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可你知道他巡視過河南嗎?

2021-04-21     勇哥讀史

原標題:都知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可你知道他巡視過河南嗎?

自從1881年鄭少秋、趙雅芝、江淑娜等主演的古裝武俠愛情劇《戲說乾隆》將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故事搬上螢屏,並廣受歡迎後,眾多製作人紛紛跟風,以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為題材拍攝古裝影視劇。

鮮有人知的是,乾隆皇帝不僅六下江南,還曾經巡視過河南。乾隆皇帝巡視河南的時間,比第一次下江南(1751年)還早。

1750年8月17日,已經當了16年皇帝的乾隆皇帝,一行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師,啟動了他的巡視河南之行。這一年,乾隆皇帝39歲。當然,在這之前,河南各級地方官員已經就迎駕事宜,進行了長期準備,修建了行宮和御道,對乾隆皇帝有可能參觀的人文古蹟進行了修葺,整頓了軍隊以便乾隆皇帝舉行巡視檢查,保障社會秩序。

正因為河南的準備工作做得好,乾隆皇帝親自表揚河南巡撫:「汝此事辦理,實屬可嘉,朕甚喜慰。但汝不可滿盈,更宜奮勉。則汝受恩之日正長,在國家得一賢臣,在汝家得一令子,豈不美哉?」

河南位於中國中部,素有中州的說法,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乾隆皇帝到了河南後,巡幸了哪些地方呢?

9月18日,在經過1個月的舟車勞頓後,乾隆皇帝抵達了此行的第一站:位於河南北部的湯陰縣。

湯陰縣是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走出了許多著名歷史人物,被譽為「三聖之鄉」。這裡的「三聖」,指的是武聖岳飛、文聖周文王、醫聖扁鵲。出人意料的是,乾隆皇帝最感興趣的不是文聖周文王,也不是醫聖扁鵲,而是武聖岳飛。

乾隆皇帝專程來到位於湯陰縣西南的岳飛廟(精忠廟),拜謁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乾隆皇帝在拜謁之餘,還詩興大發,寫了一首《經岳武穆祠》詩:「翠柏紅垣見葆祠,羔豚命祭復過之。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道濟長城誰自壞,臨安一木幸獨支。故鄉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看出乾隆皇帝頌揚了岳飛精忠報國精神,對他遭遇的不公平命運表示同情。

後來,乾隆皇帝的這首詩被刻製成一塊御碑,放在了山門的東側,供遊客觀摩。

河南有眾多名山大川,其中少林寺中外馳名。乾隆皇帝此行自然少不了到少林寺參觀、遊玩。

9月30日,乾隆皇帝一行來到少林寺,當晚駐蹕少林寺行宮。第二天,乾隆皇帝前往離少林寺不遠的嵩陽書院。嵩陽書院、少林寺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人文建築,一文一武,一釋一佛,相映成趣。

乾隆皇帝以文化人自居,在嵩陽書院停留了很久,期間,他創作了13首御製詩,其中有一首叫《漢柏行》:「我曾快讀杜甫詩,千秋絕作嘆莫比。嵩陽今見漢時柏,學步吟懷不能已。久與公孫並得名,潁川嵩岳近尺咫。潁川馬鬣尚存無,嵩岳龍身猶故爾……」這是根據嵩陽書院的3顆漢柏而作。

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畫了一幅《嵩陽漢柏圖》小軸。2010年12月,《嵩陽漢柏圖》在一場拍賣會上以8700萬元天價被一名買家拍下收藏。

10月2日,乾隆皇帝登上了嵩山。嵩山是五嶽中的中嶽,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乾隆皇帝的興致很高,登上了嵩山太室山的最高峰峻極峰。

峻極峰又叫華蓋峰,海拔約1492米。乾隆皇帝返回後,寫了一首《登嵩山華蓋峰歌》:「嵩高峻極周雅談,居中鎮東西朔南。宇宙以來鮮比參,時巡秩祀駐絳縿……」這首詩被刻成石碑,立於峻極峰上,峻極峰由此被稱為「御碑峰」。

10月8日,乾隆皇帝來到了河南的省城開封。在這裡,乾隆皇帝視察了滿城,檢閱了軍隊。當他得知軍隊更多地使用鳥槍後,表示了不滿。在賞賜扈從王公大臣、近身侍衛以及河南巡撫等官員的宴會上,乾隆皇帝明確指出,這不符合「馬步騎射」的祖制,應當糾正。為此下令「將現有鳥槍,每槍給銀一兩,概行收回」。

乾隆皇帝這道命令,對中國軍事發展產生了很大的負面作用。早在明朝時,中國已經出現了用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現在,乾隆皇帝鼓勵官兵使用舊式弓箭,放棄使用更新式的鳥槍,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導致熱兵器的製造和使用逐步落後於歐洲。以至於到了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許多清軍還在用弓箭與船堅炮利的英軍作戰。雙方武器差距這麼大,清軍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10月11日,乾隆皇帝離開了開封,啟程回京, 11月13日,乾隆皇帝回到京城,宣告結束這次河南之行。屈指一算,乾隆皇帝河南之行一共耗時76天,差不多3個月時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38m9XgB9EJ7ZLmJeC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