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問題的自我調理方案

2019-10-19     答摩健康



很多女性有甲狀腺問題,以結節居多。據數據顯示,千分之四的甲狀腺結節有癌變的可能。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中醫講,「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意思說,在任意一條經絡路線上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疏通這條經絡易堵塞穴位的方式來調理。

經過甲狀腺的經絡主要有大腸經和胃經。大腸經在前正中線旁開四指寬的區域;胃經在前正中線旁開兩指寬的區域。如果大腸、胃的功能正常,就可以及時地將垃圾排出,將營養布散到全身。


01

大腸經的易堵塞穴位

手五里穴、手三里穴、合谷穴


(1)手五里穴

虎口向上,屈肘45度,肘橫紋頭外端向上四指寬與肱骨內側緣交叉點,就是手五里穴。用拇指的指間關節敲擊此穴,多數人有刺痛或麻脹感。


(2)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在前臂,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三指寬處。用中指指間關節敲擊此穴,如痛感強烈,在經過按揉、疏理後,有的人會出痧。


(3)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第二掌骨靠拇指一側的中點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尖點揉此穴,以最小半徑旋轉,向下垂直發力。你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感到從沒有過的「酸爽」。如果沒感覺,就先疏理上面的手五里穴和手三里穴,之後合谷穴自然會得氣了。


02

胃經的易堵塞穴位

髀關穴、豐隆穴、內庭穴



(1)髀關穴

雙手握拳,用小指的掌指關節沿大腿正面中線從腿根敲擊至膝關節,在腹股溝中點下三指寬處會出現一個痛點,這就是髀關穴。胃有隱患、急性胃痛發作,或者前額部頭痛者,多數人在此處有強烈痛感,或在左側,或在右側。


(2)豐隆穴

豐隆穴在小腿的中點,脛骨外側兩橫指寬處。用大拇指的指間關節在此處垂直敲擊,多數朋友會有痛感,尤其體內痰濕比較嚴重的朋友,痛感更為強烈。因為豐隆穴是化痰要穴,所以只要水濕多,敲揉此穴會疼痛難當甚至紅腫,這都很正常。

難道疏通了胃經和大腸經的易堵塞穴位,就一勞永逸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麼甲狀腺結節在女性身上患病較多見?在中醫認為,這與情志的關係非常密切。


結節,中醫也叫氣結。「生氣」的「氣」,「鬱結」的「結」,指氣鬱結在一起。在生氣之後,正常情況下人體應該打嗝,通過排氣的方式將它化解掉。可是生活中,好多時候,我們很多情緒沒有辦法得到疏解,甚至有的朋友已經失去了打嗝、排氣的能力。


因此,我們需要疏通與情志有關的臟器的經絡——肝經、心包經、三焦經。


肝主疏泄。在現代生活中,女性肝鬱的情況比較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肝氣不舒,表現為鬱悶,愛生氣,情緒低落。尤其在工作中,一些事情不能發泄出來,長期壓抑在心裡,就會影響肝的狀態,產生鬱結。


心包和情緒的關係特別密切。中醫認為,在喜悅的時候,心包的狀態是最好的。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用說人生,一天之中也難得幾件順心事,而任何情緒上的波動都會傷到心包,所以鬱結之氣逐漸積累起來,由小變大。


而三焦,既主導水的代謝,也主導氣的運行。只要生氣,三焦就會受到影響。


設想一下,如果肝、心包和三焦的功能是正常的,一旦身體受到鬱結影響,比如別人氣了我們,而我們煩惱了一下,人體就會自動地把它化解掉。所以甲狀腺的問題,不是瞬間發生的,它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積累過程。


如何恢復肝、心包、三焦的狀態呢?我們可以通過疏通它們易堵塞穴位的方式來去調理。


03

肝經的易堵塞穴位

陰包穴、太沖穴


(1)陰包穴

保持正坐位,雙腳著地,兩腿微微分開,用對側大拇指指間關節在大腿內側中線進行敲擊,從腿根一直敲至膝關節,三五遍以後,多數人在膝蓋上方五指寬處會有強烈痛感,這就是陰包穴。


(2)太沖穴

太沖穴在腳面最高點,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用食指在此處點揉,逐漸增加力度,如痛感強烈,可每天堅持點揉,直至痛感消失。反之,若無痛感,卻有煩躁、易怒的情緒表現,可以先按揉陰包穴使其痛感下降,再點揉太沖穴時痛感立現。


04

心包經的易堵塞穴位

天泉穴、郄門穴、肘下2寸



(1)天泉穴

手掌放平,曲肘呈90度,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指間關節沿肱二頭肌中線由肩輕敲至肘關節,在肱二頭肌起端處就是天泉穴。


(2)郄門穴

前臂腕橫紋與肘關節橫紋的距離是12寸,將前臂中間畫一條線,在其中點的位置向下一拇指寬就是郄門穴,它在腕橫紋上5寸。


(3)肘下2寸

在敲揉、探查心包經前臂部分時,我發現有些人肘下2寸的位置常會疼痛,遂將這個無名之處,設為心包經的常見堵點。


05

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

四瀆穴、消濼穴


(1)四瀆穴

手掌向下放平,前臂微屈45度,在肘部到腕部的正中線上畫一條線,另外一隻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把食指放在肘關節的橫紋處,無名指的側面與剛畫好的線的交點就是四瀆穴。實踐中發現,多數人左側四瀆穴痛於右側。


(2)消濼穴

消濼穴在肘關節到肩關節正中線連線與肱骨下緣的交點處。用大拇指的指間關節敲擊此穴,垂直發力,力矩2~3厘米,敲擊3~5遍後,痛感會顯現出來。


▍操作方法

疏理上述經絡易堵塞穴位時,採用敲、點、按揉的方式來探查,在痛處堅持按揉。每個位置2~3分鐘,每日2~3次,3~5天痛感可消失,意味著相應經絡暢通了。


當我們疏通了大腸經、胃經、肝經、心包經、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恢復了相應臟器的功能,您可能會發現,甲狀腺的結節或增生逐漸變小了。


既然情緒與甲狀腺密切相關,我們在生活中就要進行良好的情緒管理。


曾有一位患者,只要她一生氣,脖子就會腫大。後來,她發現了問題所在,於是就慢慢提升自己對待事物的豁達性。正因如此,久而久之,她戒除了看誰都不順眼的習慣,不但病症得到了有效調理,而且與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融洽了。所以說,疾病不是我們的敵人,它是在提醒我們從錯誤中醒來。


其實,關於甲狀腺問題,無論是甲狀腺結節、喬本氏甲狀腺炎,還是甲亢,都是一個調理思路。因為,外在任何一個局部的反應都是我們內在臟腑功能的投射。所以,我們平時就應該把大腸經、胃經、肝經、心包經、三焦經保養好。


在實踐過程中,不僅我們的身體會有好的改變,我們的心智、情志也會得到提升。希望您堅持實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b0h5m0BMH2_cNUgsV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