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風作浪的姐姐們,咱別用「女團」說事兒了行不?

2020-06-12     新京報Fun娛樂

原標題:興風作浪的姐姐們,咱別用「女團」說事兒了行不?

撰文:紀如澤(娛評人)、報報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開播了。

在0宣發、0預告的情況下……這個備受期待的節目靜悄悄的播出。

熱搜榜的停更,也沒阻止這部綜藝迅速火爆所有社交平台,在工作日的中午和下午,還能有這樣的熱度,屬實不易。

大概說下這個節目吧。

初評級現場打分、無彩排就表演、全開麥live……

當被告知現場出分數時,我們靜靜子這麼說:

姐,不愧是你。

當然了,要說這30位姐姐,沒有哪位是沒有個性的。

有網友總結了這個節目,有陡然起身的寧靜。

乍然脫鞋的黃齡……

猛然八卦的王智……

打大大大哈欠的張雨綺……

吃東西的黃齡……

以及……趴桌子上的鐘麗緹

全員惡人!這才是真的「重新定義女團」吧。

網友調侃到:這是一場反pua選秀。

本秀粉實名贊同!

這個節目中,還有不少出圈的梗。比如寧靜的「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十幾年白乾了?都不知道我是誰…」

比如張雨綺的「這不是油,是高光,你不太懂」。

還有伊能靜的「你們能不能配合下我,別讓我配合你們」。

各種金句和梗確實讓網友們哈哈哈哈了一整個下午。

然而,就第一集播出的內容來看,節目組打造女團的目標能否實現,著實讓人懷疑。

各位來自歌唱、舞蹈、演藝界的姐姐們,個個身懷絕技,在各自領域都有所積累。儘管在節目組採訪中,大部分姐姐都信誓旦旦表明有C位出道的夢想,但如果各位選擇來這檔節目的原因和動機,單純指向做女團,說服力實在有限。

寧靜更是直接在節目中說自己來參加節目是因為「貪玩」。

當杜華問她想成團嗎?靜姐:我沒想成團。

而節目中各位姐姐的表現,寧靜可以指揮攝像師給自己取個中景,伊能靜直言「讓我舒服地坐行嗎?」,黃聖依沒準備好表演前直接要求暫停,金莎開唱前要求聽一下伴奏人聲的音量比……入行多年的各位姐姐們,無法忽略她們的從業經歷、行業地位和工作習慣。

當然,同樣讓人無法忽視的是,出道多年的姐姐們,無論唱歌跳舞還是舞台表現力,都有讓人由衷感嘆「不愧是她」的時刻。

顯然,這些在真正意義上的女團選秀節目中是很難看到的。

與姐姐們相對應的節目組,也沒有真正按照女團選秀的方式來操作。

首先,在比賽規則上弱化了競爭感,雖然有評分規則,但更多時候還是讓各位姐姐充分彰顯個人風格與魅力。這一點,在節目開篇的充滿勵志感的「獨立女性宣言」式的開場文案中充分凸顯。

有意思的是,打分組中女團經理人杜華,從女團選擇的標準出發,諸多評論放大了節目目標和現實的矛盾,甚至字幕都直接打上「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

杜華的標準確實是當下女團實際標準——外形養眼、黃金比例、有基本功,還包括不能唱得太好,容易蓋過其他成員。

於是順理成章的,杜華成為了這個節目的挨罵擔當。

當姐姐們對分數有質疑時,節目組會緊急暫停,並去告知杜華:不管你的審美和標準是什麼,一定要很準確的表達出來。

杜華:好的,好的,知道了。

!!#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華華子

阿朵:

鄭希怡更是直言:還要被不知道是什麼的人,去評審我自己。

就在節目播出當晚,丁當直接發文diss了杜華:

杜華,卑微。

但其實那些標準,大家在《創造101》《青春有你》等選秀節目中也許可以接受,但到了姐姐們這裡就接受不了了。

女團作為年輕女藝人的出道方式之一,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標準,是因為參加成員都尚未出道,單憑個人能力很難實現市場價值。

作為投資方的資本,是為了從她們挖掘最大的價值,進行打包出道。

但這一點在姐姐們身上是不存在的,多年資歷早已證明了其個體價值,也深諳自己最大的優勢和弱點。

身為老闆娘的張萌來參加節目,看著就像來認識人的,「以後找演員什麼的,不是很方便嗎?」

所以,《乘風破浪的姐姐》如果一定要自我定位成女團節目,本質上可能更接近於一場大型表演類實驗綜藝。

姐姐們假裝自己是未曾經過市場檢驗的選手,以女團的規則來重新衡量自己的價值。這一點,與節目開篇「三十而驪」,彰顯獨立女性的價值取向又有點向左。

就像寧靜在節目裡說的那樣,「我還要介紹自己?我這幾十年白乾了?」,姐姐們還要重新衡量自我價值再出道?這幾十年白乾了?

倒不如,簡單點,看各位漂亮姐姐變著法兒地在舞台上展現美好,成不成團,不重要。

畢竟,姐姐們和觀眾都沉浸其中,享受快樂。

真正煎熬的,除了要給姐姐們送牛奶的節目組,大概就只有杜華了吧…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FgsqXIBd4Bm1__Y2R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