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單兵裝備介紹,第一次信息化現代戰爭

2019-05-22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A

A: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

伊拉克無故入侵科威特的行動實際上是由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來完成的。科威特軍隊面對遠勝於己的敵人,抵抗驚人的頑強,但其結果則是徒勞的。幾天後,國家陷落。

A1:步兵,伊拉克共和國衛隊

伊拉克陸軍裝備了樣式廣泛的迷彩制服,它們或是本土製造或是多年來從中東和遠東國家、巴基斯坦、法國以及英國購買的不同款式。從英國購得的是沙漠迷彩和熱帶迷彩服以及歐洲碎裂式迷彩布料(DPM)製作的版本,它們都被共和國衛隊廣泛採用。共和國衛隊也使用一系列國內生產的占主導地位的綠色林地迷彩服,圖中的就是一例。必須指出的一點是據確認有近24種各式各樣的迷彩服混亂地被使用。根據報道,它們的裝備也不以部隊或兵種為單位。像「國民軍」這樣的一些組織也裝備特殊版本的迷彩服,這依當地的服裝庫存情況而定。圖中的迷彩服可能在任何一支部隊中出現。西德邊防部隊的美國M1式頭盔上綁著法國的Cebe式護目鏡。出現在左肩頭或兩肩頭都可能有的紅色共和國衛隊司令部徽章是伊拉克人少見的幾種臂章之一,它也可作為車輛上的徽章使用,有時中央還會搭配一些數字。巴基斯坦造英國版58式武裝背帶被廣泛使用。被東歐國家大量裝備的防毒面具也被伊軍所採用。包括本國生產以及從華約國家獲得的各種型號的AK突擊步槍也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步兵武器,圖中人物使用的是羅馬尼亞造AKM步槍。

A2:坦克兵軍官,伊拉克共和國衛隊

雖然坦克兵一般使用蘇式的橄欖色或黑色外套,但迷彩色或橄欖綠色野戰服同樣在被使用。圖中這名坦克兵穿帶有坦克手徽章的普通沙地色外套。蘇制(慢燃)防火布料製作的頭盔帶有全套的耳機和標準的話筒系統。軍官的武器是一把經許可仿製的Beretta 9毫米口徑M1951式手槍,綽號「Tariq」。斜背的巴基斯坦造背包被用來做地圖包。圖中這名上尉使用普通的黃色蠟貼軍銜肩章套而不是金色的金屬製版本。除了軍官以外,伊軍的野戰制服上通常沒有任何徽章,而許多徽章還是西德製造的。

A3:步兵,皇家科威特陸軍

裝備相當優良的皇家科威特陸軍的制服深受英國的影響。除了圖中這種四色(深棕色、淺棕色、土黃色和沙地色)迷彩制服以外,沙地色和橄欖綠色野戰制服也有裝備。步兵的鋼盔是美國的M1式。黑色貝雷帽在大多數部隊中則與常服相搭配。英國58年版的沙地色武裝背帶也是標準配備,而制式武器則是FN L1A1步槍。

A4:軍官,皇家科威特特種部隊

這支小規模的特種部隊使用獨一無二的三色(黑色、深灰色和淺灰色)迷彩制服,這在沙漠戰或城市戰中(科威特市區的大多數建築都是沙地色的)顯得很不切實際。灰色的美式鋼盔上帶有科威特的盾形國徽。這名中尉裝備的是一隻德國造H&K 9毫米口徑MP5K衝鋒鎗。

B

B:最初的部署,美軍

早期部署的美國部隊穿什麼樣的制服的都有,雖然一些部隊裝備了沙漠戰鬥服(DBDU),但其他部隊仍然使用林地迷彩,同樣也有少量的沙漠迷彩背心類裝備在使用。

B1:排長,美國第27(空降)工兵營,阿卜杜拉·阿齊茲國王機場,1990年8月

這名第20工兵旅(營)中的少尉穿1982年開始採用的標準沙漠戰鬥服,令人驚訝的是它採用標準的林地戰鬥服所使用的厚重面料製造。美國在海灣地區部署部隊時犯了很多錯誤,其中一點就是為它的部隊配備的六色迷彩(深棕色、淺棕色、土黃色、沙地色、黑色和白色)版沙漠戰鬥服,這實際上是按照美國西南部沙漠地形情況來設計的。這種服裝獲得了「小鵝卵石」或「巧克力碎片」的外號,這要歸於它上面布滿的黑色和白色的小的橢圓形斑點。標準全功能個人攜帶裝備(ALICE)被美軍各兵種所使用,並經常加配M1956式(帆布)或M1961式(尼龍)戰鬥背包。帆布制OD 7型地圖/照片背包被部分軍官所使用。圖中地上放的是巨大的ALICE背包。配備橄欖綠色和沙地色套子的2夸脫容量的水壺裝備充足。新式的皮製戰鬥靴被許多部隊所使用,就如圖中所示的那樣,雖然很熱,但相比熱帶或叢林戰鬥靴,它更能經受住沙漠的考驗。最後,這名排長的武器是一支老式的M16A1步槍。

