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時50分
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正式登場
相信大家出門的感受和小衛一樣,
妥妥的「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
相信很多人這些天都是空調連番吹
冰西瓜不離手
但是如果小衛說
你需要適當出點汗
你信嗎?
俗話說:
「伏天汗不流,病來急白頭」
讓身體自然排汗的好處可多了!
Hello summer
出汗的9大驚人好處
01
潤膚護膚
夏天容易大汗淋漓,就是因為外界溫度高,人體為了保持恆溫,就不斷地排汗散熱。出汗時從毛孔中排出的,除了汗水,還有人體表面分泌的油脂。因此,多流汗有助於保護體表皮膚的乾淨,滋潤皮膚。
很多人經常冒痘痘,有部分是因為皮膚毛孔堵塞。多運動運動,出一些汗,就會感覺皮膚變得緊實細膩,有光澤,痘痘也會減少。當然啦,運動前一定要洗乾淨臉,尤其是女孩子,不能帶妝運動哦。
02
減肥、預防慢性病
出汗能消耗身體多餘能量,促進脂肪的分解。身體、血管內的脂肪少了,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也會減少、好轉。
夏天本身細胞就比較活躍,此時加強運動,科學排汗,效果是平時的好幾倍,更有利於減肥,改善身體狀況。
03
提高免疫力
研究發現,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禦病毒、細菌和真菌;出汗能有效地增強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比如,每天運動30-45分鐘,身體微微出汗,每周5天,長期堅持,免疫力就會增強。
04
促進消化
夏天往往會沒食慾,不消化,這時促進消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通過運動出汗。因為出汗時會加快身體代謝,有助腸道蠕動,改善消化。
特別是對於有便秘的人來說,通過運動出汗,對緩解便秘也有很大幫助。
05
增強記憶力
出汗也會讓人體細胞處於旺盛的狀態,保持精神集中,增強記憶力,讓大腦更有活力。
另外也有研究證實,運動流汗對大腦會產生積極的效果,能讓人的記憶力、專注力得到大幅提升。
06
穩定血壓
運動出汗有助於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從而降低血壓。
07
保護骨骼
因為體內鈣質流失,人一上了年紀都容易得骨質疏鬆症。而出汗有利於鈣質的保留,防止體內的鈣質隨尿液排出,預防骨質疏鬆。
08
防止結石
結石主要是體內的磷酸鎂等無機鹽類在體內結晶沉積形成。而出汗能有效排出體內鹽分並保留骨骼中的鈣質。這一生理過程能限制鹽和鈣在腎臟和尿液中堆積起來。出汗較多的人會喝更多的水,從而也防止了結石的形成。
09
預防感冒
出汗有助於抵抗結核病菌和其他危險的病原體。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禦病毒、細菌和真菌。2013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皮離蛋白能夠非常有效地對抗結核病菌和其他細菌。這種天然物質比抗生素更為有效,皮離蛋白這種天然的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夠自然地被激活。
如何才能正確出汗?
人的出汗方式分為兩種: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
主動出汗:主動出汗主要依靠運動來實現,會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能量的消耗。比如,健步走、慢跑等。
被動出汗:被動出汗是通過熱環境,促進人體出汗,這種出汗的方式消耗量更小,適合身體不宜運動的人。如,泡腳、汗蒸、桑拿等。
下面6個輕鬆出汗小訣竅,
至少有一種適合你!
