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靈穴歸屬手少陰心經,有緩解治療頭痛振寒、目黃、腋下腫痛等作用,詳見本文圖解青靈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青靈穴的位置】位於臂內側,當極泉穴與少海穴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濕熱雲氣。
【運行規律】循心經下行少海穴。
【功能作用】運化心血。
【主治病症】頭痛振寒、目黃、脅痛、腋下腫痛、肩臂不舉等.
【作用功效】青靈穴,運化心血、理氣止痛,寬胸寧心。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痛,肩關節周圍炎,肋間神經痛,腋下淋巴結合等。
【穴位配伍】青靈穴配曲池穴、肩髃穴治肩臂痛。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針刺方法】青靈穴,直刺或向上刺0.5-1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前臂及腋部放散。
【艾灸方法】青靈穴,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1-3壯。
【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抬起右臂和肩平,肘彎屈,小臂向上,左手五指併攏,把小指放置在手臂內側肘橫紋處,拇指按壓所在之處有酸痛感:
(2)除拇指以外,其餘四指放於臂下,輕托手臂,用拇指的指腹輕輕揉按穴位。
(3)每日早晨和晚上左右穴位各按揉一回,每回大約按揉1至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