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享受過當孩子的利惠,比如說大人的照顧,老師的愛護,理所應當的接受保護,你看,當孩子實在太幸福了嘛 。
誰不想當孩子。但是戀愛當中的孩子,可不是你想的那般可愛了。戀愛當中的孩子意味著索取,意味著蠻不講理的強取豪奪,意味著可以站在「理所應當」的道德標準線上,壓榨對方的愛與寬容。
沒錯,你像不像這個孩子,你像不像一個索取對方的價值,而不自知,以為一切理所應當的孩子。
其實戀愛如同在對方那裡開了個帳戶,孩子的帳戶一開始的存款,就是0,不像成年人,帳戶一開始,就擁有一定的存款,這些存款分別就是擔當,寬容,理解,認可與忍耐。
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必須要擁有大人的帳戶,一輩子當孩子有人寵不很好麼??確實很好,但是如同父母一般,能一直透支自己的人,就算被你碰到了,也總有會被透支幹凈的時候。到時候,就又會變成存款為零的孩子的。
我們尋找相愛的另一半,看起來尋找的是圓滿,實則尋找的是殘缺,而殘缺的那一塊,剛好又互補,就如同有時候我是媽媽,是大人,你是孩子,我包容你理解你,又有時候呢,你是媽媽,是大人,我是孩子,我便需要你的支持與理解, 實則我們偶爾殘缺,時而我們又是圓滿 。這就是最好的親密關係。
那具體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1。放下自己,真正的理解他與你分手的原因,真正的,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你自己的行為與所說的每句話。雖然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但是這個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我們的腦袋回到正確的位置上去,客觀的看待一段感情的開始與結束,學會歸因。
2 放下評判。不要去評判他做的對錯與否,評判意味著你還是帶著自我的意識去想分手這件事情,有時候被分手,我們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上去看待,這個時候,你對對方只會怨氣橫生,留不得半點公正。不過當你意識到,自己實在評判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放下了評判。
3 傾聽對方的感受,接受對方對自己的否定,不要去抗拒。要知道,你希望挽回,就必須以成年人的姿態出現,而成年人意味著懂得接納自己身上的不完美。接受別人的批判。像武志紅老師曾說過的,
愛情中付出的失衡是常態。也正因為失衡,才會發展出有意義的交換。如果關係永遠處於平衡,那就也意味著結束。當另一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了,於是你付出更多,他也感受到了,於是付出比你還多。你們的關係就會前進,且沒有停留。
我們挽回的過程,就是從孩子到成人的過程,這個過程勢必伴隨疼痛,同樣的,也伴隨著成長,用對思維,找對方式,挽回不過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