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中國人當中,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剛正不阿,為官廉潔,又不畏權貴,因此百姓們都稱他為「包青天」或者是「包公」。甚至人們還建廟來紀念他。他的事跡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很多記載。然而,他的相貌卻一直困擾著人們。那麼,歷史上包拯究竟長啥樣?他真的是面如黑炭,額頭有月亮疤痕嗎?
在戲曲當中,包拯出身貧寒,由於相貌醜陋,長得面如黑炭,因此被家人各種嫌棄,幸好自己的大嫂一直像母親一樣照顧他,包拯才得以長大成人,直至最後有了出息考中進士做了官。包拯小的時候,不小心磕到了一塊兒石頭,因此留下了疤痕,正好是月牙的模樣。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包拯並不是出生於窮苦人家,而是出身於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父親也是做官的。而且包拯的父母從小就對包拯非常疼愛,包拯也非常孝順,在父母年邁的時候,還專門辭職幾年在家裡照顧父母。
包拯出生於宋真宗年間,在28歲的時候中了進士,這時候,宋仁宗早已繼位。因此,像包拯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說是趕上了好時候,因為遇到了宋仁宗這樣的好皇帝。包拯剛開始的時候曾經在建昌縣和天長縣擔任知縣。由於為官廉潔,執法公正,政績顯著,又不畏權貴,深受百姓的愛戴。因此沒過幾年,包拯就升官做了知府。
後來包拯擔任開封府尹的時候,就更加顯示出了他的氣節。因為開封作為宋朝的都城,可以說是權貴雲集,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像他這樣的官員,要想不得罪人就得夾起尾巴做人。然而包拯絲毫不畏懼權貴,從此威震天下。
其實,現在包拯的外貌是人們通過包拯的人物形象想像出來的。包拯鐵面無私,而鐵就是黑色的,因此人們就賦予了包拯黑色的臉色。而青天上是有月亮的。所以人們在他的額頭有添加了一個月亮,比喻明鏡高懸。然而,實際上,包拯的臉並不黑,額頭上也沒有月亮。對於此事,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