪裡?林谷芳答禪是讓人和生活更親近的一個觀照。人們在極速變動、做很多加法的社會,對身邊的事物都是概念化的,沒有切身的了解。人們有太多的慾望,以心逐物的現象特別嚴重,因此導致了很多人的彷徨、焦慮等種種問題。在這種狀態下,平常人的生命如何實現超越?

林谷芳提供了禪者心中的超越之道,那就是 「一心」。他說:一心做些什麼事,只要心定了,小處都能見大。一心做一件事情,跟這件事情有一個最真切的一個連接,其實超越性就在這個裡面。這個超越一方面使自己的身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另外做出來的東西別人也看得到。如果能一心,任何的事就體現了超越,就會體現別人看不到的一個方面。事不在大小,不在巨細,是內在的風光有多豐富,而且那種豐富與貧瘠不是從外面能看到的,而是你自身感受到的。當你沒有悟到這些,別人說你貧瘠,你真就開始感受貧瘠了。

如此一來,生命就在面前的一方天地里,不管是泡茶也好,畫畫也好,茶席一鋪、畫筆一拿,周圍的空間多大多小,影響都不大,在那張茶桌上,那個畫板前,他就安頓了。

這就是一位禪者所說的超越之道:紛擾塵世,一心可尋。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END

編輯:萬物三千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3t3GwBJleJMoPMv-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