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要知道的3個穴位,很管用

2019-12-20     答摩健康

據相關數據顯示

每10個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壓

然而,得了高血壓不必恐慌

其實這個所謂的「高血壓」只是身體的一個表征

血壓 & 高血壓


我們認為高血壓是體內各器官不協調的結果,也是導致內臟功能下降的一個繼發病因。


現代醫學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即人們常說的高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即人們常說的低壓)≥90mmHg。一般正常血壓為高壓在90~140mmHg,低壓在60~90mmHg。


如果高壓不持續超過140mmHg就不算高血壓,不導致內臟功能障礙就不算高血壓病。


要了解高血壓,需從了解血壓開始


血壓

是流動在血管里的血對管壁的壓力

就像自來水水管里的水對水管的壓力稱為水壓


壓力決定因素

管徑的大小,管徑越小,壓力越大。


流動在血管裡面的血量;血量越大,可能壓力就越大,流量小壓力就小。


流動的速度,速度越快壓力就越大,速度越小,壓力就越小。

管徑的大小、血量的多寡和流速快慢,是影響血壓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治療所謂的高血壓時,就是要解決這三個關鍵問題,而血壓只是一個表征。

血壓起伏,WHY


血壓與情緒關係非常密切,如果你情緒不穩定,今天生氣了,或者一下子高興了,血壓就會升高。


因為這個時候心臟活動加快,流出來的血的速度就比較快,而且一高興起來,血管是收縮的,等心情穩定的時候血管就舒展開了,流速就相對緩慢了,血壓就相對穩定了。


體位的改變和運動也會引起血壓變化。我們躺著的時候身體放鬆,血管舒張,供血比較和緩,血壓就低一點;起床以後活動、運動都會讓血管收縮,血壓就會升高一點。

血壓與自身狀態匹配


專門為了以改變血壓指標而進行的治療是治不好病的,血壓高或者低本身不是病,而是身體當下的需求。


身體有運動和活動的需求時血壓會升高,或情緒改變的時候,為了保護某些重要的臟器,身體會主動讓血壓升高。


所以對於控制血壓來說,第一,保持心情的穩定最重要;第二,其實每個人的血壓都不一樣,有的人需要高一點的血壓維持自身的生命狀態,有的人需要低一點的血壓維持正常的運轉。


其實所謂治療高血壓是不對的,而應是把重點放在調整血壓上,讓血壓適應你這個狀態。就像一部寶馬需要寶馬的動力,一部QQ也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動力,每部車子有不同的需求。


高血壓要知道的3個穴位,很管用

所以我們調整血壓並不是治療,而是調整到和你身體最吻合、最相匹配的狀態就好。


沒有任何一個血壓的標準是完全不變的,高血壓的標準從制定出來到現在也改變了好幾次了。我覺得其實對每個人身體狀態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血壓。


我認識一個老人,現在高壓是270,低壓是190。但他活到將近100歲了,每天運動自如。這個血壓標準對他來講是合適的,對普通人來講可能血管就爆掉了,所以每個人有不同的適應他生存的血壓。

人體自帶血壓調節器


內關穴

內關穴個是心包經上的穴位,可以改變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對很多種心臟病有保健作用,不單是調整血壓。心腦血管的第一保健穴位。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穴位,和內關穴配合使用調整血壓效果最好,尤其是因為血壓高引起的頭疼、頭暈,或者耳鳴。


橋弓穴

頭轉向一側,鼓起來的這一條筋叫橋弓,用手從上往下推(可以抹一點潤滑油或膏藥),對急性高血壓(血壓突然升高引起頭疼、眼睛脹疼)效果特別好,一般2~3分鐘血壓就降下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scOJm8BMH2_cNUgxQ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