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苓專訪 | 幾經輾轉,「燙手山芋」《獵狐》的意外之喜

2020-04-28     一點劇讀

​文 | 阿澀

狐狸出逃、獵人受挫、羔羊待罪,一場將謀財害命、操縱股市、集資詐騙等黑色交易串聯起來的經濟犯罪大案收網行動失敗。

郝小強(章濤飾)維持著虛假繁榮的資本空殼新高科全面崩盤,夏遠(王凱飾)親手逮捕前女友於小卉(鄧家佳飾),楊建群(胡軍飾)為親情扼殺正義助王柏林(劉奕君飾)成功出逃,證據鏈條逐漸形成閉環、真相在抽絲剝繭中揭露,但人性也困於情與法的漩渦中被黑暗吞噬,《獵狐》在一波三折的情節中走向本劇的核心故事——跨境追逃。


由王凱、王鷗、胡軍、劉奕君領銜主演的跨國追逃經偵題材劇《獵狐》自開播以來收視強勁,雙台收視率屢屢破2。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獵狐》開播首周收視率直達1.585%,獲同時段衛視全國收視第一名。豆瓣開分8.0,至今維持在7.6,口碑較為穩定。

以2014年啟動的「獵狐行動」為藍本,多個經濟犯罪真實案件組成了故事框架,《獵狐》要做的,不僅是對「經偵」英雄的致敬、對險象環生的跨境追緝的記錄,更是對經濟高速發展浪潮下人性掙扎的呈現。


難以突破的專業門檻、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網、在審查紅線邊緣徘徊的尺度,都在證實著這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創作上的艱難讓數位編劇無從下手。《獵狐》這個項目也是幾經輾轉才交到趙冬苓手中,「這個項目一開始沒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她如是說。就此,我們對編劇趙冬苓進行了專訪,由她來揭開這一初現於螢屏的經偵大案背後的創作思路。

經濟大案與慾望遊戲

2014年以來,公安部連續五年組織開展了代號為「獵狐行動」的經偵境外追逃專項行動,公安部先後派出600多個緝捕組,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抓獲和遣返4300多名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追贓170餘億元。經濟犯罪風暴以超乎想像得速度席捲著每一個在灰色地帶遊走的人,而抓捕逃犯的過程,卻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消耗戰。

「真實案例中的那些普通人全都栽進去了讓我非常震驚,很少有人在高額的誘惑面前潔身自愛,人性是經不得考驗的。」趙冬苓表示。


由企鵝影視、福斯傳媒集團出品的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曾以1997年、2008年、2018年三次金融危機為創作背景,展現香港金融市場20年的發展變遷。但金融市場的明爭暗鬥與商界巨賈的資本遊戲讓這部劇在觀眾心中成為一朵「高嶺之花」,無意採擷。而《獵狐》所涉及的股市紛爭以及行業潛規則,卻是將股市散戶與普通市民都牽扯進來的慾望遊戲。

瑞幸咖啡股價一瀉千里的魔幻故事,樂視迅速跌落神壇背後的宏偉暢想……一個個創造出來的商業故事並不新鮮,在資本市場強大誘惑下,每個人距離天使和魔鬼僅一步之遙。5月15日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獵狐》適逢其會,率先為揭露犯罪分子的騙術,提高民眾的防範意識和能力,預防經濟犯罪的發生做了大範圍的預熱宣傳。


「刑事犯罪的線比較清晰,而經濟犯罪的線特別模糊。日新月異的時代,每個新事物都在發生,很多人在市場經濟下怎麼掙錢就怎麼來,罪與非罪的界限特別不清晰,這也是經濟偵查特別困難的地方。制度建設有時候是滯後的,經濟發展也需要大膽的試驗,但很多人就是長期在這樣的灰色地帶徘徊而過了界。」