B2:狙擊手,美國第82空降師,1990年10月

圖中表現了塗裝成沙地迷彩的新式7.62豪米口徑M24狙擊系統和附在上面的一支Ultra 10xM3A瞄準鏡,前者在很多部隊中取代了以M14式為基礎設計的M21狙擊步槍。這名狙擊手還配備了一架用於掃描目標的20xM49式測點定位望遠鏡。他們無愧於自己的「吸血鬼」綽號,在夜晚的科威特邊境,狙擊手利用自己的野戰技能很快適應了沙漠的環境並對敵人以隱秘的打擊。沙漠夜晚使用的大衣和褲子中,前者加有內襯用於保暖,並有防夜晚遠紅外識別的功能,因為那些畫成格子的圖案可以對紅外線成像儀產生混淆作用。服裝織物的染色材料也和大多數其他美軍野戰制服一樣具有吸收紅外線的功能。沙漠版的狙擊手偽裝衣(ghillie suit)也有被使用,其沙漠色粗麻布條紋的外貌看起來像沙漠戰鬥服(DBDU)。許多部隊帶來了他們自己的叢林靴,它不像通用軍鞋那樣不耐磨,而且有排沙子的小氣孔,但這有時給他們的足部造成了困擾。鋼製龍骨的鞋底也能適應炎熱的地面環境。

B3:車長,美國第1騎兵師第21野戰炮兵營A連,1990年10月

最初部署的原本要前往歐洲的部隊穿著標準的四色(深綠色、深棕色、黑色和土黃或淺綠色)林地迷彩戰鬥服。很多部隊不久就換裝了沙漠戰鬥服,其他一些後方支援部隊則從沒得到沙漠迷彩的新制服。一些美國軍官發現美軍身上的星條旗徽章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沙特人認為這冒犯了他們所以一些部隊命令將它們移除。在不久後做了澄清工作後,它們再度出現。DH-132戰鬥車輛乘員(CVC)頭盔有時被塗成沙地色,其他的許多則保留了原來的橄欖綠色。圖中這名M270火箭炮系統乘員裝備一支M16A2步槍和一隻M25裝甲車乘員防毒面具。

B4:機槍手,美國第7海軍陸戰隊遠征旅,沙烏地阿拉伯朱拜勒,1990年8月

海軍陸戰隊使用和陸軍類似的基本型制服和裝備,他們通常不戴徽章而只戴軍銜領章,軍銜領章的顏色是棕色的而不是陸軍的黑色。熱帶地區沙漠戰帽子作為沙漠戰鬥服裝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裝備。叢林靴是標準的軍團用版本(在1992年恢復了皮製靴的使用)。在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中,M60E3機槍取代了較沉的M60機槍。圖中這名槍手還裝備一把9毫米口徑的M9手槍,它裝在M12式手槍套里,並搭配以M1式彈藥包。士兵還裝備了大多數戰鬥部隊都使用的地面部隊個人裝甲系統(PASGT)。在2月之前,這類裝備非常短缺,小號和大號尺寸尤其缺貨。塑料的沙漠迷彩網格條正好與PASGT系統的凱芙拉頭盔相稱。1.5升的瓶裝礦泉水幾乎成為所有的沙漠部隊所共有的標誌,與之對應的是成千上萬的太陽鏡。

B5:美國第1兵團支援總隊派送員,宰赫蘭,1990年9月

第1兵團支援總隊第18營和許多其他主要的後勤部隊一樣都忙於卸載、接受和集中湧向沙烏地阿拉伯的大量貨物,這些貨物包括了武器、車輛、裝備和其他各種材料物資。後勤人員成為了地面部隊中地位最關鍵的人員。各種顏色的非軍用的安全帽在裝卸區是必備的。這名上校的袖標是展示他作為機動控制部門人員的標誌。出於操作工作的需要,商用的調頻大哥大也被廣泛使用,因其體積和形狀它獲得了「磚頭」的綽號。

C

C:增兵,英軍和法軍

和美國同行一樣,最初部署的西歐軍隊一開始往往沒有配備沙漠戰的服裝和裝備。

C1:准軍士,法國外籍軍團第1騎兵團,延布(yanbu),1990年10月

這名准軍士配全套的標準法國陸軍M1964式戰鬥制服。他的團——外籍軍團第1騎兵團以銀色的貝雷帽帽徽和左臂上的外籍軍團菱形部隊/兵種臂章為識別標誌,第6輕裝甲師的徽章則出現在右臂上。他胸前的軍銜徽章上的銀色短槓顯示他是一名騎兵。士兵的裝備包括了5.56毫米口徑的FAMAS突擊步槍、巨大的背包以及行李袋。M1978 F1式鋼盔上則附著塑料迷彩網條偽裝。

C2:下士,法國第1北非騎兵團,哈夫阿巴廷,1990年10月

這名下士身穿北約軍隊的綠色C86防化服,頭戴軟塑料外殼加織物內襯的頭盔,頭盔上置有有帶完整麥克風和耳機的654SP4坦克電台。他的頭盔被多種車輛的乘員所使用並具有防火功能,但不能防彈。坦克手的左肩頭背帶上固定著FAMAS步槍的清潔工具包,但這種包更多的時候是固定在腰帶上。

C3:部隊指揮官,英國王后屬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1990年9月

在格蘭比(GRANBY)行動的集中和訓練階段,那些「民族元素」顯然與英國軍隊的士氣密不可分,其出現方式往往通過帽徽或加在沙漠戰鬥服上的肩頭銘條來表現。王后屬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在這一點上的做法可能是那些在中東部署的部隊中最甚的,也就是該團軍官所特有的兩樣「資產」:靈感來自於丹麥皇宮的前後頂端為直角的「帳篷」帽和模仿兒童電視系列劇的「雷鳥」帽。團級軍官的石頭色格恩西羊毛衫並非沙漠戰裝備,本來是英國本土和駐德國英軍使用的;參加格蘭比行動的第7裝甲旅的跳鼠徽章也加在了上面。小羊皮和沙地色帆布制沙漠戰鬥靴也有裝備。90式承載攜帶裝備(PLCE)呼吸器背包固定在58年版腰帶上,裡面裝一隻S10型防毒面具呼吸器和一系列的化學毒氣偵測和凈化設備。

