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風雲變幻,時不時會「冒個泡」~
每個時令節氣,也都會「準點打卡」~
暑氣漸去,涼意漸生
這一切歸結於
處暑來了
!!!
但是,「處暑」時,早晚溫涼,中午氣溫仍然很高,暑濕較重,暑濕最易傷脾,中醫稱暑濕困脾,而脾又是主管人體肌肉四肢強壯的,當脾被濕困後,就容易感到疲乏,所以我們更需要養生,健康地迎接秋天的到來!
處暑過後,調養好脾胃,有利於體內夏季鬱積的濕熱排出。而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流傳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習俗。
而北京人最喜歡吃處暑百合鴨了,那麼處暑百合鴨的做法,你了解嗎?
處暑百合鴨
// 處暑百合鴨的做法 //
處暑百合鴨做法五花八門,而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習俗,通常處暑當日,北京人就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北京「處暑百合鴨」
精選當季的百合、陳皮、蜂蜜、菊花等養肺生津的食材來調製老鴨,味醇鮮美,芳香可口,營養豐富。其實吃「處暑百合鴨」不一定要去買,在家也能吃上,下面小編為您介紹處暑百合鴨的幾種做法。
做法一
材料:鴨1500克;百合300克;調料:黃酒20克、鹽10克。
做法:洗凈新鮮百合,濾干,待用;活殺鴨子,去毛,剖腹,洗凈,濾干;將鴨子放入大瓷盆中,背朝下,腹朝上;將百合放入鴨肚內,再放入已洗凈的鴨內臟;淋上黃酒20克,撒入細鹽10克,最後將鴨頭彎入腹內;用白線將鴨身扎牢;用旺火隔水蒸4小時,至鴨肉酥爛時離火。
做法二
材料:鴨子、百合、芡實、姜和鹽。一家四五口人,一隻整鴨為好。
做法:將百合和芡實洗凈,將宰好的鴨子切塊,汆水撈起,煮沸的清水倒入燉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燉上兩個小時,下鹽調味就一切完備了。
做法三
材料:半隻鴨500克、蓮藕300克、干百合20克、去芯干蓮子10克、蔥、姜、料酒、鹽少許。
做法:鴨子清理乾淨,冷水下鍋焯,水開後加料酒少許,3分鐘後撈出備用。蓮藕去皮切塊,蓮子、百合分別洗凈泡水備用。
湯鍋加水放入蔥、姜少許,水開後放入焯好鴨子、藕塊、蓮子、百合,大火燒開之後再放入少許料酒,然後調至小火煲至1小時左右,放鹽調味即可。
// 處暑百合鴨的功效 //
處暑前後,「秋老虎」肆虐,使人體出現食慾下降、多汗、乾燥上火等不適,要注意防暑降溫、補充水分、保證睡眠。從飲食上來說,對於秋季養陰,鴨肉可說是上乘之選。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止咳化痰等作用。
不過,鴨肉寒涼,體寒的人不宜多吃。
百合,性寒,味甘。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優異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生物鹼。不只味道鮮美,並且養分豐厚,藥用價值也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百合鴨醇香清潤可口,清肺潤肺、利氣止咳。也適宜長期上夜班的人食用,可改善熬夜後的乾咳、失眠、心煩等症狀。
// 小編提醒 //
為避免做鴨子時產生油、鹽過量的問題,最好的做法是煲湯,更好起到滋陰清熱和潤肺的作用。此外,還可在湯里加點「補藥」,放具有滋陰或健脾、補氣功效的食材,比如山藥、黃芪、枸杞、沙參等。
沒有一點點防備,秋天真的要來了!
小夥伴們,
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