1. 運動前喝熱水
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能讓毛孔進入蓄汗狀態。之後再鍛鍊一段時間,就能把汗出透了,身體內外通透,無比輕鬆。不過運動後,千萬不要馬上吹空調或者洗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2. 巧用生薑
生薑有祛濕暖胃、促進排汗的功能。每天吹著空調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點生薑水。比如茶葉加生薑片泡水、生薑紅棗水等,對排汗的效果都不錯。
3. 自我發熱
久坐不動的人,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貼在膝蓋上,讓人體自發發熱,來增加排汗。在 40℃ 左右的水溫下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還能緩解一天的疲憊。
4. 靜坐1小時
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定時關掉空調,靜靜地坐1個小時,讓身體主動地微微出一會汗,給身體一次「全身清潔」。
5. 曬15分鐘太陽
陽光一直是人體主動出汗最佳的動力。每天上午 9~10 點和下午 4~5 點,曬 15 分鐘左右太陽,做點舒展運動,或者散散步,都能輕鬆出汗。
6. 多喝溫水
長期坐在空調房,會讓毛孔變遲鈍,影響正常排汗。所以不吹空調的時候,可以多喝溫熱的水,保持微微發汗的狀態,既能防感冒,還能防中暑。
汗液還是咱們人體的晴雨表,
一些異常出汗信號
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4個部位出汗,身體可能出問題了!
俗話說:汗從哪裡出,病從哪裡流。
一些異常出汗,
往往暗示著身體可能出問題了。
1、頭部出汗過多
通常表現為只有頭部和臉部出汗特別多,其他部位正常。
頭部出汗分為兩種情況——
脾胃濕熱
表現:頭部出汗比較多,惡寒發熱,小便不順暢,舌苔黃膩。
這種情況多是脾胃濕熱的表現。
建議:不吃油膩的食物,清淡飲食,健脾祛濕。
養生推薦:五指毛桃湯
五指毛桃,有健脾補肺、祛濕化痰的作用,可用於脾虛浮腫、食少無力、肺癆咳嗽、盜汗、風濕痹痛、產後無乳等症。
大家平時燉湯可以加點五指毛桃~
積食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大吃大喝、暴飲暴食後。
表現:頭部和臉部大量出汗,同時感覺肚子很撐,口渴。
建議:不要過量飲食,每餐吃七分飽;嚴重者可請醫生開些助消化的藥物。
養生推薦:陳皮茶
做法:只需將一小片陳皮和少量薑絲(一小捏)沖水,一杯能消食的陳皮茶就完成了。
作用:能幫助減緩脾胃不和(感覺胃腸消化不了食物,難受),消除積食。
2、手腳心出汗多
手腳心經常出汗,很可能是這兩種情況——
濕熱
表現:手腳出汗,沒有食慾,疲乏睏倦,小便黃,舌苔黃膩。
建議: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肥甘厚味,忌飲酒(濕熱之性最大);宜食清熱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等。
陰虛
表現:手腳心發熱出汗,咽喉乾燥,口乾(睡後明顯),肚子餓但是食慾,大便乾結不暢。
建議:飲食上要避免吃辣椒、喝白酒、吃牛羊肉多吃些滋陰的食物,如沙參、玉竹、牡蠣、石斛、雪耳等內熱明顯的,可多喝新鮮的梨汁、藕汁、生地汁、馬蹄汁。
此外,手腳多汗還可能是多汗症,可以通過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有這種情況的朋友可以到醫院就診。
3、頸部後大汗淋漓
頸部出汗特別多還可能是低血糖的信號。
糖尿病人由於胰島功能的異常,低血糖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處理不當,常常會有意外發生。
所以,一定要儘快識別低血糖的信號:出汗(尤其是脖子和髮際線處大量出汗)、心慌、手抖、飢餓感、無力等。
應對:有條件先測一下血糖,看是否低於3.9毫摩爾/升;如果沒條件,先些含糖食物,如糖果、餅乾或含糖飲料(1/3~1/2杯)。
4、偏汗
表現為身體的一邊出汗,而另一邊無汗。這種情況通常見於偏癱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偏汗還可能是中風先兆。
如果出現偏汗,同時還伴有頭暈、頭痛、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可能中風發作的信號。
大家都知道,中風很兇險,不僅發病突然,可能威脅生命,還有一部分人即使搶救過來,也常留有後遺症。
所以,早期識別非常重要,一旦出現一定要警惕,立即撥打120。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蘇州市衛生健康委提醒您
道路千萬條,健康第一條
生活不規律,親人兩行淚
來源:健康時報、養生中國、邵逸夫醫院、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