C4:下士,英國皇家蘇格蘭龍騎兵近衛團,1990年10月

橄欖綠色諾梅克斯防火坦克外套在早期階段作為步兵優先使用的一種制式的「沙漠戰鬥服」被皇家蘇格蘭龍騎兵近衛團所廣泛使用。後期它被所有前線部隊所裝備;在地面進攻中,坦克兵身穿沙漠版的NBC外套(參看圖D2)。圖中這名坦克兵頭戴拉卡爾電子公司(Racal Electronics)出品的裝甲戰鬥車輛乘員頭盔,並搭配以相配的耳機裝置和制式的斯科特護目鏡。步兵的Mk6頭盔沙漠迷彩裹布有時候也包在裝甲車輛(AFV)人員頭盔上面。裝白朗寧9毫米口徑L9A1手槍的手槍套是90PLCE版本,並用T字形的帶子綁在胸前。小的橄欖綠底色的黑色圖案的下士V字章出現在圖中,同樣在圖中出現的標準版戰鬥靴在沙漠軍靴裝備之前被普遍使用,直到整個戰爭結束仍有很多二線部隊使用它。

D

D1:少尉,英國皇家炮兵第2野戰團第49野戰連

「沙漠戰鬥服」,也就是官方的第9號沙漠制服在1990年末到1991年1月之間裝備給了大多數部隊。當時引進了兩種版本,第一種如圖所示,採用沙地色背景的紅棕色(沙地色加鐵鏽色)套印圖案——官方稱之為深淺土色版本,褲腿上還配有帶口袋蓋的巨大口袋。第二版是帶有棕色間隔斑點,斑點之間空隙更大的版本,褲腿上的口袋則下緣突出。兩種版本之間還有其他一些微不足道的區別,但它們都帶兩個胸前口袋、肩章帶和一個小的裝野戰急救包的口袋(右上臂後側)。防彈背心使用相匹配的迷彩外罩。背心使用的快速拆卸帶子懸在一邊,在使用者受傷時可以快速移除,後部的帶子則可以用來支撐裝備。當時有多種款式的軍靴在使用,其中包括了「磨光」的小羊皮高幫靴、皇家空軍的內上側帶拉鎖的兩種小羊皮款式以及其他一些Timberland牌的商用版本。阿拉伯包頭巾有各種顏色的組合,最為常見的是紅/白、黑/白和棕色/橄欖色以及制式的棕/白組合。美國的沙漠地區夜用大衣也是流行的舶來品。皇家炮兵和皇家工程兵尤其喜愛在袖標上展示部隊的徽章。圖中的少尉佩戴的沙地色肩章套(還可以看到橄欖綠色,DPM迷彩色和沙漠迷彩色等版本)上除了展示黑色軍銜章外,還帶有R.A(皇家炮兵)字樣。淺土黃色袖標上的徽章從上到下則依次為:第16/5王后屬皇家槍騎兵徽章(僅限於該部隊炮兵連的軍官使用);第4裝甲旅的「老鼠」徽章;皇家炮兵藍/紅兩色徽記。

D2:機械化步兵,英國第1裝甲師

處於與伊拉克第12裝甲師的戰鬥中的這名中士展現了地面戰時英國步兵的典型形象。新版的Mk6彈道學頭盔用沙漠迷彩色裹布包裹,上面交織著很少使用的平紋麻布條,上邊獨特的油墨戳印著軍人名字、軍銜和隸屬部隊。所有人員在沙漠戰鬥服外面身穿一身沙漠迷彩色DPM Mk6三防服。帶綠色襯墊的化學毒氣偵測條被粘在胳膊和腿部的不同位置,軍銜徽章則粘在2右1/2英寸直徑的橄欖綠色底的黑色膠性圓盤上。圖中步兵還穿著作戰用防彈衣、沙漠用軍靴,使用一支L24A1 5.56毫米口徑個人武器(IW)。許多士兵通常會改造他們的90年版裝備,通常的情況是減去彈藥包加上商用的版本,其中包括最普遍換裝的Arktis胸包套具,它採用的溫帶DPM迷彩經常被改塗成沙地色。其他額外加上的物件包括了58式羅盤包和野戰急救包。90 PLCE腰帶負重過多,許多人乾脆將刺刀移到左背帶處。另外,後方支援部隊仍然使用58式武裝背帶。圖中地面上則有一隻被丟棄的Raden 30毫米口徑機槍子彈的彈箱。

D3:部隊指揮官,英國第1女王龍騎兵近衛團A連

這名第7裝甲旅偵察部隊軍官的沙漠迷彩帽(被普遍地冠以「懶散帽」的綽號)上縫著刺繡的貝雷帽帽徽。第1裝甲師偵察團的第16/5女王屬皇家槍騎兵營的軍官則使用一種刺繡在沙地色背板上的貝雷帽徽章。軍官穿著制式的淺棕色汗衫,但其他的顏色也有所見,其中包括了帶絲絹網印花部隊標識的版本。

