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駐快手抖音,走下「神壇」的《新聞聯播》如何俘獲年輕人?

2019-08-30     一點劇讀

文 | 糖炒山楂

「我不要你覺得好,我要我覺得好。都什麼年代了?我們沒那麼多時間陪你『作』」。近日,康輝在《主播說聯播》中借「明學」怒懟美國「霸道總裁」的言論一出,再次引爆輿論。截至目前,該視頻在快手上播放量達1663萬,抖音上亦有73萬的點贊,傳播度可見一斑。

感慨從《中餐廳》中脫胎的「明言明語」之火爆的同時,《新聞聯播》的「平民化」也吸引了更多關注。事實上,從7月《新聞聯播》中頻頻出現「荒唐得令人噴飯」、「怨婦心態」、「滿嘴跑火車」等接地氣的網絡梗,到8月24日宣告入駐快手和抖音短視頻平台,無不在宣告著:一直以來被視為「中國立場、態度和氣派」的《新聞聯播》,變了!

在這個被政治、文娛產業包裹下的全民輿論一浪高過一浪的暑期檔,從台詞接地氣到入駐年輕人喜愛的短視頻平台,《新聞聯播》正以年輕化的新面孔強勢進入年輕人的視野,在「41歲」的不惑之年開啟「求變之路」。

令人噴飯、飯圈女孩、帝吧出征,當《新聞聯播》不再「腔調十足」……

《新聞聯播》的嚴肅話題、腔調十足,都讓偏愛輕鬆娛樂文化的年輕人對其敬而遠之,而網際網路世界中長大的眼界開闊、對事物保持自己的看法,甚至讓其一度被調侃為「提升幸福感」的存在。這樣並不容樂觀的「國民度」背後,《新聞聯播》卻在近日頻頻在年輕群體中引發熱議,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頻頻登上年輕人聚集的微博平台。

如果說5月31日的「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硬核回應,登上熱搜是因為點燃了國人的愛國熱情,那近兩個月頻頻成為熱搜寵兒,則是因為它的「接地氣」和「趣味性」。極具代表性的當屬7月25日到27日,《新聞聯播》接連以「荒唐得令人噴飯」、「怨婦心態」「滿嘴跑火車」、「遮羞布」「裸奔」等極具「網感」的詞語形容美國。

連續三天的硬核高能輸出,讓《新聞聯播》多次承包微博熱搜。數據顯示,其中「荒唐得令人噴飯」 官方視頻播放量6012萬,話題閱讀量達到6.8億;「央視批美國怨婦心態」官方視頻播放量4267萬,話題閱讀量5.2億;「新聞聯播揭美國遮羞布」官方視頻播放量4828萬,話題閱讀量1.8億。

超高的話題討論度之外,在每日經濟新聞發起的「這幾期新聞聯播的評論你看後什麼感受」的輿情調查中,50%的觀眾表示「被圈粉,以後必看」,30%左右的觀眾力贊「很給力,很接地氣」。與此同時,「今天追新聞聯播了嗎?」也正在成為新的問候語,該微博話題閱讀量亦達到5.5億。

如果說7月底是《新聞聯播》的「小試身手」,那麼隨著香港事件的發酵,《新聞聯播》再次讓觀眾看見他的變化。「這些天,從飯圈女孩到帝吧網友再到海外留學生……所有愛國愛港的力量正在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呵護香港、力挺香港」,8月18日《新聞聯播》如是評論,而這便是後來引髮網友熱議的「新聞聯播cue飯圈女孩和帝吧網友」。

這一呼籲也得到了網友的力挺,繼飯圈女孩將「我們都有一個愛豆名字叫阿中」「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刷上熱搜,帝吧網友也發出了「出征檄文」,力挺香港警察,護我中華。數據顯示,「新聞聯播cue飯圈女孩和帝吧」話題閱讀量達到7.8億,「我們都有一個愛豆名字叫阿中」閱讀量達到13.2億,討論量81萬。

毫無疑問,隱藏在「令人噴飯」「飯圈女孩」甚至是當下的「明學」背後的,是《新聞聯播》正在一改昔日的「腔調十足」,而是試圖以當下極具網感和趣味性的語言向年輕人伸出互動之手,並藉助他們在社交平台的巨大號召力和傳播力散發自己的影響力。

《主播說聯播》、入駐快手抖音,41歲《新聞聯播》的「求變之路」

事實上,台詞的接地氣和趣味性,以及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只是《新聞聯播》的最直觀表現,這背後離不開其一系列年輕化布局:入局更符合當下年輕觀眾訴求的短視頻領域。內容層面,中央電視總台在今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說聯播》短視頻欄目;渠道層面,8月24日,《新聞聯播》先後宣布入駐快手和抖音短視頻平台。

「粉聯播,您有眼光」,7月29日康輝的話回應了《新聞聯播》金句頻出的熱度,也拉開了《主播說聯播》首期節目的大幕。而節目主要是將時下熱點新聞和通俗語言相結合,也將《新聞聯播》帶入了「該高大上決不低姿態,該接地氣絕不端架子」的新時代。截至目前該系列欄目播出近30期,微博話題閱讀量近10億。

