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專注,專心!你們最可愛睿智的鬥牛財經小編上線了,鬥牛財經每天給您分享最好資訊,專注傳遞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幫助更多投資家人。
雷射(Laser,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是指原子受激輻射產生的光,是一種能量密度高、方向性和單色性好的相干光輻射。雷射產生的原理是原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後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再從高能級回落到低能級的時候,所釋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
雷射設備下游市場龐大,國際龍頭注重併購拓展版圖。目前,與雷射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已經遍布全球,形成了豐富和龐大的雷射產業。雷射的應用領域包括材料加工、信息通訊、數據儲存、醫療美容、科研軍事、儀器傳感、顯示、增材製造等各個細分領域,形成了豐富龐大的產業以及完備的產業鏈。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學材料及光學元器件,中游為各種雷射器及配套設備,下游以雷射應用產品為主,下游應用中滲透到消費電子、高端材料、半導體加工、汽車、船舶、通訊、醫療美容、軍事等眾多領域。
雷射應用場景較多,市場應用滲透率高,形成完備產業鏈。目前,與雷射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已經遍布全球,形成了豐富和龐大的雷射產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學材料及光學元器件,中游為各種雷射器及配套設備,下游以雷射應用產品為主,目前已滲透到消費電子、高端材料、半導體加工、汽車、船舶、通訊、醫療美容、軍事等眾多領域。
全球雷射器市場規模較大,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Strategies Unlimited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雷射器市場規模約達 13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5.8%,近十年復合增速達 11.1%。隨著飛機、汽車工業向復合材料的轉變,高功率雷射器滲透率的持續提升,預計 2019 年全球雷射器市場銷售額繼續以 6.2%的速度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46 億美元。
國內雷射設備市場收入保持較快增速。2018 年中國雷射設備仍保持較快的增速,雷射設備總收入達到 605 億元,2019 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50 億元,增速在 16%-25%之間。長期來看,隨著供給側結構重心向先進位造業的升級轉移,我們認為工業用的大功率雷射設備需求將長期保持較高景氣度。
國際龍頭企業保持較快增長,注重併購拓展業務版圖。2018 年德國通快、美國相干、IPG、貳陸等國際雷射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均實現了較快增長。由於雷射設備涉及的下游較為複雜,為拓展業務藍圖,國外龍頭企業均採用收併購方式進行擴展。我們認為國產廠商未來可能將複製全球龍頭的成長軌跡,產業延伸會成為行業未來主旋律。
國產替代步伐持續。目前,國內的廠商在中低功率雷射器領域已占據主導地位,高功率雷射器也實現產品突破;在國內廠商已取得技術突破的背景下,我們預計 2020 年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國產化率有望超過 50%。另一方面,國產化率的提升伴隨產業競爭加劇,行業龍頭的毛利率短期面臨承壓。
中國雷射設備市場潛力巨大,國產替代將繼續深化,看好具備核心技術的行業龍頭。下游應用環節,已形成了以大族雷射、華工科技行業兩大龍頭為首的市場格局;中游雷射器銳科雷射、創鑫雷射、傑普特三大國內廠商已具備核心競爭力,國產替代正在加速,市場占比持續提升。上游元件環節,在部分環節取得突破性發展,未來需持續關注晶片端的自主可控實現。綜上所述,我們看好下游設備龍頭企業受益於市場景氣度向上,以及具備核心技術的國產雷射器廠商在國產替代趨勢下的業績增長。
國內產業格局呈金字塔分布。從產業分布來看,國內的雷射企業主要集中在下游的應用,整體格局較為分散。下游應用環節,除大族雷射、華工科技兩大行業龍頭外(營收規模分別超過 100、50 億元),各細分板塊有較多的參與者。而由於細分板塊的整體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大部分的雷射企業均在科創板以及新三板掛牌上市。
中游雷射器環節,國內生廠商主要是銳科雷射、創鑫雷射以及傑普特;運控系統中,柏楚電子、維宏股份、奧森迪科占據中低功率雷射切割控制系統的 90%,高功率雷射控制系統市場國際廠商仍占據絕對優勢。上游元件環節,部分光纖已基本達到國際廠商水平,泵浦與晶片等核心零部件仍然以進口元件為主。
更多精彩盡在微信:「鬥牛投教」!關注不迷路,點贊加關注再走唄~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