D4:坦克乘員,英國皇家蘇格蘭龍騎兵近衛團

沙漠色的「羊毛套衫」是這個旅的通常裝備。圖中這名「義勇騎兵」(Greys)一等兵在右臂上佩戴第7裝甲旅的徽章,從而與同樣在右臂上的帶有他的團的識別色——黑底白色的軍銜徽章相輝映。在左臂的橄欖綠色袖標上出現了蘇格蘭獅圖案的徽章,它只供這個團司令部的坦克乘員使用。L2A3斯太令衝鋒鎗則是裝甲車輛成員的標準裝備。

D5:英國戰鬥服裝徽章

在步兵的戰鬥服上很少展示徽章;那些通常被各營額外加上去的元素多是為了表明其與隸屬團的關係——相比美國同行,這一點對英國士兵在心理上的作用更強烈。皇家蘇格蘭人第1營將卡梅隆Erracht式格子呢的片段裝飾在右臂和頭盔左側(圖D5a)。軍官的軍銜星徽和王冠經常被縫在頭盔前方或綁偽裝物的帶子下面,而被縫在縮小化的矩形牌(在歐洲是橄欖綠底黑色V字,後來不就改為沙地色底棕色V字)上的士官的V字章也是這樣使用的。皇家燧發槍第3營的士兵使用帶「FUSILIERS」(燧發槍手)字樣的沙地色肩章銘條(圖D5b)。不同的近衛部隊將方形的藍/紅/藍排列的近衛隊徽標則展示在不同位置。近衛擲彈兵第1營在右肩頭佩戴2英寸版本,蘇格蘭近衛第1營則在同樣位置佩戴3英寸的版本,而冷溪(Coldstream)近衛第1營同樣採用3英寸的徽標裝飾在他們的頭盔左側(圖D5c)。最後要介紹的是整套非官方的右肩徽章系統,它被在朱拜勒(Al Jubayl)軍隊給養區或周邊的許多後勤部隊所佩戴,反映出以流行的電視系列喜劇為命名的所駐紮營地的名稱——「黑色蝰蛇」(blackadder,圖D5d)。

E

E1:炮兵,法國第11海軍陸戰隊炮兵團

這名第11海軍陸戰隊炮兵團的炮手在安裝他的155毫米口徑TR-F1火炮炮彈的引信,當時他的部隊已衝進伊拉克境內的塞勒姆(Salman)。沙地色的防化服剛剛裝備給法國的遠征軍,雖然現實中化學武器並沒有被部署,但大多數部隊仍然保留了這身服裝作為額外的防寒服使用。在防化服裡面是新的帶標準型織物馬甲的橄欖綠色防彈衣,沙漠迷彩色的裹布則包住M1978 F1式頭盔,頭盔旁甩下的是當時裝備的兩種護目鏡中的一種,它提供可互換的琥珀色、綠色和透明的三種鏡片。法軍沒有裝備沙漠靴,所以標準的黑色軍靴仍被廣泛使用。

E2:排長,法國第3海軍陸戰隊步兵團

沙地色、茶色和棕色相混合的戰鬥服和沙地色的防化服一起裝備了所有的法國部隊。第3海軍陸戰隊步兵團的這名准中士將他的尼龍扣軍銜徽章粘在了他的新式防彈衣上面。海軍陸戰隊部隊在深藍色背景上採用金色和紅色圖案來表示軍銜。茶色的圍巾也被廣泛使用。

E3:西北風(Mistral)飛彈操作手,法國第35傘降炮兵團防空連

裝備馬特拉公司(Matra)西北風SATCP(超短距面對空)單兵可攜式防空飛彈的兩個連被部署用來執行近距離防空任務,除了第35傘降炮兵團的這支,還有一支來自第11海軍陸戰隊炮兵團。這名第35團的飛彈操作手戴傘兵的紅色貝雷帽,帽子上配標準的傘兵部隊銀色貝雷帽用帽徽,所有本土和外籍軍團的傘兵都使用它。他穿著嶄新的沙漠迷彩戰鬥服,右臀部位置則是他的武器——9毫米口徑的M1952式手槍。

F

F:埃及和敘利亞部隊

裝備本土服裝,混合使用蘇聯和西方國家裝備的埃及和敘利亞軍隊都做好了相當嚴格的沙漠行動方面的準備。雖然他們的裝備沒有西方國家的先進,但是卻很充足,儘管它們缺少防化功能。

F1:步兵,埃及第3機械化步兵師

埃及人大約在1989年的時候裝備了新式的沙漠迷彩制服以取代長期使用的老式可正反兩穿的款式,同樣設計的迷彩裹布則用來包住蘇聯的SSh-68式頭盔。這名機械化步兵裝備埃及仿製的蘇聯AKM突擊步槍,他在槍口處正在安裝一支水杯型的榴彈發射器,這種發射器每個班裝備一支,它能發射蘇聯的RG-42式手雷,射程大約100米。士兵的戰鬥裝備包括了一隻可裝彈藥、水壺和防毒面具包的一體型背包。本國製造的BSS和CM3型防毒面具分別仿製自蘇聯的SchM-41和SchMS兩種型號。傘兵部隊和突擊隊也使用類似的服裝和裝備。

F2:坦克兵士官,埃及第4裝甲師

一種帶整體型套頭帽的隔熱夾克擁有深橄欖綠色和標準迷彩色兩個版本。除了冬帽以外,迷彩色「棒球帽」和叢林帽也有裝備。圖中這名機械化步兵下士的武器應該是一支埃及仿製的蘇聯7.62毫米口徑RPDM輕機槍,這種槍每個班裝備一支。埃及的坦克兵也穿和圖F1和F2類似的制服,並搭配以美國的DH-132 CVC頭盔(參看圖B3,自從他們裝備了美國裝甲車之後就是如此)。