在這樣的背景下,《獵狐》不再只是一場「跨境追逃」的獵奇故事,而是在充滿誘惑的經濟浪潮下不斷接受挑戰的人性揭秘,以及情與法之間反覆抉擇的慾望搏鬥。

此前接觸《獵狐》這個項目的編劇都感到頭痛,不知該如何下手,幾經輾轉,最終檸萌影業將其交到了趙冬苓手中。趙冬苓在接觸到《獵狐》這一項目之後,看了厚厚一摞的書面材料,而壓力也隨著案件的逐漸清晰、所涉及領域的逐漸明了而越來越大,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她表示,「這個項目一開始沒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直至她到公安局的一次採風,經偵局局長的兩句話讓她豁然開朗。

其一是「跳出『獵狐』寫《獵狐》」,驚險刺激的「貓鼠」追捕行動是故事的框架,經偵這一年輕警種打擊犯罪分子的艱辛與決心才是內容,為編劇的創作擴大了疆域;其二是「以二元論思想創作」,一邊是警一邊是匪,一面是正義一面是糾葛,把每個人物都刻畫得立體而豐富才能打破經濟大案與藝術創作之間的壁壘。這兩句話為趙冬苓開啟了創作閥門,《獵狐》的故事有了方向,她下定決心要挑戰這個艱難的任務。

被荼毒的正義靈魂與被澆滅的癲狂理想

正義的獵人捕殺邪惡的狐狸,是大快人心的故事。而一個靈魂正在被荼毒的獵人與癲狂理想被澆滅的落網狐狸,是個令人唏噓的悲劇故事。

故事進行到這兒,趙冬苓特意設置了兩個角色,都讓觀眾既愛又恨,唏噓不已,一個是為親情所困跌入經濟圈套的楊建群,一個是心懷理想卻在操縱股市中迷失自我的郝小強。

趙冬苓在楊建群身上設了一層巨大的中國式關係網。作為經偵支隊長,楊建群與夏遠是多年的師徒關係,亦是生死之交,他身上有崇高的職業理想與信仰;作為社會上的普通人,有一個觸碰法律紅線的妹妹與炒股賠錢的妻子,曾借岳父的職位之便為妹妹討過工作,夾板在不斷妥協的親生父母與「高高在上」的姻親關係之間無奈且敏感。


「經濟犯罪對警察同樣有著巨大的考驗,楊建群對他妹妹是有虧欠的,在親情面前會袒護自己的親人,這不是愛情說消失就消失了。」趙冬苓表示。

在一部經偵劇中,存在不少家長里短的生活戲,但仍然不會感覺到有任何一場廢戲,因為楊建群正是在每個細節的推動下,被親情的軟肋制約著,他強大的職業道德才被逐步摧垮。當楊建群在路邊阻攔小偷拿出自己的警察證後,又將其沉重地闔上,觀眾都知道一個英雄人物背叛信仰後,走向了隕落。


郝小強是操縱股市的幕後推手之一,無數股民的錢瞬間蒸發,將人性的弱點以及市場經濟的潛規則玩弄於鼓掌之中。而當觀眾以為這不過是一個擅於洗腦、蠱惑人心的反派時,他倍受打擊的身後故事,以及設立中國最大的私募基金的宏偉暢想便悄然冒出了頭。

他曾懷揣理想和一股幹勁從大學出來,原本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和女朋友過上好的生活,最終落得女朋友車禍去世,自己的理想幻滅的結局。而他奮力一搏、捲土重來之時,內心壓抑的慾望則越來越痴迷與癲狂,利用信息不對等割著普通股民的韭菜,卻對造福民眾的社會理想言之鑿鑿,卻忘了自己也不過是推著石頭爬山的西西弗斯而已。直至觀眾意識到,原來這個精神領袖般「洗腦式」人物對於小卉存有幾分真心,讓角色可恨又可憐。


