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擴散對全球需求、供應鏈等產生衝擊,g20峰會落地豪擲5萬億美元協同經濟刺激計劃,2019年全球實際GDP相比2008年增加30%,本輪刺激規模達到2009年1.1萬億美元四倍以上,刺激力度「空前」;政策短期協同防疫,中長期助力全球經濟復甦,協同政策刺激的力度和節奏將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資本市場、資產價格等方面的關鍵因素。綜合來看各國,中國平衡責任與定力,美國刺激超預期,歐元區和日本刺激力度有突破;考慮疫情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未來聯合刺激有加碼擴圍可能。
20峰會公布5萬億刺激計劃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環境下,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穩定器,對外有大國責任,國內疫情逐步可控,兼具收官之年和轉型壓力,對內政策定力,我們預計中國大機率將承擔與自身經濟體量相符的經濟刺激。目前已經落地的貨幣財政政策資金投入接近3萬億元,涉及防疫支出、減稅降費、再貸款再貼現、降准等等,預計後續還有提升專項債額度、提升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降准降息等政策,最終刺激力度或達到1萬億美元(7萬億元)體量。
2月下旬以來,美國新冠確診病例逐漸增多,市場恐慌情緒快速蔓延,美股連續熔斷,大類資產價格巨幅震盪。美儲自3月初起開啟了一系列危機模式的操作,資產負債表規模迅速上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隨著疫情對經濟產生真實影響,美國政府也開始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並於3月27日推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財政刺激政策。美國疫情拐點還未顯現,如果未來美國及全球疫情進一步惡化,對經濟衝擊加劇,美國財政及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發力。
疫情發生前夕,歐元區經濟已經較為掙扎。本次疫情發生後,歐元區經濟、金融市場面臨較大衝擊。貨幣政策積極應對,主要通過貨幣互換加量、開展TLTRO和LTRO再融資業務、7500億資產購買計劃來穩定金融市場,以達到穩市場、救企業、穩預期目的,拉加德明確表示將盡一切努力幫助歐洲對抗疫情。
同時歐盟宣布「臨時」放開3%赤字率約束,各成員國財政發力,德國出台7500億歐元刺激計劃,法國出台450億歐元緊急計劃,西班牙先後出台共計22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義大利將運用500億歐元資金用於抗疫情穩經濟。我們認為,為抗擊疫情影響,歐元區貨幣政策毫不惜力,財政政策也更加積極,財政靈活度提升對抗疫情和促經濟都是重要利好。
疫情發生前日本經濟已經面臨增長挑戰和通縮困境,疫情衝擊對經濟產生較大衝擊。日央行堅定實施寬鬆政策,主要藉助購買國債、ETF、房地產信託基金等方式入市、增加貨幣互換、定向投放信貸等方式來穩定市場、救助企業。日本財政政策兩手抓,目前日本已經進入緊急狀態,出台史上最大的108萬億日元緊急經濟對策,財政政策短期以抗疫情、救企業為主,中長期以擴內需、穩就業、促增長為目的。我們認為考慮疫情不確定性和日本對外依賴性,日本可能後續會進一步增加刺激政策。
疫情擴散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全球總需求和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對巴西、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造成了多重衝擊,股債匯市場大幅調整,主權債務也有兌付壓力,經濟面臨下行挑戰,其中由於油價暴跌,俄羅斯經濟再遭重創。因此,從政策應對角度來看,新興市場國家首要目標是通過投放外匯穩定匯率,藉助技術性手段穩定金融市場,然後藉助貨幣政策的定向信貸投放和財政政策的減稅降費、定向補貼等方式來救助中小企業、穩定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增加投資來對沖經濟下行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YjAcnEBnkjnB-0z2a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