F3:上尉,敘利亞第45突擊隊旅

敘利亞軍隊擁有一種類似於美國戰鬥服的林地迷彩制服,它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採用。蘇聯的SSh-68式頭盔從淺灰色到橄欖綠色再到深橄欖綠色顏色各異。中國式的胸部彈藥包帶有配安全口袋扣的四個裝彈藥的口袋。另一種這類款式的彈藥包(圖F4)是橄欖綠色的,它採用木製的套索釘以代替扣帶,裡面則分有三個口袋。包裹兩邊各有一個輔助性的口袋分別用來裝清潔工具和彈藥盒。照片證據顯示所有部隊每人都只裝備4支彈夾,其中一支還是插在AKMS突擊步槍上。一支蘇聯造6Kh4刺刀也經常放在彈藥包的第4個口袋裡。圖中這名軍官的上尉軍銜通過他的可拆卸肩章套得到體現。骷髏頭加交叉寶劍圖案的徽章的背景色是各旅的識別標誌(如果是紅色和黑色混合則代表這是一支混合部隊)。敘利亞傘兵部隊戴栗色貝雷帽,帽子上則配金色鷹徽(國旗上的標誌)。

F4:坦克車乘員,敘利亞第9裝甲師

由於裝備蘇聯坦克,敘利亞裝甲部隊使用標準的蘇聯布料頭盔。國旗徽章佩戴在一件式外套的左胸前。義務役軍人裝備蘇聯的SchM-41型防毒面具,但卻配有較短的圓形過濾罐而不是軟頭過濾嘴,而軍官和士官得到的是帶光學鏡頭、發生器和軟頭過濾嘴的SchMS防毒面具。敘利亞的坦克兵裝備AKMS突擊步槍而不是像其他國家的裝甲車乘員那樣裝備手槍或著衝鋒鎗。圖中坦克手還裝備帶三個口袋的胸包。在裡面可以裝1200發7.62x54毫米子彈來供他的T-62坦克的PKT共軸機槍使用。

G

G1:步兵士官,沙烏地阿拉伯第20機械化旅

皇家沙烏地阿拉伯軍(RSLF)使用的制服與美國的沙漠戰鬥服在款式、顏色、型號等方面幾乎一致。大多數正規部隊使用類似於美國ALICE裝備的織物裝備,但顏色是沙地色的並搭配與美軍對等的阿拉伯人自己所有的其他裝備,圖中展示的就是西德造彈藥包和G-33刺刀;橡膠化的織物(具有防化功能)彈藥包上包括一對每個可裝兩個彈夾的口袋。沙地色的ALICE中型背包也有被使用。一隻美國的M17A1防毒面具配在人物的左腿部。德國造H$K 5.56毫米口徑G-33E步槍得到廣泛裝備,但一些具有高優先級的部隊得到的是奧地利造5.56毫米口徑AUG步槍。圖中這名中士戴著硬帽舌的野戰帽和一些士官使用的沙特人的肩章銘條。另外,和帽子的沙地色類似顏色的雜役制服也有裝備。

G2:坦克兵上士,沙烏地阿拉伯第12哈里德-本-瓦利德裝甲旅團

這支法國裝備和訓練的旅使用標準的法國654SP4型坦克無線電頭盔,但顏色是沙地色的;該部隊也使用沙地色的美國DH-132 CVC頭盔。圖中這名上士是AMX-30S坦克的車長,他正在檢查手中德國造的9毫米口徑H&K MP5衝鋒鎗,這是裝備給坦克手和摩托化步兵的。

G3:少校,聯合協調通信整合中心聯合參謀部

三分之一的美國陸軍成立了聯合協調通信整合(C3I)中心用來聯合協調與沙特聯合參謀部、陸軍部隊指揮官、美軍中央指揮部(USCENTCOM)和沙特聯合部隊指揮官之間的信息、指揮與通信。沙漠戰鬥服版毛衣通常穿在參謀部軍官的身上,但野戰部隊也有裝備。圖中這名少校戴標準的皇家沙烏地阿拉伯地面武裝(RSLF)的黑色貝雷帽,帽子上配國徽。

G4:步兵,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衛隊

雖然擁有相當良好的裝備,國家衛隊仍然會使用一些老式的個人裝備,圖中這名貝都因士兵就是如此。他穿老式的沙漠迷彩(棕色和土黃色)制服並裝備一支配管型刺刀的早期版本FN 7.62毫米口徑FAL步槍。饒有趣味的是他的20世紀50年代古董版的織物腰帶上附著兩支裝20發裝彈夾的彈夾包和6個小口袋,每個小口袋裡可裝兩支5發裝彈夾。士兵的靴子是相比沙漠色的小羊皮版本更老的棕色皮料款式。

G5:國家衛隊衛兵,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旅

法國的新式112毫米口徑步兵輕型破甲武器系統(APILAS)是一種發射後即可丟棄的單發裝輕型反裝甲武器,在阿爾哈夫傑(Al Khafji)的戰鬥中,它被證明是種極端有效的反裝甲武器。這種9公斤重的武器最大有效射程500米。德國造美式頭盔被染成沙地色,但外面還是包上了美國版的土地色調的四色迷彩裹布。