被荼毒的正義靈魂與被澆滅的癲狂理想,讓《獵狐》中的角色並非簡單的正邪對立。楊建秋(傅晶飾)的失足,於小卉對理想的盲目追從,都讓人扼腕嘆息;楊建群與夏遠走向對立的師徒關係,夏遠和吳稼琪(王鷗飾)的彼此相知,郝小強與於小卉這對理想同盟,都讓這個故事更加值得深思。《獵狐》在一幕幕生活碎片與跌宕起伏的經濟大案中,勾勒出一幅人性浮世繪。

不能投其所好,但要尊重觀眾智商

「行百里者半九十,但這一半最重要的在第一公里。」趙冬苓認為,編劇最大的挑戰在於找到一個好的開頭。「當時為了找這個開頭煞費苦心,大量的經濟術語是有門檻的,後來我決定一定以刑事案件開篇。」

《獵狐》以看似日常的場景開篇,將夏遠與於小卉的情侶關係以及暗藏的事業矛盾,楊建群的基本家庭關係以及暗藏的家庭矛盾交代清楚,緊接著,引入到了股市大幅跌停,錢程(劉鈞飾)被逼無奈下劫持王柏林,最終以錢程一心赴死收場。以此,主要角色基本出場,吳稼琪與王柏林之間的恩怨前史也被引了出來。從警察的生活關係到動盪股市,從刑事案件切入經濟大案,數十分鐘的戲份鐫刻了市場經濟動盪、股市神話破滅與重塑背景下的眾生相,包攬了無數被隱藏下的經濟暗礁和商業陰謀。


據趙冬苓透露,這樣的開篇受啟發於美劇。

《絕命毒師》第一集中,主人公的褲子從天而降,接著出現了主人公在荒漠中駕著旅行車狂奔的場景,車內兩個人倒地,主人公的同伴戴著防毒面具昏迷不醒,直至撞車,無助的主人公對著攝影機錄下對白,這時當警車的鳴笛聲響起,主人公往公路走去,舉槍指向遠方等待警車的到來;《傲骨賢妻》第一集中,老公招妓醜聞,被暴露在新聞發布會的閃光燈下,從新聞發布會出來,老公在前面走著,對他的幕僚吩咐著如何處理事件,回頭見女主停在半路中,說你沒事吧?女主看著他,狠狠甩了他一巴掌。

衝突先至,事件先行,為接下來複雜的多線故事埋入伏筆,更為真實案件的串聯搭好了基本的骨架。「或許並非每個人都關心經濟形勢,但把緊密的人物關係與真實的人性講好,故事就能精彩。」


刑偵涉案題材在這兩年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呈現效果上都得到了很大突破,而經偵題材則是其中較為新穎的品類。同樣以「獵狐行動」為藍本創作的還有電影《獵狐行動》,由梁朝偉、段奕宏主演;根據警察作家呂錚同名小說改編的《三叉戟》,其電影由黃志忠、姜武、郭濤主演,電視劇由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由郭京飛,於毅,佟麗婭主演的經偵劇《槓桿》也即將播出。可見,經偵這一年輕警種正在受到影視行業的關注。而《獵狐》讓經偵劇從無到有的過程,更是需要勇氣與耐心。

當初趙冬苓接下《獵狐》這個項目,心裡更多的是對自我的挑戰,「寫《青島往事》開始研究期貨,當時這個詞的意思都不懂,而寫《獵狐》我到現在連股票也沒買過。但只要涉及股票,這些醫藥公司違規操作、侵吞國有資產、集資詐騙、貪腐等方面就都難免涉及到,大多數編劇可能比較為難,我也怕審查,但也要在現有的尺度下儘量去寫,戴著鐐銬也得把舞跳好。」


「雖不能一味投其所好,但是我們的觀眾一直在更新換代,他們很專業,編劇應該對自己的作品對行業有敬畏之心,至少要對得起觀眾的智商。」

「獵狐行動」的故事已經開啟,我們將一起見證這長達八年的境外追逃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x47xHEBiuFnsJQVx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