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陳翔公路(芳林路-滬宜公路)今日全線通車

2019-11-18   上海工地

陳翔公路是橫貫南翔東部社區的

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

長期以來受滬嘉高速影響

造成周邊居民出行非常不便

不過喜大普奔的是!

這一情況將一去不復返

就在今天上午9點30分

陳翔公路(芳林路-滬宜公路)全線開通!

話不多說

先上現場圖

由上海嘉定軌道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建設,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承建的雲翔大型居住社區陳翔路(滬宜公路-芳林路)改建工程位於嘉定區南翔鎮,屬市、區兩級重點工程,全長1300米,地道部分長840m,規劃紅線42米,其中暗埋段499米,敞開段341m。

新建成的陳翔公路為雙向四車道設置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道路東起芳林路,西至滬宜公路。陳翔公路通車後,不僅改善了南翔地區的交通管網,而且對疏導軌道交通11號線陳翔路站客流、以及周邊居民出行帶來了諸多便利。

據了解,陳翔公路在改建過程中攻克了11號線下基坑開挖的重大技術難關和S5滬嘉高速道路翻交的兩大難題。隧道股份市政集團的建設者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接下來就帶大家回顧一下。

難題一:下穿運行中的11號線區間,最近距離僅0.7m

作為陳翔路地道工程的重大節點、最大危險源、最大技術難題就是下穿11號線地道主體結構。主要難點在於:

(1)軌道交通11號線在施工期間照常運行,因而,基坑量變形控制要求極高。

(2)近距離下穿——地道圍護結構距運營中的軌道交通承台最近處僅0.716m,為下穿案例中最小間距。

(3)雙層地道,三次換撐,基坑暴露時間長,根據時空效應,風險加大。

(4)11號線高架下凈空僅6.06m,對施工設備作業高度存在限制,大型機械不能進入11號線範圍內,這給施工帶來極大挑戰。

除了細緻的方案設計,仔細的現場施工,項目團隊憑藉兩個法寶助力拿下這一題。

法寶一:BIM技術

作為上海市交委建築BIM技術應用試點項目,該工程將BIM技術運用在專業建模、方案比選、結構分析、施專項方案模擬等多處領域,實現了建築工程的可視化和量化分析,提高了工程的建設效率。

法寶二:自動軸力補償系統

為控制北側基坑施工的基坑變形,對基坑施工的鋼支撐系統採用自適應液壓伺服基坑位移變形控制系統,以始終保持軸力在設計值內,控制圍護結構變形,保證地鐵運營安全。

難題二:橫穿S5滬嘉高速,兩次翻交連接地道

陳翔路地道工程橫穿S5滬嘉高速,而滬嘉高速作為上海市區與嘉定區之間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分擔了上海市區與嘉定間滬宜公路56%客、貨運交通量,解決了上海對外6個主要公路出入口中交通量最大的西北出入口交通擁塞狀況,所以車流量很大,這也是這兩次翻交的難點和高風險點。

利用滬嘉高速東側已建臨時交通道路,對原滬嘉高速交通進行翻交(臨時道口過渡),分兩次在新建好的滬嘉高速對其進行恢復交通,並且兩次翻交均是在午夜車流量稍少的時候進行。歷時整整1年時間,在與交警部門和市政養護部門的協調配合下,兩次翻交進展順利,滬嘉交通從沒因此受過絲毫影響,交通一切正常。

項目自建設以來,也是獲獎無數。先後獲得了2016年度上海市「明星工地」、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工地、2017年度綠色施工樣板工地等多項榮譽。

最後,工地君提醒各位工地粉

通車後的陳翔公路(芳林路-滬宜公路)

全路段限速每小時40公里

地道限高4.5米

地面限高3.6米

還不趕緊去體驗一下~

本文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團供稿,圖/楊瑞祥 文/周小康、張如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