H

H1:下士,捷克斯洛伐克防化連

作為前華約國家一項重要的善意姿態,206名捷克斯洛伐克防化兵在12月中旬被部署到了沙烏地阿拉伯。他們穿新式的淺橄欖綠色野戰制服而不是華約部隊傳統的「雨點」式迷彩服。新的長擺野戰夾克和同樣深橄欖綠色的帽子也同時被裝備。士官的肩頭裝飾長期使用的國家徽章並在上方搭配國家名銜徽章。標準型暗色徽章在下士的帽子和肩章上出現。尼龍腰帶及軍刀(刀刃上帶銼刀和鋼鋸條)都是全新的設計,但Vz.59突擊步槍的彈藥包則仍是老的標準版本。捷克斯洛伐克人使用橄欖綠色FOP-85型防化服和M-10M式防毒面具,後者類似於美國的M17A1型。

H2:憲兵士官,巴基斯坦第7裝甲旅

巴基斯坦在沙烏地阿拉伯部署了11000人的部隊,另外在阿聯還部署了一個步兵旅的1000人。在沙特的部隊包括作為一支戰場預備隊的第7裝甲旅的5000人,以及後勤部隊和軍事顧問。這些接受過良好訓練的部隊穿著明顯受到英國影響的制服,這包括了58年版武裝背帶。圖中這名憲兵裝備一支西德造7.62毫米口徑MG-3衝鋒鎗,而其他部隊則使用德國的7.62毫米口徑G-3突擊步槍。

H3:憲兵,美國第92憲兵連,第2裝甲騎兵團

雖然媒體過分關注在戰區的女性,但實際上當事人對此並不以為然。超過2萬6千名女性士兵服役於海灣地區,但卻沒有人被分派到旅以下級別的戰鬥單位。適度的嘲笑讓她們得到了BBC(Bleached blondes in Combat,戰鬥中的金髮褪色的美女之意,這要歸於當時染髮劑的短缺)的綽號。除了行政和醫療崗位外,女軍人還執行駕駛卡車、燃料補給、指導炮火射擊和看守戰俘等任務;第101空降師還有22名女直升飛機飛行員,她們大多數執行了在伊拉克的飛行任務。較大比例的憲兵部隊都擁有女性軍人,其中一些人還參加了機動部隊深入被打穿的敵人防線之後。在海灣地區大約有14名女軍人陣亡,其中5名死於敵軍的行動;21名女軍人受傷,21人被俘。大多數憲兵部隊很快就製作出了帶黑字的沙地色瑙加海德(Naugaghyde)人造革袖標來代替野戰用橄欖綠色黑字或駐防時使用的黑底白字袖標。在新的沙漠靴裝備之前,沙特造全小羊皮沙漠靴被很多部隊買來以作權宜之計。像所有的憲兵一樣,圖中這名專業人員攜帶一把M9手槍和一支M16A1步槍。

H4:特別事務官,美國第3憲兵隊(犯罪調查師)

犯罪調查師(CID)特別事務官,也就是憲兵「偵探」沒有在制服上佩戴軍銜標誌而只是在領子上佩戴「U.S」字樣的徽章;在國內他們通常穿商用服裝或更普通的服裝。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士官或者尉官。CID的臂章上帶有犯罪調查司令部的徽章。沙地色底面棕色文字的姓名牌和縫製的技能徽章很快就能在沙烏地阿拉伯被買到,但很少有戰鬥部隊購買他們,對它們感興趣的更多的都是後方部隊。在沙烏地阿拉伯,CID的關鍵職責是對盜竊後勤物資、反恐、導致傷亡的意外事故和普通事件的犯罪調查工作。

I

I1:擲彈兵,美國第101空降(空中突擊)師

沙漠戰鬥服的設計被證明是有缺陷的,那些為因應緊急需要而快速生產的新制服進行了許多改進,這些改進包括了取消肩部、肘部、膝蓋和臀部的襯墊並代之以輕便的防撕裂織物。戰鬥部隊裝備四套外套(襯衫)和褲子、帽子、圍巾、頭盔、防彈衣和背包裹布、帶內襯的夜用大衣和夜用褲子。迷彩裹布則與圖中士兵的背包尺寸相搭配。新裝備的2型乾熱氣候或沙漠地區用靴子集合了皮製戰鬥靴和叢林靴的優點。靴子上部採用尼龍材料並帶有一條軟皮質套圈環繞內側頂端,靴子下部的材料則是小山羊皮的。叢林靴的鋼製鞋芯和排水眼被取消,高度則增加了1英寸。攜帶榴彈的專用背心的口袋裡可以裝20發高爆榴彈和4發焦酚彈(閃光彈和煙霧彈),M203GL榴彈發射器則裝在M16A2步槍上。同上述榴彈背心同樣基本設計的一種個人戰術承載背心(ITLBV,參看圖I3)剛剛開發出來,它可以攜帶14枚高爆彈和4發焦酚彈。

