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疫情日記丨該如何看待美國的「陽謀」?(3月18日)

2020-03-19   俞敏洪


今天國內新增確診的數據有點讓人擔心,達到87例。好消息是武漢依然只增加了1例。北京新增14例,廣東6例,上海3例,四川1例,台灣33例,香港25例,澳門4例。看到媒體報道,由於大量人員回流,使得新加坡、台灣地區、香港地區再次受到Covid-19病毒威脅。大陸已經有了一套嚴防死守的系統,但這三個地方主要還是靠民眾自覺。希望這三個地方能夠控制好。

由於幾例海外歸國人員不遵循規矩的行為激起了大家的反感,結果就有人說他們是「千里投毒」。這樣的說法是不恰當的。我也認識一些歸國的人員,他們都非常規矩地遵守國家的規定,在集中隔離點或者在家裡隔離,沒有任何怨言。在這個時候海外華人能夠想起祖國,信任祖國,回歸祖國,應該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情,說明祖國在關鍵時刻值得信賴。任何一個群體中都有害群之馬,我們不能個別馬壞,就把一群馬都說成壞馬。海外華人,構成了中國走向世界發展的有生力量之一。他們擁有的資源和學識,都能夠為祖國所用。在武漢最危急的時候,無數海外華人捐錢捐物資,體現了他們的赤子之心。總之,海內海外,都是一家人。大家團結起來,共克時艱,才是正道。

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確診總數達到了120991例,去世人數4923人。那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他們控制疫情的措施還沒看出明顯作用。確診人數每天一兩萬地增加,令人內心無比擔憂和焦慮。

疫情能不能在全球控制住,就看這個星期的發展趨勢。如果能夠控制住,全球會逐漸向好。整個世界儘管因此傷了元氣,但還是能夠逐漸恢復。但如果控制不住,形成大面積爆發,最後真的感染到40%到60%的人群,則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金融體系都有可能被改寫,人類的命運也可能會由此發生改變。

儘管中國目前已經控制住了疫情,但在其他方面,我們一定沒有辦法獨善其身。所以,那些看到美國股市下跌而歡呼的人們,腦子可能還停留在義和團時期。現代的世界,任何災難,都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幸免於難。

這場疫情,也讓中美關係走向撲朔迷離。特朗普看上去一心一意要把鍋甩給中國,不斷強調這是「中國病毒」。他這樣做,既是為了逃脫前期沒有重視防範病毒的責任,也是為了他能夠繼任總統拉分。在他的煽動下,美國民眾會對中國越來越有怨氣,為以後中美關係留下很大的隱患。美國有一個議員居然在電視上說,美國會起訴中國,要求賠償新冠病毒給美國帶來的損失,要中國用免除美國國債來賠償。這就不僅僅是強勢,而是不要臉了。

面對美國的這種態度,中國該怎麼辦?我們天天在網上罵美國是沒有用的,天天指責美國「陰謀論」更加沒用,美國做的其實是陽謀而不是陰謀,他們現在的做法是明火執仗的。像趙立堅那樣直接懟美國是病毒的起源地也沒用,反而被美國抓住了把柄反擊我們。在趙立堅發表言論之前,特朗普一直說是「外國病毒」,後來立刻改成了「中國病毒」。現在面對美國這種蠻橫的態度,中國要做的只能是保持冷靜、有理有節,不說氣話、不做氣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用大格局做大布局,不圖一時口頭之快。

在全世介面前,我們首先要在道義上站住腳。其次,要把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分開,繼續為美國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美國要不要是他們的事情,但我們要有氣度)。第三,美國和中國,作為全球的兩個大國,為了爭奪資源和地位,這樣的打打殺殺你來我往會持續很久。到時候誰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形象最好,誰就能夠勝券在握。

中國現在還是要一心求發展,這次我們控制住了疫情,使得我們有了更好的機會來布局生產。這個時候我們沒有必要把精力用在和美國硬抗上,適當地忍辱負重、埋頭搞經濟,推動中國繼續熱火朝天地改革開放,也許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萬一傷的是我們自己,就不合算了。當然,如果美國不依不饒,中國也不能一味退讓。當年的韓戰,美國人到今天也記憶猶新。

從本質上來說,人民都是希望世界和平團結的,大家一起發展,玩火的都是政治家。兩次世界大戰都是被有野心的政治家玩起來的。特朗普現在就是一個玩火的人,美國人中也有不少人容易被煽動,所以世界格局的未來,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多的。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確實也做不了什麼,別給國家添亂就行了。

今天的我比較辛苦,開了整整一天的會。12月份到2月份,是新東方財年的第三季度,也是新東方因為疫情經受各種考驗的一個季度。3-5月份,新東方的業務發展依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我安排了今天明天連續兩天,每天七個小時召開上季度工作總結會議和下季度工作布局討論會。復工復產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現在還有各種難度,中國的企業正在陷入進一步的困境。我一直覺得,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政府一定要允許企業大規模的復工復產。這件事情,目前比和美國去爭執更加重要。

剩餘的時間,也沒有做太多的事情,翻閱了一本意公子著的《大話西方藝術史》。這是我在日記中提到了陳丹青的節目《局部》後,有網友推薦給我的。我下單訂回來後,今天看了看,果然是一部簡單明了、視角獨特的藝術史講述。我原來讀過的藝術史,都是比較正襟危坐的,有板有眼介紹藝術家、藝術史和繪畫,常常還說得特別深奧,最後味同嚼蠟。意公子的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愉悅,語言明快,還融入了網絡語言,用「讓藝術更有趣更輕鬆」的信念,來把藝術普及給大眾。儘管叫意公子,但她真名叫瀟涵,是位女性。

今天的北京,上午有點陰霾,下午就颳起了大風,據說最大風力有8級。小區里很多樹枝都被吹斷了。我穿上衝鋒衣,頂著大風在戶外走了一大圈。這段時間內心的鬱悶越積越多,我想讓大風把我心中的鬱悶給帶走,隨風飄向虛空,留下暢快的呼吸。到了晚上,勁風把天空的陰霾一掃而空。幽深的暗藍色天空上,鑲嵌著閃閃爍爍的星星。其中最亮的那顆星,叫金星。今年新東方的年會,集團高管一起唱的,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