更重要的是,作為《新聞聯播》的衍生節目,《主播說聯播》以更加輕鬆接地氣的銳評迅速在年輕人中出圈。近日,在微博上引發熱議的 「香港該排毒了」、「中國沒時間陪你zuo 」、「阿中哥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靚的仔」、「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等多個網絡梗皆是出自該節目,其中「榨菜」系列官方微博播放量3633萬,轉評贊高達110萬。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主播說聯播》開播,昔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央視主播們也開始走下神壇。從「荒唐的令人噴飯」「滿嘴跑火車」「怨婦心態」到「明學」的活學活用,到「懟的你(美國一小撮人)灰頭土臉,懟的你啞口無言,而且懟的時候,我們始終氣定神閒」,康輝當屬其中代表,而他也被網友調侃「被朱廣權帶跑偏」。

熱點新聞和重點事件之外,《新聞聯播》的神秘面紗也逐漸揭開。8月19日,節目結束後,康輝和歐陽夏丹以「新聞聯播主播手裡的稿子長啥樣」開啟了揭秘之旅,也引發了大量網友的興趣,截至目前,這一話題微博閱讀量達到5.1億。除此之外,媒體報道的央視主播衣著打扮甚至是髮型等細節,也讓他們開始「走下神壇」,更接地氣。

而這些從內容延展、台詞犀利到主播出圈、神秘面紗揭開的種種,也為《新聞聯播》入駐快手和抖音等短視頻平台奠定了內容基礎。作為當下最大的兩個短視頻流量池,快手和抖音在年輕人乃至廣大觀眾中的普及度不可小覷,這也為《新聞聯播》提供了走向觀眾的新途徑,尤其是其互動性強、傳播性強的特點也為節目帶來了新生機。

一句「快手的老鐵們,你們好!」、「我們一起抖起來,一起上熱搜」背後,是《新聞聯播》高能圈粉的必然。截至目前,快手平台上《新聞聯播》帳號粉絲數達2020萬,宣布入駐的首支視頻播放量1.2億;抖音官方帳號粉絲數達1961萬,首支視頻點贊量1607萬。初步實踐效果喜人,其也被網友稱為「漲粉最快的官方號」。

官媒黨媒紛紛「下凡」,新舊媒體融合的必然?

迎來不惑之年的《新聞聯播》,正以更年輕、更開放的姿態走向未來。更重要的是,在其衍生節目接地氣、入駐快手抖音背後,是新媒體尤其是短視頻平台迅速成長為和傳統電視台、視頻網站並行的第三大內容陣地的必然,更是昔日高大上、嚴肅的官媒黨媒逐漸走下「神壇」,和年輕觀眾拉近距離的必經之路。

仍以抖音快手為例,雖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仍然難以擺脫某些不良標籤,但是經過整治其已然被納入最重要的內容陣地。在8月20日廣電總局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精品網絡視聽節目上線儀式」中,除了優愛騰等頭部視頻網站推出了獻禮內容矩陣,抖音、快手、微視、秒拍等也將推出「短視頻獻禮」的活動,正式加入「時代命題」。

快速增長的用戶群,不斷擴大的影響力,也就不難理解短視頻正在成為官媒黨媒在內的媒體瞄準的入駐平台。事實上,在《新聞聯播》之前,早在2018年人民日報、人民網等綜合性新聞媒體便已經開啟入駐之路,嘗試通過短視頻進行新聞報道。目前人民日報在快手上粉絲數達到943萬,抖音上更是獲得13.2億次點贊,影響力不可小覷。

當然新媒體平台迅速擴大的影響力以及其對年輕用戶中的高輻射,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娛樂至上的年代,官方媒體如何有效和年輕用戶形成聯動甚至達成共識,也是其延續影響力的重要維度。以更年輕化的語言表達、對年輕人關注的事物,生動形象的傳達正能量,實現主流價值觀的引導,無疑尤為重要。

而以新華社、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官媒主流媒體早已邁出了這一步。而近兩年來較不敏感的娛樂課題上,官媒及主流媒體更是頻頻發聲,在引導大眾同時,也試圖擺脫自己嚴肅的刻板印象。年初PGone事件中沸沸揚揚的「紫光閣地溝油」熱搜詞背後,紫光閣自稱「紫光閣飯店」、新華社自詡「新華小館」的互動,不失幽默的回擊了粉絲。

除此之外,在趙立新事件中,共青團中央、中國反邪教的「對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的評論收穫了網友大力支持;前不久發生的蔻馳、范思哲等多個國際大牌涉嫌辱華事件中,人民日報的「挑戰原則底線,你們離涼涼還有多遠」、「光道歉有用嗎」也被網友大量轉發支持。

年輕化、包容性,是以《新聞聯播》代表的傳統媒體發展的必然,亦是新舊媒體融合的必經之路。對於觀眾而言,這不失為一次極具趣味性的新鮮嘗試,只是對於其本身而言,如何在娛樂化、年輕化的同時保持自身格調,亦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畢竟做人亦不可無腔調,何況是代表「國家態度立場和氣派」的「官方發言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wqF6WwBJleJMoPM7n4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