I2:坦克車長士官,美國第1海軍陸戰隊師第1坦克營

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坦克兵穿裝甲車輛成員制服,但也有很多人穿戰鬥服或沙漠戰鬥服。新的車輛成員制服的設計類似於CWU-27/P防火諾梅克斯飛行員外套。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都使用DH-132 CVC頭盔(參看圖B3)。海軍陸戰隊的多用途帽子傳統上被稱為「蓋子」,自二戰以來它一直被使用,其設計發源自鐵路工人的帽子。上述服飾並非沙漠迷彩布料製作,但後期的情況有所改觀。圖中這名上士正在檢查M1A1坦克——一種僅有的有能力進行車內空氣調節的車輛上使用的微型空氣冷卻系統背心。圖中這種背心穿在外套下面,冷空氣會環繞使用者身體循環,這相比那種試圖在陽光的烘烤下在整個不密封的車輛中製造冷空氣的努力要有效得多。坦克手的武器是M9手槍和二戰時設計的點45口徑M3A1衝鋒鎗(黃油槍)。

I3:狙擊手士官,美國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對於遠距離狙擊那些敏感目標(雷達、通信、停放的飛機等等)和那些關鍵位置的人物越來越有興趣。除了7.62毫米口徑M24狙擊系統(參看圖B2)以外,不同的點50口徑狙擊系統據測試可以增加射程並可以更有效擊中目標;圖中狙擊手手持的是穿甲燃燒彈。圖中的偵查軍備工業(Research Armament Industry,簡稱RAI)的500型狙擊器材與美國軍事裝備集團(AMAC)的5100A1型類似,後者是從前者購買後的改良型,效果更佳。這種36磅重單發步槍有效射程1800米。Barrett公司的82A1型也有被使用,這種半自動武器配備10發裝的彈夾。上述這些武器都可配Ultra 10倍M3A瞄準鏡。特種部隊的沙漠戰鬥服將所有徽章移除,並與沙漠戰鬥服帽子相搭配。一種廣泛使用的靴子即被特種部隊這樣的高技術單位使用,也可適應其他的特種商業用途;當然,特種部隊也有選擇使用其他各種靴子的特權。圖中這名上士穿沙地色的個人戰術載荷背心(ITLBV)是裝備給在近東沙漠地區的特種部隊的。私人製作的戰鬥背心也在使用,並經常供這名狙擊手所在的A小隊使用。A小隊的成員攜帶M9手槍,圖中它搭配改良版M12手槍套固定在褲帶上以保證在行動中手槍和手槍套不會脫落。特種部隊所使用的其他武器包括M16A2步槍、M203榴彈發射器、M249班用自動武器、M136輕型反坦克武器和各種型號的H&K MP5衝鋒鎗。一些M9手槍還配有KAC消音器。

I4:班長,美國第3裝甲師

林地迷彩版防化服連同早期的橄欖綠色83式防化服一起被裝備。媒體的控訴和陸軍的抱怨讓這種「失敗」做法有了改觀,新的M40式和M42式防毒面具得以配備。雖然陸軍在防毒面具的發展上面遇到了困難,但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國會責備武裝部隊的防化服太落後的同時在20世紀70年代命令海軍不得從英國購買任何附加在輕便服裝上的裝備。在漫無邊際的沙漠上導航是一個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最有效使用那些先進的瞄準和精確打擊武器系統。Trimpack小型GPS輕便接收機(又被稱為SLGR或「強擊手」)是一系列全球定位系統中最普通的一種,它用於接受全球衛星定位信息以提供精確的定位。通常可以看到MX-991/U手電筒採用紅色濾鏡,但藍綠色的濾鏡也有提供,後者的夜間可見度甚至更低因而很難在遠距離被發現。

I5:班用自動武器(SAW)操作手,美國第24(機械化)步兵師

許多第24「勝利師」的部隊用油筆在PASGT頭盔的迷彩裹布兩側畫上V字(代表勝利)。他們的頭盔是採用所謂的凱芙拉材料製作。大多數部隊在頭盔裹布前方釘上或縫上軍銜徽章,使用者的姓氏則往往寫在頭盔上箍偽裝植物的帶子上,而這條帶子在背後有兩截被稱為「貓眼」或「遊騎兵之眼」的螢光條。作為個人指示照明工具,一條明礬發光棒固定在士兵的背帶上;彩色的「化學發光」棒則用於夜晚時發送更遠距離目標地點的位置的信號之用。M249班用自動武器作為一款優秀的武器在巴拿馬和伊拉克先後接受了實戰考驗。用一百發裝尼龍軟包袋代替兩百發裝塑料彈鏈的做法就是一項它的使用者所提出來得改進方案的所造成的結果。

J

J1:伊拉克憲兵,科威特城

像圖中這種英國式的DPM褲子所使用的占主導地位的綠色迷彩在伊拉克軍隊中非常普遍,這一點實在是無視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沙漠環境的實際情況,其原因是兩伊戰爭時的許多作戰地點植被都很茂盛。圖中這名憲兵以他特殊的鋼盔做為身份識別標誌,英國式的羊毛上衣通常只裝備給正規部隊。另外他的武器是一支摺疊槍托的AKMS突擊步槍。

J2:機械化步兵,伊拉克共和國衛隊

法國進口的四色沙漠迷彩制服連同英國進口的DPM沙漠迷彩服被共和國衛隊所廣泛裝備。巴基斯坦造58式武裝帶上帶有專門用來供裝AK突擊步槍彈夾的三個口袋的彈夾包。亮紅色肩頭穗帶被所有共和國衛隊成員佩戴,有時甚至在野戰中也是如此。全黑色和兩色版本的穗帶則被其他一些人員所使用,但其表達的意義不明,據推測它們可能代表佩戴者的教員或骨幹人員的身份。共和國衛隊人員穿常服時也戴栗色貝雷帽。其他顏色的貝雷帽同樣可見,但其意義同樣不明。黑色貝雷帽被一些不同的組織所使用,它們包括了一些特種部隊以及可能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行政官員的人員。紅色、綠色、藍色(淺色調)和棕色貝雷帽則是一些安全部隊的所使用的標誌性帽具。

