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前磋商,助力長江生態大保護

2020-04-30     中國網城鄉中國

春末夏初,天氣晴好,水溫回升,魚類等水生動物進入繁殖期。這本應是個延續生命、豐富種群的季節,可是近日,湖北省石首檢察院第四檢察部的檢察官們在開展長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活動中卻發現,在長江筆架灣洲灘的溝渠里布滿了「地籠」。

「地籠」學名叫定置串聯倒須籠,因孔眼小,大量的小魚小蝦等水生動物進入後很難逃脫,又被稱為「絕戶網」、「掃地窮」。筆架灣洲灘的溝渠與長江主航道相通,是魚類等水生動物的天然孵化池,用「地籠」在此捕魚勢必會對長江水生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檢察官們在該院法警的協助配合下,開展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迅速固定證據。考慮到「地籠」的現實危害性,為有效減少對長江水生資源的破壞,石首檢察院當天就對此案進行公益訟訴訴前立案,並派員與石首市農業農村局磋商,督促其依法履職,及時消除危害。該局高度重視,迅速派出六名執法人員,對筆架灣洲灘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當即收繳「地籠」16個,沒收違禁釣杆8根。


此外,石首市農業農村局還通過開展專項行動,對市城區周邊溝渠進行集中排查,共收繳電捕魚器4套、絲網15條,「地籠」12個,違禁釣杆47根、汽油機1台,三無漁船2艘。


今年來,石首檢察院通過開展長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活動,共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5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件,督促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積極履職,清除了一批危害長江生態保護的固體廢物。並攜手法院、老河口漁場,將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事人賠償用於生態修復的2550斤魚苗共10865尾,投放至長江水域。有效保護了長江水生生物生長環境,豐富了生物種群數量,為長江生態大保護貢獻了檢察力量。 (劉正 楊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nR10HEBfwtFQPkdt8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