J3:伊拉克步兵

垂直條紋的「蜥蜴」版迷彩服可能進口自敘利亞,但它並非廣泛裝備。襯衫、上衣和褲子混合不同的迷彩服或橄欖綠色服裝的現象非常常見,甚至在共和國衛隊中也是如此。式樣繁多的野戰帽和冬季樁帽也在被使用。在沒有其他具攜帶功能的裝備的情況下,胸前的彈藥包(三個彈夾包加四個輔助口袋)採用土黃色或橄欖綠色兩種顏色的情況都非常普遍,特別在機械化部隊和坦克部隊尤其如此的。人物左下角的小圖代表伊拉克國防部,大多數本土生產的服裝和裝備上都出現了這種標誌。三角形內的阿拉伯文字「J」在這裡指代「Jaish」(軍隊)。

K

K:聯軍航空部隊

聯軍巨大的直升機戰力是一份重要的資產,並為最終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直升機飛行員要用最小的損失去執行數不盡的進攻、空中突擊、偵查和射擊指揮、前方補給、物資運輸、指揮和控制、聯絡、救護以及空中營救的行動。

K1:英國陸軍航空兵第4團

這名山貓AH Mk1攻擊直升機的飛行員戴陸軍航空兵的天藍色貝雷帽,帽子上配團徽,這是陸航部隊中上校以下級別人員的共有做法。除了飛行員徽章,其他的空中飛行人員的資格章還包括了航空炮炮手以及空中偵察員的徽章。陸航的高級士官則在V字軍銜章上方佩戴小的深藍色邊緣的淺藍色鷹徽。人物右側的小圖描繪了佩戴在右肩章上的陸軍航空兵徽章的細節。小山羊皮沙漠靴則通常與飛行服搭配穿著。

K2:法國第3直升機戰鬥團

第1和第3直升機戰鬥團連同從第4空中機動師抽調的第5直升機戰鬥團一起共同組成了基本的反坦克直升機力量。地面部隊輕型航空兵(ALAT)的小羚羊SA-342反坦克直升機的飛行員穿著標準的茶色飛行服,戴316SP型飛行頭盔。ALAT人員戴的皇家藍色貝雷帽右側佩戴的帽徽採用環形裝飾包圍的帶飛翼的銀色星星圖案。人物左側的放大圖是佩戴在左袖子上的第3直升機戰鬥團的部隊/兵種臂章。標準的黑色戰鬥靴則與飛行服搭配穿著。

K3:加拿大空軍飛行員防護服

防止伊拉克化學藥劑對己方的侵害是所有聯軍部隊的重要課題,空中部隊人員也不能例外。圖中就是為了減少這一威脅所造成的後果而付出的努力的例子之一。作為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頻繁參與者,加拿大武裝力量長期以來致力於防化裝備的改良工作。整套防護系統包括了Exotemp CD2型冷卻系統背心、一件帶有與織物縫合在一起的走循環冷卻水的長袖貼身襯衫以及跟隨飛行員超過三次飛行的傳統飛行保護服。在這名海王直升機飛行員右手下面是一套冷水儲水和水泵系統。冷卻背心上面是類似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和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使用的多層防化服。這名飛行員還穿著救生背心並配上新的飛行人員保護面罩系統並與空氣冷卻系統結合在一起。

L

L:科威特,1991年2月24日

大多數被吹噓的伊拉克防線被實踐證明只是一軀空殼,或者是像圖中表現的那樣,遭到軍官拋棄並被切斷後勤補給的那些防衛者已經處於被死亡威脅的境地。許多陣地建築地不堪一擊,甚至只有輕薄的覆蓋物加以保護。很多情況下他們的武器少得可憐並且缺乏相互之間的支援。障礙物的建設也是一塌糊塗,並且缺乏縱深,火力一擊即潰。聯軍工兵在清除鐵絲網、地雷和無效的火坑的時候沒遇到什麼大麻煩。空襲戰開始之後,伊拉克的裝甲部隊領教了空襲的威力,那些車輛就被遺棄,火炮被拆下來作為碉堡之用。科威特市區內的地毯和門也都被拆出來做成一列掩體牆或當成睡覺的鋪位。伊拉克的防線是設計用來反抗步兵的,這都得自於他們在兩伊戰爭中取得的經驗;他們未能預見到聯軍空地協同作戰理論所帶來的強大火力和快速裝甲部隊進攻的威力。和所有的聯軍部隊一樣,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最初的進攻中穿著防化服;海軍陸戰隊使用英國人的歐洲DPM 1型Mk 4NBA防化服。海軍陸戰隊裝備雷明頓12連發M870 Mk 1散彈槍,它被突擊部隊廣為使用(圖L1)。與海軍陸戰隊員協同作戰的是一名科威特翻譯,他穿英國的DPM戰鬥服褲子和佩戴著科威特國徽的美國戰鬥服(BDU)野戰上衣,而他的武器是一支美國提供的M16A1步槍(見圖L2)。和通常穿著幾種款式迷彩制服的共和國衛隊不同,正規軍更多的是穿橄欖綠色制服。而提供給士兵的這些種類不同的輕便橄欖綠色野戰上衣僅能提供有限的保溫功能(參看圖L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tmzN2wB8g2yegNDlE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